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9分钟
播放:
869
发布:
2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25岁到35岁这十年太关键了,不可错失。


在好朋友何老师的推荐下,我认识了豪哥,之后我参加了北锣鼓巷小酒馆的一次互联网从业者比例高达90%的线下见面,再之后,我又与豪哥有了一次一对一深谈。


两个来回之后,我找到了豪哥的一些标签:35岁+互联网运营高手,经历过创业、行业巨浪,正在尝试用「行动有术」的逻辑输出内容。


本期对谈嘉宾:李豪,86年湖北黄冈人,十年互联网从业经验,现在立志用十年时间成为一个生意人。


📚 内容要点:


00:55 一篇爆款付费文章的诞生


一次内心的迸发:讲工作、讲赚钱,讲家庭,讲人生


2 万字、两个星期、每一次创作时间成本不超过两个小时


从学校到社会——25岁到35岁的这十年太关键了


02:29 三个关键词锚定的自我认知


02:36 闭环:约束大脑最终的思考结果


03:14 务实:真正的能够抓住的点


03:37 成长:一个男孩经过社会和生活磨砺,如何变得不一样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容易


05:32 职业生涯遇到最大的困难——高度不确定性:趋势变了,社会要求变了,公司的增长需求变了,你很难用去年的经验解决现在的问题


05:50 为什么变动那么频繁?


选择一个在短期内非常有诱惑的岗位,它真的适合你吗?


08:33 你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自己擅长的是什么,在积累能力和识别机会上,会走很多的弯路


09:06 近 5 年来职业经历带来的沉痛领悟:行业停止高速增长,没有太多的机会允许试错了,已经连续试错过好几次,也没有拿出一个好的成果。那接下来你怎么选?


09:45 25 岁到 35 岁印象最深的一年


10:05 2018 年从自己深度参与的创业公司离开,发现有些事真的搞不定


11:50 加入竞品公司,竞争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13:00 一个正确的赛道,你有没有用到正确的打法?


13:18 面对抖音的竞争的时候,快手的打法过时了


15:10 规模是核心:问题在不断地变化,舞台不断地变大,你解决问题的底层能力要发生根本变化


16:00 经历挫败感,也认识了自己的能力的局限性,接受到了人和人是差距最大的动物


17:04 什么是曾经深信不疑,现在倍感怀疑的?


在 18 年之前,做事都是凭着惯性,很敏捷,做事的效率非常高,但如果没有以终为始闭环思维,所谓的勤快和敏捷一文不值


17:47 张一鸣:创业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但三思一定要快


18:37 陈云给毛泽东写的信:很多人的失败都是因为他不愿意去总结规律


20:55 结构美学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理论深度理解,又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拿它来解决了实际问题


21:39 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自我的成长,自我与社会,自我和未来的成长方法论


21:54 找到一个曾经最大的成功者,从他的方法论里学习和迭代


22:40 都在讲矛盾,但事物是什么?


23:25 惯性之后,自我主动或被动地长出来


25:28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失败或者后悔


25:33 帕雷托改进的自我审视


27:16 职业发展最快的那些年,忽略了家庭


你赚得更多,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快乐的来源了


处在瓶颈期的时候,你也不会赚更多了,他们的需求没有满足到


28:23 老婆的一句话点醒了我


回到家里你会有一种愧疚感


31:27 如何建立系统认知,同时实现高质量输出?


31:50 仿佛在毕业的那一天,我才理解了为什么要念大学


33:15 复杂的问题一定要简单做,简单的问题要复杂做


无序的状态:没有逻辑、随性表达、自我不约束的一种语言方式


有序的状态:你持续地从外界输入新的认知、合理的逻辑框架、复杂的各种系统,让自己的大脑变得逐渐地系统起来,协调起来


35:26 一开始的训练方式:让自己每天写一篇文章,真正能够约束的是输出


不断地寻找身边同频的人,把信息和能量不断地去释放出来


40:30 推荐信息源


40:56 负向的信息源一定要屏蔽掉,不要看新闻


41:10 有意识地甄别这些书,创作者的角色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的表达有什么目标?


如果想让效率变得更高,就去看《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


如果你是一个开创者,去《原则》当中寻找智慧


43:30 笛卡尔的原则:分类


44:40 在文学当中看到里面去认识到人性的弱点,也认识到自我的渺小


44:59 麦家的故事:自我表达没有受众,当他去理解大众的情绪,理解别人的诉求时,他写出了《人生海海》


45:40 特别不建议看的书:顿挫力、行动力、沟通能力,出版者的意图是为了卖书


46:59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最后为什么要用徐霞客来结尾?


何为行动有术?


52:00 不能把流量当用户,也不能把客户当用户


真正能够伴随你的成长的就是你同频的那一圈层的人


不做自己不认可的价值给别人带来的交付


57:57 跟 25 岁的自己说什么?


进入社会,你会发现每一个模式和环节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60:16 预设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话,如何过好这一生?


当你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你就开始理解人生不容易了


经历了职场的不确定性以后,有什么事是可以一辈子想做就能做下去的,这就是自由


61:05 《读库》:这件事做不大,但这件事情能一直求索


链家的左辉:对一个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组织,如果说组织在成长,创造价值是迟早的事


————————


🌐 折叠人生的公告牌


在我们看来,或早或晚,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些具体的困境,身体、收入、关系这三个幸福的基本要素,都有可能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


人会逐渐感知到一些世界运转的真相,也察觉到了自我意识的惯性与觉醒,令人沮丧的是,有想法,没办法,往往是人生常态。


当一个人想要解决问题实现突破,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找可以模仿和借鉴的对象,这是一种遥远的相似性,我们会发现,我们遇到的问题,前人大概率也有过相似的遭遇,总有人找到了更多更大的可能性,他们有想法,也有办法,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故事里获得启发和激励。


「折叠人生」要做的,就是找到更多前人的好方法,萃取其中的智慧和能量,帮助更多人穿越不同的困难,拥有健康、富足和良好的关系,度过自己的一生。


我们希望建设一个「互相点燃的,聚焦成长可能性的,人生同路人学习型组织」。


折叠人生的横向逻辑有三个,以此获得辽阔的人生图景和认知启发:从书中学、在事上练、与高人聊。


纵向逻辑更为具体,健康、富足和良好的关系是我们持续关注的方向,它们被拆解为13个主题,以此解决具体的困惑和眼前的难题:


健康:生活里的医学常识


饮食:你是你吃出来的


运动:每天锻炼半小时


睡眠:睡个好觉是奢侈品


心理、脑与认知:心智奥秘


商业认知:理解生意学会赚钱


投资理财:用利息生活


职场攀登:跃上高阶


与自己:我与另一个我


与家庭:有限责任


与爱人:祝我们冒险成功


与社区:重建附近


与陌生人:你好


我们的根据地是一个持续更新的知识库,已放入13大主题、30+人物,50+好书笔记、300+篇高质量内容共计百万字优质信息。


欢迎订阅【折叠计划知识库会员】:vpjfc.xetsl.com


折叠人生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豆瓣、Spotify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同步和更新,全平台同名。


【进群】:VX:laoyanzsk 报暗号「123」即可入群。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是cici呀
2年前 浙江
4
51:11 要持续地输出信号
Run259070
1年前 重庆
3
24:29 职业之外应该有更高的追求,能够保持独立的人格和率真的灵魂会拥有加倍快乐。
是cici呀
2年前 浙江
2
1:00:20 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调整好自己的心理预期
samzhang
1年前 上海
2
这个有文字稿么
黄大象
2年前 未知
1
马克!
是cici呀
2年前 浙江
1
24:08 工作之外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cici呀
2年前 浙江
1
40:22 不断地寻找身边同频的人,获得正反馈
JooJoo
1年前 广东
1
17:52 思考要快,否则就会落后于外部的变化,沉陷于主观
严复初啊
2年前 北京
1
经何老师推荐,我通过一篇文章认识了豪哥,之后我参加了北锣鼓巷小酒馆的一次互联网从业者比例高达90%的线下见面,再之后,我又与豪哥有了一次一对一深谈。 两个来回之后,我找到了豪哥的一些标签:35岁+互联网运营高手,经历过创业、行业巨浪,正在尝试用「行动有术」的逻辑输出内容。 我们的共识是:25岁到35岁这十年太关键了,不可错失。 这一条播客,讲的就是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穿过了35岁的关口,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同时,继续有所作为的感触。 我是发问的一方,也是试图「萃取」他的智慧和经验的人,结果看起来还不错。 附上几处我非常有收获的地方: 1. 规模是核心:问题在不断地变化,舞台不断地变大,你解决问题的底层能力要发生根本变化 2. 年轻时我们做事都是凭着惯性,很敏捷,做事的效率非常高,但如果没有以终为始闭环思维,所谓的勤快和敏捷一文不值 3. 找到一个曾经最大的成功者,从他的方法论里学习和迭代 4. 进入社会,你会发现每一个模式和环节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5. 当你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你就开始理解人生不容易了 6. 复杂的问题一定要简单做,简单的问题要复杂做 7. 闭环可以约束大脑最终的思考结果,如果你还没有理解闭环,那你就在浪费时间
是cici呀
2年前 浙江
0
59:41 这里有同感,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傻小子,总在盼望着一个高人出现
Run259070
1年前 重庆
0
18:40 为什么做事常常失败? 答:很多人的失败都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总结规律。 具备了总结和反思的能力,就可以在实践的基础上找到规律。 19:45如只是总结不实践,反复迭代我们的认识➕实践。找到当前阶段验证过的事,反复思考。在已经拿到结果的事情上用专业的方法去把它——标准化。
柚大人
1年前 上海
0
信息源
柚大人
1年前 上海
0
41:09 信息源
是cici呀
2年前 浙江
0
45:27 放下自我,才能真正理解他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