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云南作为一个高山峻岭、地貌多变的边疆省份,使当地人都往往无法窥其全貌。1910年滇越铁路的兴修不仅改变了云南和世界的连接与距离,也重塑了丈量云南的尺度。与此同时,这条铁路承载的还有自然与现代的交汇、云南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战火的摧残。围绕着这条铁道,艺术家程新皓开展了对自己家乡的探索。如果在东南亚得势的是英国而非法国,云南会有怎样不同的发展?近现代文人乘坐火车进入云南时为何会拿起温度计和寒暑表来记录自己的旅程?铁路给云南带来了怎样的身份认同与冲击?欢迎收听程新皓带来的精彩分享!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程新皓,在云南工作和生活的艺术家与写作者


- 时间轴 - 

06:05 流动的云南:云南的想象与建构

10:52 丈量云南的尺度:滇越铁路对云南交通的影响

15:54 历史上的“如果”:英法殖民者竞争云南

18:48 从上海到云南要换四次货币?

22:37 徐霞客的 “滇行记”与欧洲壮游的相似性

30:44 滇越铁路中现代性的妥协

40:23 边疆云南:孙中山的铁路规划与云南的身份认同

45:35 铁道上的“他者”:云南民族主义伴随现代化兴起

50:33 火车的政治意义:水电站、地方军阀、护国护法运动

54:23 从大后方到最前线:抗战时期滇越铁路的辉煌与衰落

01:00:01 伐薪冶矿到修建铁路:明清以来云南的环境变迁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节目统筹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节目制作 hualun

logo设计 杨文骥

特别感谢 丁晋亮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3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

YouTube:忽左忽右

主播...
JustPo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抖抖_qAcM
1年前 广东
5
49:40 地理人听到这期播客真的有一种研究具象化的即视感。从进入云南的在途想象影响到了他者对云南的地方认知,再到跨国铁路建构了中国人自身的身份认同感,每一个都是人文地理的经典研究话题,倍感熟悉。刚看到本期目录就忍不住猜想嘉宾是不是有地理学背景,把滇越铁路所产生的种种影响讲得既科学又很有意思。
Tessa聶子
1年前 美国
6
作为云南人,这期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的外婆是红河的哈尼族,小时候家里没钱被卖给了来自广东梅县的一户老中医家里,这位曾外祖父是位游医,一次出远门行医被谋杀了,家里只剩下了外婆和她的养母及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有意思的是,外婆的养母后来在基督教里找到了生存的慰藉,成为了虔诚的信徒。这次回家扫墓才知道整座坟山上,只有我这位曾外祖母的坟墓上让家里人给立了个十字架。 家里也有一些亲戚祖上就是基督徒,比起春节他们更看重圣诞节,甚至都不参与清明节。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面向外而非向内的交通布局为基督教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雎鸠
1年前 浙江
6
嘉宾好擅长讲述,听得津津有味!
某方的结语
1年前 湖南
6
在标准的现代地图上,一公里就是一公里,不论地形或河流的状况什么样,从这个角度说,现代地图是误导的。如果有平静的可以通航的水路,三四百公里远的居住点也可以有比较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联系,而在崎岖不平的山区,甚至30公里远也不会有这么多联系。 通航的河流、海岸线和平原可以在地图上被缩小以反映旅行的容易。相反,难走的山地、沼泽、湿地和森林会被放大以反映旅行所需要的大量时间,即使直线距离很短。这样的地图从现代眼光看来是奇怪的,可作为交往、文化和交换的指南,却远比我们已经习惯使用的地图更好用。 ——《逃避统治的艺术 第三章:人口与粮食的集中》p56
HD15780g
1年前 美国
6
35:01 这个例子太好了
周郎弗顾曲
1年前 北京
7
在豆瓣上搜了一下嘉宾老师,好年轻呀😂 这期的内容让我想起《铁道之旅》,推荐搭配食用~ 铁路🛤️的产生对人的身体经验的影响(比如过去旅途中的奔波疲惫、沿途风景的欣赏,被窗外迅速的景观变化、铁路旅途的感受所替代),对人的时间感知的影响(比如打乱自然作息、标准化的计时方式),都能找到对照的地方。
乾乾夕悌
1年前 浙江
8
37:42 孙十万好像是孙权十万吴军打合肥失败的梗。第一次听说是孙中山修铁路。
糖葫芦呱
1年前 云南
9
07:29 此刻,玉溪人就在红塔山附近听这期播客,哈哈好奇妙的感觉~
HD253919g
1年前 未知
11
17:24 忽然想到看《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里面所有坐火车到达云南的师生都需要护照,后来看很多民国这段时期的记录也是需要护照,我当时还不明白,怎么去云南还需要护照呢?当时的猜想是是因为云南被军阀控制吗?不同军阀间需要护照通行?现在忽然找到答案了。哈哈哈哈
wafer
1年前 加拿大
13
听到艺术家说早年听到艺术史的课感到艺术与科学关联很深。想说,艺术和科学的确都是人类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产物,虽然方法不同。但是把艺术史称之为艺术科学的十九世纪德国学者们所谓的科学不是狭义上的“科学”、“理科”,而是一种系统性的但也同时符合其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这里的Wissenschaft是更广义上的科学,是韦伯所谓Wissenschaft als Beruf(学术作为天职)的学术。希望这种把一个词的概念混淆的解释可以少一点。
越向书
1年前 美国
16
04:40 这一段说得极好,做播客也好,写评论也罢,都是如此,都在尝试从可能性中将洞见召唤出来。有时候好好的一期就没了,没了,也可以再做下去。
阿千2666
1年前 北京
17
嘉宾水平很好,思维清晰并且有很敏锐的感受力。讲到现代交通方式造成的将旅程缩减为地点的一段,虽然不是很新的认识,但是嘉宾的讲述方式让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变得可触可感。讲到滇越铁路起到的向心作用,以及现代化带来的自然环境的恢复,都是非常反常识的新知识。把一个地方的历史的丰富性讲出来了。
fushome
1年前 云南
17
现在很多徒步滇越线的,说实话还是能体验很多人文风情
某戴同学
1年前 天津
18
20:46 富滇银行竟然历史这么悠久了
风声潇潇
1年前 广东
21
本地人听到这些,可太熟悉了。欢迎大家有时间来云南旅游。
IManimal
1年前 安徽
23
真诚建议这种题材配上地图
HD92881919
1年前 山东
28
苏区暴力转型可以在moon fm听
Zhiqi
1年前 北京
41
程新皓老师的声音,好像程衍樑+刘怡处以2
半夜尿床屁屁凉
1年前 美国
78
主持人提问精准具体,嘉宾谈吐专业流畅。听起来很舒服。对云南有了新认知。短视频时代很多地方城市都被笼统标签化,比如聊云南很多就是吃菌子,环洱海,逃离城市去大理。聊西藏大多就是318,布达拉,追逐梦想等等……会觉得觉得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突然听到本期节目,就很好玩了,从历史角度,沿着时间,沿着铁路,再游云南,真棒。
红灯流水席
1年前 科特迪瓦
82
我是云南红河州蒙自人,我的外公的父亲当时就在滇越铁路上班,我外婆的父亲也是依靠这条铁路做起了生意,甚至在那个年代就到过法国。我自己也是机缘巧合到法国读了大学,在前几年对这条铁路同样非常感兴趣,阅读了一些法语的研究,但奈何个人精力和学术素养不够,无法进行深一步的探索,今天听到这期节目,非常感慨,尤其结合之前有一期节目,讲述阿司匹林的,讲了云南的近代化,还有之前讲述云南货币的节目,所学颇丰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