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期你会听到:
我的一些惯例鬼哭狼嚎以及真心实意的分享。
1. 我的基本情况
美国6年学习和工作(H1B),主要在AZ和旧金山湾区2018年回国来到上海至今。
2. 我为什么选择回国而不是继续留美?
3. 加州生活 VS 上海生活的不同,以及带给我的变化。
引用一些2018年回国时候写的文章的段落: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决定回国,也有人为我惋惜放弃了很多。人不能什么都想要,而现在的我就想回国。我说因为我想要感受矛盾,在中国最激荡发展的这50年里我想要成为真切的体验者。我们依旧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异,城市化进程也还没有完成,这造就了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多矛盾。而正是因为差异,因为人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所以有矛盾,而这样的差异和矛盾就是我想要体验的东西,不管让我欣喜还是让我痛苦,能让我有感觉就好。而且在我看来,现在你与一座城市,与一些人的距离,不完全是由物理距离决定的,而是由有钱有闲和有心思决定的,只要有心有力哪儿都能去。
过去我在美国的生活很简单,工作看电影,爬山海边散步,看起来惬意但有时让我觉得自己好像在修仙。虽然加州有碧海蓝天,清新的空气(但是我走之后据说治安什么的又变差了)。国内有很多不同,但是这就是我想要体验的,那些好的坏的,过着更脚踏实地的生活,写出更有烟火气的文字。
看着弄堂里的大叔大妈煮饭烧菜,打情骂俏。
看着广场上的阿姨旁若无人的舞蹈。
看着穿着校服的男孩女孩嬉戏打闹。
看着新闻联播,吃着麻辣烫。
骂骂坏人,再被好人感动。
刷刷热搜,然后被刷三观。
跟朋友吃吃夜宵,KK歌。
陪着爸爸妈妈逛逛公园,谈谈过往。
朋友形容我的词儿里有一个是“飘”,我开玩笑说因为我是游牧民族的后代。我要去中国的每个地方,我要去世界的每个角落,这是我浪漫的幻想。我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刷牙洗脸,好好工作好好做人,然后我要背起行囊,不断的出行,然后再回来,因为每次远行都是一次丰盈,因为每次回来都让我有新的感悟。记得早起耕耘,也要有勇气扬帆远行。然后再遇到个恰好的人,谈场恰好的恋爱。所以我要去哪儿,我不管自己要去哪儿,有体验就好。
12月底的时候我去了印度,我那位嫁给印度人的朋友跟我推荐了一本书叫做《Embrace the Chaos: How India Taught Me to Stop Overthinking and Start Living》“拥抱混乱”,她说这本书让人更能豁达的理解发展中国家的格局,去拥抱混乱,而不是抱怨和痛苦,在混乱中学会思考和生活。
我想要拥抱混乱。
I wanna contribute to the chaos.
现在的我住在我老弄堂里的出租屋里,
读着王小波和王安忆。
感觉很踏实。
2018年1月16日。
于上海。
(节选结束)
——————————————————————
主播介绍:
小红书@mialiuuuu
MIALIU,七年"老"时尚博主/cofounder@Beefology
女的,爱吃,能睡,喜欢运动但肌腱损伤在发胖中
喜欢看书写字和展开对生命和自我的胡乱思考拉扯
四川大学经济贸易本科
美国雷鸟商学院研究生
六年美国工作生活,现居上海
看书、写作、运动、哲学社会学爱好者
微博@大Mia的时尚账号
微信公众号@大Mia的时尚账号 (不喜欢听我说话的可以去读文章嘻嘻)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