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台湾建筑和他们的时代。本期延伸讨论解读,当下大资本引导的大生产格局中,信息洪流社会里,从台湾建筑现状所反射出的当代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困境。

前情回顾:

1950s-1980s 台湾第一代建筑师

1980s-2000s 台湾第二代建筑师

2000s-2020s 台湾第三代建筑师

近几年台湾似乎在建筑界有热度升温的迹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个国际大师的作品在台湾相继中标或建设落成,在这些大型地标的狂欢中,当前世代台湾建筑师的声势缺逐渐微弱。作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通道之一,台湾当前这种局面是中华文化的失败还是大陆发展的先声?在中国大陆顺利回到华人世界的引领地位的时候,台湾的发展是否还有参考价值?作为可以生产几乎一切工业制品的大国,我们却仍在一茬一茬搬运欧美的东西,中华文化内生性的现代化是否还有生长的空间?

08奥运一度让北京成为了先锋建筑地标最密集的城市,强烈的形象往往和大型实践、领导政绩强烈相关,在欧美复杂的文化语境和缓慢的发展节奏里,国外大师们在遥远的东亚找到了激进探索的乐土,台湾也不例外。而在国外大师在台湾疯狂发泄自己设计欲望的时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这也是建筑师在逐渐失去话语权后的流量密码。当代的文化研究与社会意识已远远跟不上经济、技术和资本的发展,这把我们逐渐推向一个不可预料的未来……

——时间目录——

1:35 台湾东海大学的学术脉络与台湾建筑界的发展迭代

5:05 新茬换旧茬,中国建筑教育的无根状态

10:00 工业大国还是工业强国?代工心态对建筑市场的影响

13:02 外国人是否更理解台湾?论OMA的台北演艺中心

17:26 人人都想复制毕尔巴鄂的成功经验

18:40 “蚊子馆”在给谁创造价值?地标建筑实现了国产替代吗?

21:51 王澍老师再造“传统”的努力,中国的现代性需要内生动力

27:17 当下时代更大的危机——无处不在的社会大生产,以及它如何消除了建筑的创造性和力量感

29:41 建筑师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已经逐渐失语,某种新的未知力量在带动社会

——关键参考——

罗圣庄、汉宝德和王大闳


台湾东海大学校园

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馆

OMA 台北表演艺术中心

Manuel Monteserín 高雄流行音乐中心

伊东丰雄 台中歌剧院

Frank Gehry 毕尔巴鄂霍根海姆美术馆

马岩松 深圳湾文化广场

马岩松 山水城市 南京正大广场

马岩松 哈尔滨大剧院

王澍 宁波博物馆

王澍 杭州国家版本馆

主播...
王大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