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学128b(来自毕业班)
本期小学作业:
小鲜肉:我不是一个欢迎夏天的人
小A:回望愤怒的自己
小包包:安全感在用什么衡量单位呢?
小花朵:拍一拍就像动物把尾巴抖开
小熊:如果有睡虫,样子应该是一串绵羊连在一起
小鲜肉
我不是一个欢迎夏天的人。以前对夏天的期待很单纯,可能是从用来分享的旺旺碎冰冰开始。现在好像不一样了,总有一种被迫告知的厩觉。从上火的痘痘是否开始又红又肿,到蝉有没有开始练合唱,到便利店新款咖啡不在有热饮款,到看到玻璃前的热浪,到「好热」变成人人的囗头禅,到冷房的温度与室外温度逐渐拉开数值,到第一只蚊子吸走现采的血液,到饥饿来的比味觉先,到需要用创囗贴贴住昨天剃毛刀造成的伤囗,到垃圾站存在感那么强烈,到还有好多好多……它根本就是是一个强势的存在,宣告它的到来。
小A
大家好,这是小A。面对愤怒的人,我总是会马上就会失去所有反应能力,手电筒照傻狍子,一愣一愣的。“被惊得目瞪囗呆"这种形容还真写实派。同样是写实派的词还有“怒发冲冠",这是初中班主任偶然在某节晚自习课演示给我们看的。我一直怀疑我在更小的幼年时期的记忆,曾经被格式化过,要不然为什么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还会对愤怒的人表现出ptsd般的强烈恐惧。我也愤怒,那感觉真的不好,处在愤怒的飓风中心,所有事情也会随之变得清晰、简单,愤怒会帮人建立起自己的新世界,新世界遵守着新秩序,直觉的天赋在愤怒中得以回归,于是冲动就是新的秩序,攻击、毁灭、征服。但一旦平静下来,回望刚刚愤怒的自己,就像刚吃完苹果的亚当,望着赤裸的自己,羞愧不已。
小包包
大家好,我是小包包。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观点,大抵讲对于作者来说,表达单位很重要,以词语为单位,以句子为单位,以段落为单位,以章节为单位,还是以一本书为单位。单位的选择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写作者忍耐寂寞的能力。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以作者来要求自己,但这种“单位衡量”适用于很多事物。比如,在亲密关系里的“安全感”一说。在电影和电视剧里,亲密关系常常被塑造地支离破碎。半个小时没回复消息,一天没见面,生日没送礼物,情人节没有花,吵架时针锋相对,没有主动承担家务…安全感就这么溜走了。但安全感也有衡量的单位,我们选择用什么样的尺子来看待一段关系很重要。古人一封家书传千里来说“想念”,宇宙用几亿年来呈现爆炸,当代人的安全感在用什么衡量单位呢?
小花朵
大家好,我是小花朵。上午十点半,我就开始抽空写今天作业的文字稿了,大概是迫不及待有想要分享的话题。早上上班的路上刷微博看到说,有位伦敦大学设计学教授痴迷兽尾,自己还建立了公司专门制作各种能活动的尾巴,他希望有一天人们可以带着尾巴出门逛街约会。然后,看见小角在毕业班群里说惊现大家拍一拍的尾缀,原来,我们在微信群里都是有尾巴的。有的人长,有的人短,有的人藏起来;有的尾巴绑气球,有的尾巴写愿望,有的尾巴想要两百块。拍一拍其实挺拟动物的,在群里被拍一拍,你会抖两下,就像把尾巴抖开来。所以,那位伦敦的教授,中国的微信可能先你一步做出了虚拟尾巴的普及。PS:在尝试抖尾巴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也可以拍一拍自己,突然了解到小狗会追着自己的尾巴跑的快乐。
小熊
每天一分钟,大家好我是小熊。这个名字让我犹如TED上身,我喜欢这个角色,估计是因为我也很真实,从第一句话也能感觉到。除了真实,我也爱开玩笑,还有喝酒,我正在喝酒,跟TED一样,真实的面对生活。有时如果你不努力思考的话,生活是很无聊的,所以我经常乱想一些东西,比如今天在地上见到一个没人要的iphone手机壳,我会想象它是一台iphone蜕下来的皮,蜕完之后它就变成了iphone max。之前一直在做自己的一系列无逻辑故事,最近有一个主题是“故事里的东西”,其中一个是把室外插在地上的红白柱子想象成石中剑,谁把它拔出来就能成为这个片区的霸王。那天大半夜睡不着,忽然想养一只睡虫,但是这个物种在脑子里和百度里是找不到的,于是就试着在我脑子里建立这个物种,首先它是虫,然后能达到睡眠的作用,那一串连在一起的绵羊就是它了,我的计划就是以高价卖给我一个朋友的牌子叫wait&sleep。等他有钱吧。
——————————
入学方式:
@希望小学HOPE_SCHOOL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