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这一期我们从个人视角聊了聊中美大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聊了聊中国学生对老师的敬畏和抗拒,和美国老师的“随意感”;不同课堂对于下课时间这件事的不同呈现方式也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不同校园里人与人的距离和边界感。我们还聊了聊大学绕不开的选专业问题,高中学习很显然并没有给我们机会去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很多时候的选择看似自愿其实还是被分数和大环境所逼迫,所以我们鼓励大家,把大学当作一个很好的探索机会,专业无法定义你,去寻找跳出应试教育框架后,重新感知到的广阔宇宙。最后,我们聊到了中国的部分家长和老师习惯性地打压,也许ta们并没有恶意,ta们只是无法接受不按照既定道路走,无法接受任何无意义的事,或者,无法接受过程即意义,甚至无法理解单纯的快乐。我们聊到痛苦并不让人成长,让人成长的是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开心的你自己。也鼓励大家做一些也许无法量化结果,不需要给别人看,但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无目的性的学习也很好,人生需要这种无意和纯粹。


时间线:

0:40 以个人视角聊聊中美两国大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10 关于大环境和具体的细节
1:40 美国大u和文理学院的区别
2:00 美国文理学院是什么
6:13 各自对学校老师印象深刻的一些小事
10:00 对“找老师”这件事的看法
11:41 个人所感受到的男女老师的差异
12:58 两种不同教育下学生对老师的态度
13:44 如何转换和克服对老师的“抗拒感”
14:42 关于不同课堂的下课和拖堂
15:53 不同校园里“爱出风头”的人
16:00 美国校园里令人感到自由的“无人在意”
17:05 关于选专业
17:36 社会对理科的偏见认知会影响选专业
19:47 对理科的厌恶是否也有外界的影响
20:34 我们缺少理科上的女性榜样
25:05 不应该赋予理科有所谓的“性别特权”
25:35 应该鼓励所有普通人掌握基本的理科知识
26:06 文理学院如何选专业
26:44 高中教育没有给人机会去找到真正喜欢的东西
28:15 大学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机会
29:05 不要把自己框死在本专业里
32:22 大环境会习惯性的打压“非稳定”
33:23 大家不要恐惧快乐
35:00 无所事事也很重要
35:28 没有目的性的学习也很好
36:00 做一些不需要给别人看,但对自己有意义的事
38:00 找到最自己最重要的事

请大家抱着愉快的心情收听吧!

BGM:

Joking together |Michele Nobler
Come As You Are|Nirvana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信号|打个电话聊聊
新浪微博|打个电话Callme
小宇宙|打个电话
喜马拉雅|打个电话
Podcast|打个电话
爱发电|afdian.net



主播...
小羊给你打个电话
马圈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abuuu
3年前
1
14:54 天 好神奇好羡慕好爽!但是反过来想想也对啊,要不是下课铃的意义在于?!
聪明的狗不吠反笑
2年前
1
在文理学院就读两年被推荐了这期,讲的太好了。基本把lac优点和缺点都普及了一遍,(btw关于校友网,也不是所有lac都有,有的lac比如我的同学之间也挺冷漠)
图图tutu
2年前
1
美美躺平!
琪暖虹橙
2年前
1
21:59 是的,上学的时候身边很多理科女生很棒的。
琪暖虹橙
2年前
1
07:29 好喜欢这样的学校,好自由
abuuu
3年前
1
就是要躺平!美美躺平!爱你俩!每期都会带给我大大的力量!每次都要夸夸小羊和马美丽!你俩就是最棒的!
abuuu
3年前
1
34:27 是的 就总会居安思危,而且似乎放松快乐就好像会带有负罪感,很奇怪
苏子榆yu
3年前
2
很喜欢这期! 🎄关于数学特别有感触,初中的时候看不进去那些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挺简单的概念,老师给我讲很多次就是不懂,但是读的还好不是公立学校,所以老师不会说什么很糟糕的话,会很用心的教你,但是因为心思不在数学上面所以难点的题目还是不懂,小学的时候上数学课就喜欢发呆所以当数学难度超出我的认知的时候,考试必然会得低分,父母看到低分就会觉得“女生学不好”这个概念给你,当你还是小孩的时候,很多父母辈的话会深深的在你的脑海里,你很容易否定自己,父母也并不会去找原因,而是看重分数,当你长大才会发现他们说的有些话没有可信度。 但是随着长大对数学多些耐心就会发现数学也没有特别的难。 🎄推荐《博士的浪漫方程式》,《万物皆数》。 对于任何一个兴趣,喜欢一件事情就该是纯粹才会有惊喜。 🎄喜欢小羊对某些事情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
图图tutu
2年前
2
喜欢这期!跟身边朋友反复探讨过这些东西 感觉在国内巨大的高考压力下 许多人都是在很少思考的情况下被push 升学毕业然后工作 只有等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才会停下来思考兴趣在哪儿这个问题!
小周不高冷
3年前
3
国外文化环境中大家都更做自己吧,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更注重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毕竟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也不同。
abuuu
3年前
3
27:0522:09 “女孩子学不好理科”“男孩子更适合学理科”“别看你初中小学成绩好,到了高中你肯定会因为理科被拉开”这些真的是从小到大都离不开的刻板印象。。。真的很无语。。。。不知道这和男女有什么关系啊!
shansharon
3年前
4
集体主义消解了个体 大的整体不关心每个人,每个人都在追赶所谓的整体
JacqueSs_
3年前
6
是的啊,好多俗话就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就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男人理性女人感性。这些俗话其实会影响初高中的学生们,男生就应该学理,女生就应该学文,走遍天下都不怕,潜意识就是表达文科没有,找不到工作。所以要拓宽视野,颠覆一些本以为是正确的概念。小羊博客的时间正正好,吃午饭的时候听,午间的惬意时光。Bon courage!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