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期你会听到:
看完了《我的阿勒泰》的电视剧,结合这本散文集聊聊我的感受。
散文的改编竟然这么让人觉得舒适,克制,自然。
1. 看完电视剧的心旷神怡,进步也许真的并不意味着进步,“去爱,去生活,去受伤”。
很喜欢一些细小的可爱,因为天地宽广所以整体氛围都很舒服,看电视和看书很不同,看书是通过文字来在脑子里画画,去想象一切的发生,想象山水草原,想象每个人的表情,但是电视剧把它的美拉的更直观了,我放佛能感受到草原上的风向我吹来。
2. 质朴是一种伟大的生命力,名族传统和现代文明的冲突,婚恋观念,男权在爱面前在质朴面前也会消解。
3. 关于巴太/于适,很久很美没有喜欢过一个男演员了,我喜欢草原上的于适,月光下骑马的少年,踏雪,剪短了爱,口音,神态,野性和神性。
书中关于巴太原型麦西拉的描述:
“我出于年轻爱上了麦西拉”
“觉得自己永远是一个“独自”的人,唉,有些时候,没有爱情真是丢人……”
“他温和平淡地坐在房间嘈杂的漩涡正中央,安静得如同在旷野中一般。那琴声一经拨响,就像是从不曾有过起源,也再不会结束了似的,一味深深地、深深地进行着。音量不大,却那么坚定,又如同是忠贞……”
“留下一股子掺着牛奶和羊膻味的体香。还有的女人抹了“月亮”——那是我们这里的女人们最常用的一种香水的牌子。”
“今夜永无止境,年轻的想法也永无止境。”
4. 母女戏&马伊琍,她演的太好了。这个角色坚韧野性,让我想起了赵婷导演的《无依之地(Nomadland)》。非典型的母女,女儿希望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妈妈说“你生下来又不是要服务于别人的”,“什么是有用的,野花野草现在摆在地上没用,哪天被动物吃了就是有用。”
5. 其他角色:
苏力坦——我喜欢他的固执和对传统的坚持。
蒋奇明——符号化的现代淘金者的刻画
托肯——太可爱了,沉迷于搓衣板 她的爱情很简单,就是一个对她好体谅她的人
6. 这个故事最成功的部分就是因为它发生在新疆。
“地理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地理环境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的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矿藏、生物等。地理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对社会变化起决定作用,是决定社会变化的根本因素。支持者们认为人同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地理环境的产物。
7. 对原著的喜爱,最喜欢《木耳》这个章节。我羡慕李娟,但我不敢成为李娟,因为我是只能去新疆生活几个月就会想念城市的现代人,我的局限和现实,有点悲凉但这是真实的感受。
读起来太舒服了。
本想着要快点读完,但读着读着就变成了舍不得读完。李娟的文字是带着地气儿的,是可以通过茶米油盐洞见天地的,温柔又睿智,平稳又朴质。
阿勒泰的人们,干净的人们,关于生活和亲情的可爱记录,回到生活本身,回到田野,空旷的地方,把琐碎写成诗歌般的文字,动人的一幕幕仿佛出现在眼前,好像我们真的到了阿勒泰,好像我们都可以放下一身狼狈和贪婪,成为那里的人,干净的人。
朴质是我最喜欢的品质。
最喜欢《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读完我也变得爱吐舌头了;《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人是真坏,但也有好人;《要是在喀屋图生病了的话……》这章真的写得太活灵活现了,看得我在床上捧腹大笑;《乡村舞会》里想要跳舞的女人,少女的春心萌动,通过文字都变成了永恒;《木耳》写出了超现实感,是采木耳的故事,也是宇宙的故事,只想着采木耳过活的人类错过了那么广阔的森林。
“当菌种被秘密地从未可知的远方带到此地之前,它深陷在自己千万年的睡眠中,附着在那个四处流浪的身体某一角落,伴随那人梦游一般经历了千山万水。但是它的命运终于使它遇到了最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还有暗度,它就醒了。紧接着,它的另一场命运又使它从那个流浪者身上轻轻落下——那时,那人正走进森林。后来他走出森林,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一无所知。”
——————————————————————————————
主播介绍:
小红书@mialiuuuu
MIALIU,七年工龄时尚博主/cofounder@Beefology哔芙屋
女的,爱吃,能睡,喜欢运动但肌腱损伤在发胖中喜欢看书写字和展开对生命和自我的胡乱思考拉扯
四川大学经济贸易本科
美国雷鸟商学院研究生
六年美国工作生活,现居上海
看书、写作、运动、哲学/社会学爱好者
微博@大Mia的时尚账号
微信公众号@大Mia的时尚账号 (不喜欢听我说话的可以去读文章)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