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今天是一期新的栏目,叫 iDea 。不是主意或点子,而是新的有意思的「概念」。


对于概念的重视最早来自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概念是一切知识构架的基石,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语言对人就是有如此强大的反向塑造能力。


弄清楚一个事物的概念,其实你就已经学到了这个东西的大部分了,就好像是找到打开知识世界大门的钥匙,学什么都会感到特别得快和轻松。


我自己后来也发现,读一本书、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先重点把所有重点的概念列出来,它是什么、不是什么、该如何区分......

把这些都弄清楚之后,然后再看书或者在这个领域思考做事都会很轻松。


好像把概念说的很严肃沉重了,其实先抓「概念」是个特别轻巧的方法,大家随着这个栏目不断更新下去就能感受到的,今天先来第一期~



///



1,什么是「Niksen」?


Niksen是一个简单的荷兰理念,适合任何希望放慢脚步、放松和做白日梦的人。


也许你听过北欧人的幸福秘密hygge (“有意识的舒适”或“对日常幸福的追求”。),现在来自荷兰的Niksen,更能帮助你厘清幸福与健康的优先级。


“Niksen” 翻成中文,就是“什么都不做”的意思,也是我们常说的“放空”,任由你的思绪飘荡,让自己获得真正而深层的休息。


Niksen是一种“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的生活态度。当你工作疲惫时,你可以转移视线,凝视窗外的风景,或轻轻地闭上眼睛;当你被各种讯息轰炸得不胜其扰时,你可以放下手机,还给自己一个宁静的空间;当你躺在床上却睡不着时,你可以起来为自己泡杯茶,让身心重新归零……


Niksen不冥想、不买精油、不点香氛蜡烛,不需要任何成本,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想,随时随地都可以Niksen,放下一切,为生活留白。


2,無所事事之必要


随着全球压力水平的攀升以及他们对健康的破坏性影响(如倦怠)越来越多地得到医学界的认可,无所作为越来越被视为一种积极的抗压策略。


如果你想练习Niksen,那就慢下来,并庆祝没用、没贡献的时光。


盯着窗外,躺在床上醒着,听音乐,周末无所事事,看油漆慢慢变干,正如作家奥利格所说:“彻底享受生活的停顿。”


把你的心灵带离一会儿,你将把事情看得更清楚。


练习 niksen 可以像闲逛、观察周围环境或听音乐一样简单——“只要是没有目的的,而不是为了实现某事或提高效率。“


“我们应该有放松的时刻,放松可以与简单的半自动活动相结合,例如编织,”Veenhoven 说。“‘生活的艺术’的一个方面是找出最适合你的放松方式。” 不一定需要有一种万能的方法;相反,你可以通过反复试验发现哪些行为对你最有效。


你可以更爱自己,更珍惜自己,更放纵自己。


3,什么都不做并没那么容易做到


Niksen 听起来可能很简单,但如果你没有让自己在没有指示、指导或目标的情况下就这样,当然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


我们不理解这个概念,因为即使我们知道如何放慢速度,我们也会在这样做时变得焦躁不安,”


我们已经被训练认为,如果我们放弃这样做,我们就是懒惰或没有效率。所以我们必须重新培养这样一种信念,即什么都不做就意味着懒惰或缺乏。我们需要克服最初的不适。


克里默说。“你练习越多,你就越能意识到你不需要手机,世界不会因为你在那一刻什么都没做而崩溃”。“一个没有设备、没有屏幕、没有即时满足感的时代。”


Niksen 强调我们是人,不是人的行为,它使我们能够从我们正在做的任何事情中退后一步,让一切保持原样,而不是积极参与其中。



《时代杂志》与美国网站《Real Simple》就有以下建议:


1.腾出时间,有目的地无所事事。当你工作的时候,留意自己的能量何时开始下降,这正是你应该散步或休息的时候。2.抵制繁忙文化。在休息时间,什麽也不做是没有问题的。不要因此感到愧疚。尝试把“Niksen”视为一个重要的生活技能,而非懒惰。3.管理你的期望值。如果你没有立即感受到无所事事的好处,不要灰心。一开始坐着不动时,可能会感觉不舒服,但数次练习后,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享受这样的时刻。4.重新组织环境。周围环境对你能否拥抱无所事事产生重大的影响,将客厅中设置靠垫或毯子,令自己可以舒服地躺下,并尽量将电子设备远离休息区域。5.跳出框架。如果你不能在家,或者工作场所放空,可以选择去公园度过轻松的一天。

4,放空往往会令人有新意念、更有创意。


研究表明,即使我们看起来是什么都没有做,但脑袋却没有因此而停止,因此,这段“留白”的空间往往会令人有新意念、更有创意。


 niksen 之后再次回到日常工作时,会提升效率。并且思绪漫游能够促进于创意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能帮助你突破之前一直卡关的问题。


这非常适合创作者将 niksen 放入自己的工作流中,因为放空和无聊的时候反而会更有创造力。这背后的原理是:


当我们留给自己时间神游、放空,让思绪漫游时,大脑会启动「预设模式」,这是我们心中解决问题、产生新构想,甚至做生涯规划的最佳状态。


因为大脑进入「预设模式」时,并非无所事事。


研究白日梦的神经学家斯摩伍德发现,当人们集中心神工作时,大脑的预设模式:颞叶内侧、内侧前额叶皮质以及后扣带皮质,都会关闭。


但这些区域储存人生经历,以及同理、感受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所以当你无所事事,等红灯时,看起来没有意义,大脑却在忙着生产新的想法,或产生不同的方向。


《无聊的价值》作者、心理学家曼恩解释:


「当我们感到无趣时,大脑会搜寻周遭更强烈的刺激点,当我们思绪漫游、脑海神游到其他地方寻求刺激,因此能激发创造力。」


5,Niksen的误区


当然,并不是一味地放空,我们不能一直什么都不做。


相反,根据 Veenhoven 的说法,腾出时间让空闲时间与积极的生活方式保持平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niksen 的好处。“虽然休息是功能性的,可以让一个人在活动后感觉更好,但就生活满意度而言,这并不是获得幸福的主要途径,”他说。


事实上,根据2016 年对老年人的一项研究,参与更有成效的活动的人往往更快乐,因为他们拥有更强大的社会联系和更强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还表明,幸福会产生生产力,这意味着放松、幸福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相关性。


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劳逸结合吧。


写在最后:


不是所有的好知识都需要复杂的理解成本,有时候认识到一个新的概念或者是一种新的视角,也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改变和收益。


多多留意那些总是带你认识新概念、总是能提出新视角的朋友(他们大部分时候都是广泛阅读带来的)



参考资料:

1,《时代周刊》,Niksen 是荷兰人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概念——你将在任何地方看到它:2,《ELLE》誰說生活不可以這麼廢?荷蘭人的放空哲學「Niksen」無所事事耍廢,坐在沙發上Niksen一下是很正當的事!

3,《real simple》忘记 Hygge 和 Lagom,Niksen 是我们一直在等待的期待的纳维亚趋势


主播...
NO卡卡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