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马嘉鸿,中国人民大学讲师

杨阳,埃塞克斯大学历史学博士

- 时间轴 -

02:52 布派和社会革命党的由来

05:37 农民中的阶级划分

06:28 一战前的德国SPD笼罩在和平主义中

12:18 德国SPD党内对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平衡

16:37 一战前的俄国SPD已四分五裂

19:22 列宁的革命意志

22:59 罗莎·卢森堡对俄国革命的思考

27:46 俄国和德国在一战爆发时的不同态度

33:34 一战中的SPD反战派和列宁的革命失败主义

39:22 革命导师与第二国际不合

41:10 一战中创办的刊物起了很大政治宣传作用

48:20 斯巴达克派

50:11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务实的工作风格

53:43 战争末期鲁登道夫面临着内忧外患

57:42 一战末期的德国政治情况

01:05:58 德国革命的失败

01:13:56 第二国际逐渐被第三国际取代

01:17:40 革命成功后列宁政治主张的变化

01:25:34 革命的成功和失败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制作团队 -

编辑制作 hotair 

公众号运营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收听方式 -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汽水儿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三联中读芒果动听阿基米德收听。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 互动方式 -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主播...
JustPo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暗流峭壁旧王冠
3年前
2
嘉宾能推荐给小白几本关于国际共运的书吗
FinHorreya
1年前 广东
2
1:08:54 国际共运这么枯燥的话题,你们都能讲的这么生动,连对此一无所知的人都能听进去。真的是有水平。
越向书
2年前 美国
2
56:23 普京: 化侵略战争为卫国战争,好家伙,朕的江山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FERN5
3年前
2
请马老师开专题!
妮儿
3年前
2
因为听了最新的默克尔那期,又把相关的这几期找出来听了一遍,很有意思,希望这个相关系列有后续呀。另外,想说马老师记忆力超群,特别可爱🐶
高林
3年前
2
55:53 李卜克内西的政治秀还是不如奥地利的红二代,奥地利社民党领袖的儿子直接把1914年的奥地利首相给一枪崩了。
高林
3年前
2
14:56 法国社会党可以参加政府是因为第三共和国的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织。德意志帝国的宰相则只由皇帝任命,他的法令需要议会多数支持,但通不过也不等于他就要下台。所以实际上第二帝国时期议会是议会、政府是政府,两者是彼此平行的状态。政府和议会多数建立联盟甚至允许政党加入政府要等到战争中后期。
liebe七月
3年前
4
08:16 Hof这里要不要再考证一下?那时因为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基础设施远没跟上,大城市工人阶级的居住环境通常很差,柏林很常见Mietskaserne人均面积极小条件极有限的廉租房,甚至Schlafgänger一床两租甚至三租.
无人机系荔枝来
3年前
4
马老师来了!
我蛮夷也
3年前
4
02:17 我对纳粹最终成功消灭德共感兴趣,就所谓德共最终的失败也是很启示意义的不是吗
教父是死神
10个月前 浙江
5
知乎看到引用过来“罗莎, 卢森堡于1906年指责列宁时说:用无产阶级专政为借口打造的专政工具,早晚会落到了红色后代们手里, 而他们实质上都变成了资产阶级。 然后, 打着无产阶级专政名义,实质化的、剥削得更厉害的资产阶级专政时期开始了。 因为没有资本主义的民主宪政制约,他们必然比资本主义更坏更无耻。鑫朝笑着不说话”
我蛮夷也
3年前
5
47:31 老师们一直研究这个是不是就会有,就是左派们烂成这样怎么还能在20世纪最后占据世界半壁江山啊……的这个想法…..😮‍💨
我蛮夷也
3年前
7
话说,这个有书推荐吗……我最近看到高林老爷说在看一本叫马克思之后的左派史….
我蛮夷也
3年前
9
1:22:32 最终,罗莎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等倒在了历史的故纸堆中,车轮滚滚向前,德国也逐渐向另一个深渊划去…
越向书
2年前 美国
13
两位年轻学者对革命的那种“半调侃”态度代表了新一代国际共运研究者的风范,或许会让很多老教授不舒服。 中国学者们对于19世纪下半叶德意志帝国的社会改革(或“改良”)的态度是矛盾的。当这些改革的意见来自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时,学者们斥之为“修正主义”,贬其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条歧路;而当相似的意见或措施来自于俾斯麦等统治者时,学者们又纷纷对这些开创了“福利国家”体制的社会改革不吝溢美之辞。这不是很奇怪吗?来自帝国官僚的社会改革方案明显还要保守一些,其基本出发点在于维护德皇半专制的统治,怎么会比社会民主党那些肯定人民权利的改革方案更值得称赞呢? 假如用这个问题去问一位德国教授,他多半会说:否定修正主义是为了肯定共产党暴力革命的合法性,而学习俾斯麦的改良是为已经执政的共产党寻找可供借鉴的治国之策。如果这样说,或许又过于刻薄和简单化了,因为中国学者并不总是“变色龙”,上文提及的中国学者其实是两拨不同的人,所产生的矛盾其实是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两种研究范式之间的冲撞。
许泽深
3年前
15
马老师好可爱呀🐣🐣🐣
桔子真好吃
3年前
16
01:01:26 这系列的听着真涨知识,请大佬们继续往后讲。因为听的过程中我一直想起巴比伦柏林里的片段,那会看这部德剧有很多困惑,还是缺乏历史硬核知识,由衷希望大佬们能继续科普!
我蛮夷也
3年前
20
国际主义者永远面临这样的问题,西班牙国际纵队也是,切格瓦拉也是,所有人都不待见他们,乌托邦的实践最终还是烟消云散了……
LoadHaast
3年前
53
在没有空调的空调工厂里边工作边听国际共运史,擦着汗拧几颗螺丝,躲着线长码码字,什么剧本杀也比不上!
TameSolitude
3年前
78
哇,国际共运应该是忽左忽右最硬核的系列,每次我都听三遍以上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