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2年的第 12 篇推送。
今天的标题特地用的了是「书写」和「记录」而不是「写作」。
因为通过轻松地书写,就可以获得内在自我的连接、生活的治愈、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完全不需要提高到写作这个难度。
书写和记录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做到,如果你还没有这个习惯,推荐你也试试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
关于这点,我之前写过《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日常太治愈!》,今天主要分享我的标签�,它们极大地增加了我记录的乐趣。
我的标签主要分成3类笔记:记录、思考和写引用。
� 记录
#今日份开心
积极心理学里面有个练习,就是每天睡前想3件今天觉得开心的事情。
我的这个标签就是根据这个来的,把当下发生的开心的事情,拍照或者截图,然后加上文字保存下来。
心情不好的时候,自我怀疑的时候,翻看这些超级治愈。
#记录日常
这个标签太好用了,尤其是适合存不需要高频查看,但要用到的时候总是要找到信息,积累多了还可以成为我的数字人生,
它是我的相册、备忘录、简单日记,还是月度资产(支出、收入、投资损益)明细、媒体账号数据的快照存放处。
我一直不喜欢iPhone的相册,乱糟糟的堆在一起。所以干脆把想要保存的照片都存到flomo里,会加上几个关键词或者一句话,既保留了日期信息,以后想找照片也可以直接搜索相关关键词。
备忘录,我把老家的WiFi密码、体检报告、保险单、驾照等等全部都拍照,并加上关键词存到flomo里,下次要用打开flomo一搜就能找到。
各种数据快照存档,我不是一个靠数据分析指导人生的人,但数据的量化的确可以帮我做个参考,所以我只每月统计一次,做个简单的计算就好了。根本不需要复杂的数据公式运算,各种角度透视,flomo也能满足。
之所以都简化放一块,就是希望找任何图片、信息或者数据,只要打开flomo、搜关键词就能找到, 不需要到处找表格文档、翻各种文件夹找半天。
其实绝大部分复杂工具的功能我们都用不上,不如简化需求,全部用一个好用够用的工具全部完成呢?实在有必要,比如写作是我专业领域,我在写作上会用很多的笔记软件工具,而不仅仅用flomo
#很棒的生活建议
建议意味着直指行动,行动才能让生活真的变好。每次生活感到困顿的时候,就会来这里翻翻看,每次都能让我能恢复活力和得到启示。
#记录情绪
之前很多期也说了,现代人绝大多数的烦恼都来自情绪性问题,所以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
这个标签可以鼓励自己多看见自己的情绪,并提醒自己观察而不是评判。
� 思考
#提问盒子
以前觉得很多事情可以靠阅读解决,后来发现,盲目的读只会带来更多的困惑。
这两年开始有意识地将重心转换到提出好问题、真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意识去阅读;思考、写作的时候,也会反复问自己,我在解决什么问题。
提出了好的问题,并且时刻注意去解答问题,成长的速度会很快。
#不成熟的小思考
就如标签名,记录一些灵光乍现的小思考,很多的文章选题以及我对人生的思考,都来自这些小思考。
#有感而发
上面那个标签更篇理性,这条更偏感性,记录的是一些有强烈感受触动的事物。
#自我觉察
坚持冥想之后,时不时就会进入一种抽离的状态,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观察自己的思想、内心活动,其实就是觉知的状态,会产生很多有意识的觉察。
#观察
主要是对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和事情的观察。
#奇妙的想法
各种脑洞、奇奇怪怪的想法
#关于创作
就是记录一些创作上的思考,创作这件事,乐趣无穷。
� 引用
#阅读摘抄/金句
#阅读摘抄/极简生活
这个就是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想要找总结得非常凝练,能让我文章带来点睛之笔效果的文字摘抄。
写在最后:
最后想要强调,这些标签不是我「规划」出来的,而是自己发展出来的。
我都是写完一条内容,才会考虑把它放到哪个标签下面,自然地有些标签下的笔记数量会越来越多,而有些我认为好的标签却没有几条笔记。
我会定期精简一些很久不写的标签,专注在这些自然而然就会写很多的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