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安荣誉市民(自封的),发现西安最近又喜提了新定义——一座古朴的大都市,城中盛事颇多,热闹非凡。
自从《长安三万里》上映,很多人都沉浸在电影里开元盛世的荣光里,但是……还有一点奇怪的声音,有说是篡改历史,恶意绕开洛阳。
这期呢,喝杯咖啡的时间,咱来聊一聊长安vs洛阳,两座距离不远的古都battle,到底咋回事
前提:拒绝地域喷,拒绝城市引战,相信能听我们节目的听友,大家也都心存peace&love
part1为什么我们这档轻松调的播客要做这期可能会有争议的节目
——当然是西安荣誉市民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为了《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两座城市一次又一次网络论战,真不值当,都有哪些“谣传”呢?
04:40什么恶意绕开?什么恶意篡改?什么剧组都是西安人?
该杠得杠,总导演是广西人,追光动画创始人是福建人。
而且,小红书这部电影官方账号的运营地点是在河南。
·《长安三万里》的长安,是每个中国人都愿意回望的璀璨历史,而不仅仅只与西安有关
07:12推荐相关书籍:《弃长安》和《长安客》
引用原句“长安在古代世界的最后华彩,也定格在这一天。这是汉高祖的长安,汉文帝的长安,隋文帝的长安,唐太宗的长安;文景之治的长安,开皇之治的长安,贞观之治的长安,以及,开元盛世的长安。
从弃长安这一天起,长安再也回不到世界之都的地位,也再不是任何一个盛世的主角。”
唐代是后世最愿意提起的时代:最繁华,最骄傲,最有包容与进取心。
·《长安三万里》得围绕主题,主题就是长安。
11:00没来由的地域对立,可能只是获取流量的一种方式
参与过几次这种争议讨论,最后都以留言未被释放/笔记被删除为结尾


12:50个别账号对这个主题的发挥,那真的是“审时度势”,制造风向
这种没来由的地域对立,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说些挑动情绪的言词“篡改”、“抹黑”,有理智的人千万别一看到这种词就跟着激动。
13:36流量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
Part2前因后果
15:00杜甫自称“京兆人士”到底对不对?
·京兆是郡望
·长安城有俗话说:“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这两族是长安最有势力的大族
杜陵在西安城南,现有杜陵遗址公园,再往南边紧邻杜曲韦曲,自古杜韦两大姓世居于此。
·相关记载唐时正式文件中杜甫自称“京兆杜甫”,杜甫简介总有一句他自称“杜陵野老”“少陵布衣”,这两地均在如今西安市长安区。
参考书籍:《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19:55李白杜甫到底有没有在洛阳初遇?一日三绝发生在洛阳吗?
众所周知,一日三绝是艺术创作加工出来的
初遇到底是在哪里,其实是没有定论,也就是说没有明确史料史据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一下
参考书籍: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part3历史上的两都恩怨情仇
25:01两都确实有点像,但又不同
作为一个西安人逛洛阳,确实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


两座城市相距高铁也就1个半小时
29:40当友好城市多好
西安已经有40多个国际友好城市(多么冷门的小众知识)
我愿代表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xxx小区xxxx室与洛阳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32:15回纥铁骑的“报酬”——不能否认,历史上的洛阳,确实曾为长安付出过代价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登基,急于重夺长安,他的政治朝廷给回纥的许诺是,抢回两都,金银珠宝和奴隶全归回纥。
结果,回纥确实很快攻入长安,赶走叛军,是唐肃宗手下的人觉得这样太对不起全长安盼着李唐王朝重新回归的人们,所以又向回纥提出,等攻下洛阳再动手。
于是,等反攻回洛阳,回纥在城内烧杀抢掠好几天。
(广平王率军入城时,还在操心着如何兑现“金帛、奴婢皆归回纥”的约定,却惊喜地发现洛阳百姓已提前为回纥人准备好了一万匹锦缎,回纥人笑纳后也就没再纠缠到底。以上这个暖心的说法出自《资治通鉴》,但《旧唐书·回纥传》的版本是,回纥人还是在洛阳开抢了,而且一抢就是三天,抢完府库,抢商铺、民居,“财物不可胜计”。比较合理的推论是,回纥人的确先自行抢了,然后广平王从洛阳民众那里凑了一大笔赎城费,给了回纥人,才停止了抢掠。)
36:55坊间大众其实哪有那么多梁子
有结梁子这功夫,大部分人都在忙着过好自己的生活。
秦豫地区一直以来就往来颇多,我们不否认期间存在一些磕绊和问题,比如近期的回流生问题,比如关于陕西文博人发现洛阳博物馆对于古都长安的争议性描述。
本期主要聊的是因为《长安三万里》引发的西安vs洛阳之间的battle,其他的不是忽略,而是我们谨记“围绕主题立意”。
感谢理解,感谢支持~
-THE END-
结尾歌曲:《Where is the love?》- Black Eyed Peas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