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位知名艺人参演电影涉嫌投资诈骗#词条冲上热搜,一时间受害者群情激愤,也勾起我的回忆。
就在几年前,我进入一家同样号称“业内龙头”的电影投资公司,从事的便是所谓“电影份额销售”的工作。入职的一个月时间里,我看到太多光怪陆离,荒谬绝伦的事情发生。在没有收到薪水与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我选择离职。没想到,后来这家公司的名字会与多起高额诈骗案产生联系。
我的记者朋友@八五,得知我的这段工作经历后一直非常好奇。最近她付出了很大精力,化身投资者在网上主动结识了一位“投资顾问”,并联系到一位被骗金额高达数百万元的受害者。有了她提供的一手素材,我们决定深度还原骗局,让大家生动地感受到这一过程中的各种弯弯绕绕。
本期节目有点长,但绝对精彩。一次性听不完的话,欢迎大家先点收藏,有时间慢慢品

02:06 对于明星艺人是否要对诈骗案件负责的情形解析
08:48 我入职电影投资公司的经历简述
11:20 骗局开场·行骗天下
11:47 通常是以一份电影简介PPT开始的,有的不走心的骗子拿剧本就出来骗了
12:35 依客户预算定制投资方案,大小钱都不放过
13:30 邀请来公司拜访,进放映厅看片花
16:27 高端的约会议室看合同,低端的发PDF截图
18:36 微商型骗子会认真经营自己的朋友圈
19:27 销售员有人脉的消耗人脉,没人脉的进“资源群”
22:30 每天的工作日常:广撒网,关键是公司电脑还不好用
23:27 销售的薪资构成:3000底薪+每单成交额7%提成
24:21 诡异的守候:全公司上下半年不开工资,没人吱声
26:16 公司上市前的终极大饼:股份抵工资
27:00 每月业绩完不成,上司一起凑钱补窟窿
29:34 关于影片拍摄成本、回收利润,与份额占比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巨大份额稀释,导致个体投资者赚钱极其困难
36:00 投资公司真正拿到多少份额是不可查的
38:48 如果员工不给公司创造价值,就会受到离谱的剥削
42:00 各种神操作
43:50 客户要保底(做不亏本的买卖),除了砸钱,就得跟员工个人签协议
46:56 收益结算周期同样有猫腻
48:06 一类受害者会在网络平台上接触到相关信息
48:46 还有一类受害者则是遭遇了杀猪盘
56:53 受害人的重要构成人群画像:试图满足精神需求的女性,以及暴富的大哥
01:02:39 不怪我们太天真,实在骗子太狡猾
01:04:28 骗局落幕·你这里欠我的用什么还
01:04:44 维权追债的成功率大吗?
01:06:15 意识到自己被骗,但电影还没上映的话,找叔叔没用
01:10:28 影片能否公映、过审日期的不确定性,客观给骗子带来更多可乘之机
01:12:00 投资骗局跟电信诈骗的最大区别:时间线拉得太长
01:13:00 坏账太多,催生了追债的黑产
01:14:08 因为不发还劳动合同,员工试图追回应得薪水同样无计可施
01:22:04 个人投资参与影视份额是否具有可行性?
01:22:57 八五金句:不要做认知之外的事,不要赚概念以外的钱
01:24:30 极少数特权阶级可以通过上游信息赚到钱,可以忽略不计
01:25:30 队长总结的两点:投资就是投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处在信息链条的哪一环
01:27:50 电影节的产业创投环节相对靠谱,但也不能保证能成
01:31:50 一听就是包赚的大项目,多半是骗局
01:36:27 不考虑赚钱,纯热爱奔赴,反倒可能成功
本期封面图由AI生成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