在中国传统的风俗文化中,祭祀、丧葬等虽然是无法避开,甚至也是人生大事,但往往人们很少去谈论、去深入思考。特别对于许多年少的孩子、年长的老人来说,这是一个尽可能需要避开的话题。避之不及的背后带着对死亡的惧怕,对鬼神的想象与敬畏,也有对生的不舍与渴望。所以,我们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与死亡相关的事,大多情况下都要在一种消无声息中面对死亡气息的冲击,以至于不知所措,最终规训在避讳风气之下。
【关键词】
#生死 #死亡 #清明节 #死亡教育 #人生大事
【本期感受】
在今天的节目中,之所以我们频繁提及死亡教育,我想这也是基于我们各自在生活中的观察,包括我们个人的经历所得出的感受。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生与死都是极其重要的事,但如果因为避讳,而选择性忽略了死亡这个话题,那么我们的人生观或者不会是健全的。特别是当我们面对一些实际的问题:疾病、苦难、离世等,由于认识不足,没有办法尽可能以冷静、端正的态度去处理,去经历。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大的亏损。当然,今天的话题中还有一个重点:信仰。并不是要去讨论信仰的真假、对错,但最起码,我们应当认真 地思考,我们是否有笃信的,是否有信仰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锚,以至于我们能以坚定的姿态迎接人生中的风浪。
【时间轴】
3:25——那些关于清明的图象:缅怀、祭祀、扫墓、肃穆
7:16——离世之人成就了在世之人表现(表演)——越来越大的排场是做给人看
12:27——人人都知活孝才有意义,但社会风气总倒逼人们追求过世后的表现
18:55——孝在乎人心,忠于本心,量力而行
27:22——在这个日子里,我们一同来思考人生大事
33:11——那些小时候有机会接触到的“死亡教育”
39:18——对死亡的惧怕,基本源于对死后将会发什么,都一无所知
42:59——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因为目的地已知,结果可粗浅判断,失败了可以回头
50:15——死亡通常情况下,都是消无声息的
55:54——之所以我们心中有畏惧,同时也有一种向往永恒的心——它就叫灵魂
61:09——因人是有限又向往无限,因此信仰成了灵魂的需求
65:49——真理该是绝对,信仰也有真假,但起码要我们自己认真去思考、去经历、去感受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