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这个词又一次频繁出现在网络上,据统计教育部门要求减负的通知平均每年都有一次以上,但这一次似乎不一样。
这次教改政策,直接就导致很多培训机构业务下滑,纷纷裁员自救。
而家长们反映也比每次更强烈,虽然部分网友赞同并理解这次改革,但更多的声音都在表达对本次教改的不满意,他们认为周末不能开课,给孩子的减负就变成给家长的增负。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在那里,入场券就那么多,内卷是毋庸置疑的。限制了外部的课程,那么家长就要自己承担或付出更大的成本才能给到孩子相应的培训教育。
特别赞同一个网友的观点,他说等哪一次高考或中考的时候,各大媒体都没有开专栏进行报道的时候,才是可以做减负的时候。
国家管理教育机构其实是非常具有合理性的,他们希望教育资源能更公平的分配,而对于对于所有学生来讲,都去参加校外培训就跟都没参加校外培训是一样的,这是资源浪费。
而真实情况是,多年的模式验证了,上好的高校将来才能有好的出路,家长们为了能够给孩子创造机会,还是会不择手段创造资源给孩子加码,只是付出的成本更高了而已。
教育部门的人考虑不到这样的结果么,肯定会的,如果执行足够严格的话,还是会限制到很多无法付出足够大成本的家长的,那么最终可能仅有少部分人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孩子学习,而大部分家长互相观察下都没补课,那逐渐的就形成了没那么内卷状态。这是比较理想的,也是必须要非常严格执行政策才可能达成的。
但上面假设还要许多基础条件,如果学校的教育不能满足家长的最基本的要求呢?如果竞赛有明显的加分呢?
这期聊完之后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在某个发达国家,教育水平很高,船夫是一个博士生,而且普遍的存在高学历的人才在做我们国人认为最普通的事情。那么,未来是不是也存在一种可能,在我国高学历也不意味着能有好工作的时候,才能让减负成为真的可能?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