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台湾建筑和他们的时代。本期延伸讨论解读,当下大资本引导的大生产格局中,信息洪流社会里,从台湾建筑现状所反射出的当代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困境。
前情回顾:
1950s-1980s 台湾第一代建筑师
1980s-2000s 台湾第二代建筑师
2000s-2020s 台湾第三代建筑师
近几年台湾似乎在建筑界有热度升温的迹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个国际大师的作品在台湾相继中标或建设落成,在这些大型地标的狂欢中,当前世代台湾建筑师的声势缺逐渐微弱。作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通道之一,台湾当前这种局面是中华文化的失败还是大陆发展的先声?在中国大陆顺利回到华人世界的引领地位的时候,台湾的发展是否还有参考价值?作为可以生产几乎一切工业制品的大国,我们却仍在一茬一茬搬运欧美的东西,中华文化内生性的现代化是否还有生长的空间?
08奥运一度让北京成为了先锋建筑地标最密集的城市,强烈的形象往往和大型实践、领导政绩强烈相关,在欧美复杂的文化语境和缓慢的发展节奏里,国外大师们在遥远的东亚找到了激进探索的乐土,台湾也不例外。而在国外大师在台湾疯狂发泄自己设计欲望的时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这也是建筑师在逐渐失去话语权后的流量密码。当代的文化研究与社会意识已远远跟不上经济、技术和资本的发展,这把我们逐渐推向一个不可预料的未来……
——时间目录——
1:35 台湾东海大学的学术脉络与台湾建筑界的发展迭代
5:05 新茬换旧茬,中国建筑教育的无根状态
10:00 工业大国还是工业强国?代工心态对建筑市场的影响
13:02 外国人是否更理解台湾?论OMA的台北演艺中心
17:26 人人都想复制毕尔巴鄂的成功经验
18:40 “蚊子馆”在给谁创造价值?地标建筑实现了国产替代吗?
21:51 王澍老师再造“传统”的努力,中国的现代性需要内生动力
27:17 当下时代更大的危机——无处不在的社会大生产,以及它如何消除了建筑的创造性和力量感
29:41 建筑师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已经逐渐失语,某种新的未知力量在带动社会
——关键参考——
罗圣庄、汉宝德和王大闳
台湾东海大学校园
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馆
OMA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Manuel Monteserín 高雄流行音乐中心
伊东丰雄 台中歌剧院
Frank Gehry 毕尔巴鄂霍根海姆美术馆
马岩松 深圳湾文化广场
马岩松 山水城市 南京正大广场
马岩松 哈尔滨大剧院
王澍 宁波博物馆
王澍 杭州国家版本馆
前情回顾:
1950s-1980s 台湾第一代建筑师
1980s-2000s 台湾第二代建筑师
2000s-2020s 台湾第三代建筑师
近几年台湾似乎在建筑界有热度升温的迹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个国际大师的作品在台湾相继中标或建设落成,在这些大型地标的狂欢中,当前世代台湾建筑师的声势缺逐渐微弱。作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通道之一,台湾当前这种局面是中华文化的失败还是大陆发展的先声?在中国大陆顺利回到华人世界的引领地位的时候,台湾的发展是否还有参考价值?作为可以生产几乎一切工业制品的大国,我们却仍在一茬一茬搬运欧美的东西,中华文化内生性的现代化是否还有生长的空间?
08奥运一度让北京成为了先锋建筑地标最密集的城市,强烈的形象往往和大型实践、领导政绩强烈相关,在欧美复杂的文化语境和缓慢的发展节奏里,国外大师们在遥远的东亚找到了激进探索的乐土,台湾也不例外。而在国外大师在台湾疯狂发泄自己设计欲望的时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这也是建筑师在逐渐失去话语权后的流量密码。当代的文化研究与社会意识已远远跟不上经济、技术和资本的发展,这把我们逐渐推向一个不可预料的未来……
——时间目录——
1:35 台湾东海大学的学术脉络与台湾建筑界的发展迭代
5:05 新茬换旧茬,中国建筑教育的无根状态
10:00 工业大国还是工业强国?代工心态对建筑市场的影响
13:02 外国人是否更理解台湾?论OMA的台北演艺中心
17:26 人人都想复制毕尔巴鄂的成功经验
18:40 “蚊子馆”在给谁创造价值?地标建筑实现了国产替代吗?
21:51 王澍老师再造“传统”的努力,中国的现代性需要内生动力
27:17 当下时代更大的危机——无处不在的社会大生产,以及它如何消除了建筑的创造性和力量感
29:41 建筑师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已经逐渐失语,某种新的未知力量在带动社会
——关键参考——
罗圣庄、汉宝德和王大闳
台湾东海大学校园
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馆
OMA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Manuel Monteserín 高雄流行音乐中心
伊东丰雄 台中歌剧院
Frank Gehry 毕尔巴鄂霍根海姆美术馆
马岩松 深圳湾文化广场
马岩松 山水城市 南京正大广场
马岩松 哈尔滨大剧院
王澍 宁波博物馆
王澍 杭州国家版本馆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珺珺珺珺珺珺珺珺
2年前
上海
1
赞

山风0594
1年前
中国澳门
1
16:22 想起泉州台商投资区最近奠基的盖里的作品
HD271300z
1年前
福建
1
聊天质量好高
HD804370g
1年前
重庆
1
21:02 看来大家都有这种感觉,前几年在看马工山水城市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个他这个山水理论去切入中国未来建筑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角度,,,现在看马工的作品,极其工业,极其后现代的朋克感,不是说不好,少了灵动少了有独有其他建筑师的魅力。
弢_SkRY
1年前
江苏
1
17:55 主播谈到的这一点确实经常出现在台湾谈论建筑的话语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就是政府在做都市更新的计划案中,只要涉及到都市水景的重塑,一定会拿清溪川当例子,不论是台北,还是台中的那个绿川。他们也不举其他的案例,比如芝加哥河岸更新,永远用标志性,最大众所知晓的,最经典的例子,也不管这个地方的identify,或者说这个项目是不是协调,能和当地产生联系、就十分僵硬的把一个他们认为好的东西置入其中,哪怕看起来格格不入。可能对于政府和地产商来说,一个知名的景观项目能带来更多的利益吧

乾欣
1年前
北京
0
鲜切花的引喻真贴切

残酷宝贝
4个月前
黑龙江
0
23:19 我觉得老王就干家国项目真挺好,就别干那种市民建筑了,真的要服务人的生活,那种东西有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