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节目录制前,娜娜主播播放了他家宝宝给幼儿园班级群里分享天气预报的语音,这成为了我们本期话题的引子,叫“老师巧使唤人儿”。
从小到大,我们或多或少都都遇到过愿意使唤人的老师。小的时候可能让学生帮忙送个资料,大一点儿了有力气可能让学生抬个箱子搬桶水,再大一些能帮着老师接个孩子或者判个卷子,现在快递多了还能帮老师收个快递收个餐什么的……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还有各种搞卫生等劳动活动,比如北方的学生冬天扫雪、夏天拔草,偶尔还去擦擦街边的小广告。
老师和学校可能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学生帮忙或参与劳动,但内核实际是怎么样的,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在这期话题出来之前,我没有思考过自己帮助老师是不是应该的,但是经过讨论才发觉,可能自己太听话了。不一定所有的事情都应该默默地就接受,回想起来还好自己没有遇到很过分的老师。
但是我觉得自己通过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赢得了老师的好感,老师就会在其他方面给我更多的关照。因此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需要家长付出其他的东西来跟老师交换对孩子的关照。
前几年曾经网络曝光过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争取老师的关照,要邀请全班同学去春游,给学校捐桌椅板凳捐其他物品,协助学校提供运动会场地等等的事情。舆论下,教委要求学校不应该要求学生家长做什么,杜绝这种家长攀比风气。
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然而,现在学校换成了用“家委会”这个自发的组织来为学校服务。家委会承担了一些本该学校或者老师做的事情。而作为家长你是加入家委会为班级做贡献,进而换取老师对孩子的关照以及一些信息的知情权呢?还是不参加家委会,爱咋咋地呢?
所以,该不该听老师的使唤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该不该加入家委会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这一期的讨论也让我更加理解了为什么在孩子教育方面自己是有压力的,是的,内卷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