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是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和改造以及日美同盟关系。暴论满满,欢迎收听!
本期主播:
@嘛都不懂的乌鸦
本期嘉宾:
@身边的军师望总
录制剪辑/后期制作/上传发布:
@嘛都不懂的乌鸦
节目音乐:
感谢音乐制作人HYPERLINK为本节目量身定制
时间线:
08:15 为何原定的多国联合占领变成了美国独家占领?
20:59 麦克阿瑟对战后日本进行政治社会改造的理念、措施及不足
01:12:21 冷战对日美关系的影响,以及日本国内左翼力量衰退的原因
01:32:02 东升西降大背景下,是否存在日本主动或被动再军事化的风险?
02:06:02 东京地方检察院特别搜查本部,是否是美国留在日本的锦衣卫?
延伸资料:
麦克阿瑟占领日本期间的无上权力及边界

望总的翻译和解读:
这是1945年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发给麦克阿瑟的一封绝密电报,全文分三点(文中的“你”指麦克阿瑟个人):
1、日本帝国及其当局的一切权威和权力,均受到作为盟军最高司令的你节制。为履行你的职责,你的权力可按照你认为妥当的方式行使。我们与日本关系的基础,并非来自美日双方经协商的条约,而是基于(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因此,你具有超然地位,无需在意日方的任何质疑。
2、在不产生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对日本的管治可由日本当局实施。但一旦有需要,你随时可以直接行使管治权,此时你可以采取一切你认为必要的手段,包括使用武力。
3、波茨坦公告的精神应被充分尊重。但该要求不能被误读为:我们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存在类似双边条约的限制。之所以要强调尊重波茨坦公告精神,是因为其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政策立场,即:对美日关系的美好愿望,以及远东地区的长治久安。
点评下这封电报的内容和背景:
(一)双边条约与无条件投降的差别
电报第1、3点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美日关系不是基于双边条约,而是基于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这是因为:按照国际法,条约任何一方都有权按条约规定程序退出(即毁约),而无条件投降类似于整个国家都成为“俘虏”,将生杀予夺大权交与对方。杜鲁门的意思是,既然是投降,麦克阿瑟就不需要凡事征求日方同意,甚至不必考虑日方立场和感受。
这也是嘉宾在节目里提到的一个观点:既然此后美日签署了安保条约,理论上美日关系、美国在日驻军改成了基于双边条约的同盟关系。假如日本“斗胆”要求美国撤军,美军将何去何从,将成为重大问题。这对于历史上其他霸主并不是个麻烦:我有实力何必跟你讲道理?但对于美国则会非常头疼,因为无论其他人多么认为美国蛮横无礼,美国对内对外都是以鼓吹“法治和规则”作为标榜的(尽管这个法治和规则是以它认同的规则为准)。
事实上,1990年代,菲律宾曾提出要求美军全面撤离本国,美国尽管心有不甘,面对实力远逊于自己的蕞尔小国,也只得乖乖照做。主要原因也是美军在菲驻军是基于条约的授权(不过近年菲律宾又重新“邀请”美军回归,这就是后话了)。
(二)引用波茨坦公告的意图
电报里提到的波茨坦公告精神,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几段:“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撤退……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
结合上述恩威并施的波茨坦公告内容,我们大概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电报中反复援引公告了。杜鲁门的意思是,尽管麦克阿瑟拥有“超级管理员”权限,但这个权力的使用方式,并非是奴役和报复日本人民(惩罚战犯另说),而是实现公告中让日本人民获得善治和复兴的美好愿望,这既是麦克阿瑟滔天权力的正当性来源,也是权力的目的,同时还是权力的边界。
(三)美式法治化命令与东方朦胧政治的平衡
值得玩味的是,这封电报的命令内容非常“美式法治”,不仅告知下级有什么权力,还说明权力的来源、理论,并指出权力的目的、使用程序和限度。以近乎啰嗦的语言和复杂的资料援引,最大限度地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与此相对照的是:这份电报密级被设为“绝密”,很可能是担心公开后对日本人的自尊心伤害太大吧。也算是杜鲁门体谅到东西方的差异,不愿当众把话说得太直白,让习惯于“阅读空气”的日本人自己去琢磨体会了。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