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期你会听到:
30岁之后,时常感到失败感,是为什么?
1. 刚开始的呢喃自语。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脆弱,是一件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
30岁好像不是尘埃落定的年纪,而是更清晰地开始规划自己人生的开始。
30岁衡量成功的标准变得更狭窄了——婚姻幸福 & 赚钱能力
我20多岁的骄傲竟然很多都是因为:我不曾衰老所以我不怕衰老,我年轻我能赚钱,我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的烦恼只是烦恼,而不是生活中的苦困。
2. 30岁好像确实有什么东西开始发生变化了,身体的变化,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它带来的改变不是瞬间发生的,甚至可以说三十这个数字也不重要,但人生总有一两个节点是要“度”的,是自我选择和社会时钟之间的拉扯,是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匹敌。女性更甚,终究要面临生育年龄的拷问。
纵眼当下,看似有很多选择,可结可不结,可生可不生,但反而会因为太多选择和内心的迷茫,以及周遭无法统一的声音陷入焦虑。
3. 为什么三十岁之后更容易感到失败?
中年危机midlife crisis是条神秘的“微笑”曲线
读到《经济学人》一篇题为《生命的U型弯:为什么中年之后,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快乐》的文章,才总算确认,中年危机的存在是真的有科学依据的。
那篇文章强调了一个鲜为人知的重要事实:我们对中年的生活有所不满,但之后也会更快乐。
按年龄划分的全球平均生活满意度:
究其原因,三十多岁通常是我们第一次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婚恋选择、自我提出质疑的时候,也是我们由此产生失望的时候。
成长不就是,我们越来越能清晰地望见自己能力、资源、背景综合起来所能够到的顶点。曾经那个不知天高地厚、叫嚷着要“长大后掌控自己命运”的小姑娘,也终于活成了一个疲惫、世故、却又无可奈何的普通人。
德国经济学家 Hannes Schwandt 等研究人员将这种下降解释为,预期与现实不匹配。当我们三十多岁时,对生活满意度的期望会变得更加苛刻,对成功的定义也更加狭窄。
部分原因可以用经济学家所说的“享乐跑步机”来说明。当我们把自我价值建立在金钱、权力和声誉上,到头来只会忙于从一个目标奔向下一个目标。但不论跑多快,都无法抵达终点。
4. 如何度过时常感到失败的30+
视之如常
打破自我评判
活在当下:how
分享你的困境
警惕剧烈的变化
寻找你的压舱石——长期的爱好
文章写于2023年11月25日,soul|如何度过容易感到“失败”的30+
(以下为部分引用)
降温了的上海,街上有热闹也有孤寂。周五晚上跟两波朋友碰面吃饭聊天,有人想离婚,有人想结婚,各有各的苦涩和烦恼,最终都回到如何赚到更多的钱上。都是对生活和事业有追求的人,于是才有了烦恼,被理解的、不被理解的烦恼,那些烦恼也都具象,无非是人间故事。都是三十来岁的人。那些聊着宇宙和风月的年轻人们,都回到了现实里,赚钱能力几乎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衡量,有理想和意义感的人越来越少。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大家都是想在生命里做成一些事情的人,为自己留下痕迹,从而获得财富的人。
我的三十岁头两年也顺遂也明媚,直到这两年开始感到一股巨大的后坐力,那些来自过去的自己的决策、过去自己的清高、过去的自己的天真的后坐力。也有环境使然,但我不能怪环境,开解自己可以,解决问题不能用这样的思维。小时候的自己可能以为自己的三十岁是尘埃落定的年纪吧。结婚了,该有小孩了,事业明朗了。现实呢?我如今依旧单身,事业在重新部署,一切都变得不确定起来。
纵眼当下,看似有很多选择,可结可不结,可生可不生,但反而会因为太多选择和内心的迷茫,以及周遭无法统一的声音陷入焦虑。
A person often meets his/her destiny on the road he/she took to avoid it.
人总是在试图逃避命运的路上遇见自己的命运。
你当然可以看着网络鸡汤大喊年龄不是事儿啊,干嘛搞年龄焦虑。回到现实生活里呢,真的可以完全脱离生命年龄这条单向时间轴去度过人生的又有多少。我是俗人,我矛盾,我纠结,我承认。
大多数人不论性别,只要到了三十岁,多少都焦虑着。就好像他们身上挂着隐形的锣似的,路过的人看了都会忍不住敲打两下,“笃笃———咣咣”,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但平静的人生大道上总是充满震耳欲聋的回响。
我是没有遵循社会时钟的人,而我并不是少数,尤其在上海,形色各异的人群中。在《第一封信:“加州的黄昏来得更晚”》一文中写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是来自于我们自身偶尔对于个人社会角色的不适性。”
可是不管我有多少书,悟多少道理,终究还是社会里的人,一个小小的人,我是环境的动物,环境终究会作用于我,这个作用和我自己的内驱力时而打架时而相合,于是我入世也出世。
……
有人拥有很多财富依然很没有安全感,有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有人不管单身与否都拥有好好生活的能力,有人身边热热闹闹环绕者众多,却依然觉得寂寞。
拥有更多未必平静,拥有更少未必不幸,人的一切想法都是内在对外在世界的投射。一如史铁生《务虚笔记》的那句,“我曾走过山,走过水,其实只是借助它们走过我的生命”。
人不过是在找the meaning of life,life's work(生命之业),终于有点年纪才开始意识到20多岁在乎的很多事情都不重要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却还求而不得,于是感到危机,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是好事,因为这种意识的摩擦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世界的确变幻莫测,人类的力量过于弱小,小到掌控不了命运的际遇。但仍有无数智者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心的力量可以很大很大。
生命很长,做个长期主义者,三十岁生命才开始不久。感到任何一种危机和焦虑都好,不被年龄捆绑,但也别忽视年龄带给人的影响,鸡汤虽好,喝多了也是要上火的。人都是差不多的人,情绪都是差不多的情绪,际遇有不同,但最能让人各异的是处理问题和生命的意识和思维。
鸡汤和味精汤可能都是同一碗,但每个人喝到的东西不同。
“保持乐观,相当于增加25点智商”,这是来自凯文·凯利的人生建议,无处论证,但我特别相信。
————————————————————————————
主播介绍: MIALIU,七年工龄时尚博主
女的,爱吃,能睡,喜欢运动但肌腱损伤在发胖中喜欢看书写字和展开对生命和自我的胡乱思考拉扯
四川大学经济贸易本科美国雷鸟商学院研究生六年美国工作生活,现居上海看书、写作、运动、哲学社会学爱好者
小红书@mialiuuuu
cofounder@Beefology哔芙屋
微博@大Mia的时尚账号
微信公众号@大Mia的时尚账号 (不喜欢听我说话的可以去读文章嘻嘻)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