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做了一个选题,关于音乐综艺里的修音,所以和北京现代音乐学院的音乐科技学院的院长王磊老师有了一次聊天的机会。
说到王磊老师,可能很多观众对他的了解来源于他是《声入人心》的混音师,他自己也在网上发布了《声入人心》一些经典作品的混音版。节目已经过去快四年了,依旧有很多观众在反复听这些歌曲。
大家在网络上听到的音频因为经过多次压缩,音质上肯定有损失。而我这次和王老师的聊天地点是他的录音棚,所以很幸运,我听到了《I’ll cover you》《偿还》《往日时光》三首歌的混音师版本。
当时的感觉就是,百万级别设备的录音棚,音质完全无损的版本,直接掀翻天灵盖。人声、乐器里每一点细微的颤动都清晰可听,细节非常饱满,就感觉在手机上听的版本都是白听了。
王老师还给我在设备上展示了一首歌的工程文件,比如《I’ll cover you》这首歌有62轨,《偿还》有96轨,除了人声还有各种乐器需要混音师处理,最后每一轨合力让一首歌变得完整、成为作品。
举个例子,我听了《往日时光》完全未混音前的版本,当然王晰和阿云嘎在未修音前的原声无论在音准和音色上已经非常出色,但是当这么多轨的素材完全未经处理堆在一起,明显的听感是人声、乐器等各种素材缺乏强弱关系。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首歌1分55秒左右的一段拨弦,在节目里这段拨弦是非常动人而且有一种solo的感觉的,但是未经混音的版本其实很难听清单单这一个乐器的声音。
《声入人心》是一档高分音综,但更重要的是推广了音乐剧、歌剧,成为不少人走入剧场的起点。
最近娱乐圈都在文艺复兴,那我们也复兴一下《声入人心》,从声音的后期制作的角度,来看一看那些经典的好歌是怎么诞生的。
节目流程:
00:02:25 压力下创造奇迹:“这是我干得最辛苦的综艺节目”
00:05:00 电视台版本比混音师版本缺了什么
00:09:50 画面素材和声音素材要如何配合
00:11:40 “声音一定要有焦点”,《声入人心》的特点是根据声音去剪辑画面
00:13:00 “一批24小时不睡觉的人在拼命”
00:13:20 为什么《声入人心》让混音师“崩溃”
00:14:54 如何处理“外行”的意见
00:15:20 他们会提意见希望阿云嘎的声音有王子的感觉
00:16:36 《声入人心》混音难在没有参照,各方持有不同意见
00:17:52 混音上如何把古典变得流行
00:19:02 “最重要的是要给36个人塑造独立的声音标识”
00:20:45 “美声、音乐剧不像流行是可以塑造的”
00:21:20 《声入人心》混音的目标是什么
00:22:10 如何给每个人找标签
00:23:18 《声入人心》混音特点:没有用过压缩,压缩可以让声音变得稳定
00:26:20 原始素材里90%的人都唱得非常好
00:27:25 修音并不等于造假
00:30:20 混音工程有多大:一首歌大约8小时混完
00:36:20 《声入人心》的混音几乎达到了唱片标准
00:38:15 音综混音的娱乐性和音乐性
00:42:30 混《声入人心》和《跨界歌王》有何区别
00:42:46 为什么《声入人心》混音很难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