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主题
陈晓卿,导演,美食作家,代表作品《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我的美食向导》
01:04 大家津津有味地看完了陈晓卿的新作品《我的美食向导》
02:00 陈晓卿的童年故事,和朱自清《背影》一样经典
03:21 关于食物的渴望以及对于饥饿的记忆,是陈晓卿老师整个创作的主线
04:03 陈晓卿的纪录片创作阶段之一:年轻人对世界的好奇心——《远在北京的家》《龙脊》
06:07 陈晓卿的纪录片创作阶段之二:走向新世纪的历史回望——文献纪录片《一个时代的侧影》《甲子》宏观视角之下的具体讲述:人物命运的颠沛流离
08:57 第一个阶段可能是年轻人的创作的一种热情,到了第二个阶段开始就已经变成了创作的约束和专业主义的训练
09:34 素材从哪里来?从人物的回忆录、日记、口述里得到一些观察历史的新角度
10:34 对于饥饿,对于食物的记忆,《甲子》格外关注民生方面的指标,比如物价、穿着、时尚、食物
11:06 陈晓卿的创作手记:熟悉的事情陌生化,陌生的事情熟悉化
11:30 在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里面,他要说的是尼克松小时候的故事,是大家不知道的事情,因为尼克松这个符号大家肯定是知道的,得让更多观众和读者有一种对熟悉人物的陌生化的感受
12:03 素材在很多时候是缺失的:发展忽略掉了对于档案、对于资料、对于影像的整理和保存,还有人为的破坏
13:01 为什么短视频值得正面的肯定?影像的资料的丰富性和信息平权
14:05 关于历史,选择记住什么,选择遗忘什么,这背后其实悄悄站立着人的立场
15:28 宏大叙事、精英人物,还有个体的悲情
15:59陈晓卿的纪录片创作阶段之三:开始商业纪录片的尝试《森林之歌》中国第一部记录森林版图的自然类纪录片《迁徙的鸟》花了多少预算?《森林之歌》只有三分之一不到
18:50 千万不要变成为了艺术而艺术:当观众已经谢幕,热情而激动的纪录片还久久不愿离去
19:13 陈晓卿的学习笔记:《大白鲨》小的大白鲨从出生地跟着母亲顺着洋流漂流,从最开始的懦弱、害怕、胆小、逃避、不愿意面对责任,到了后面去面对海浪、潮汐、岛屿,甚至包括猎人的捕杀,最后它变得特别的强大,成为了一条真正的鲨鱼,从一个胆小鬼最后变成了一个勇士
19:50 陈晓卿的学习笔记:BBC 《蓝色星球》争取能够商业化更强,能更有魅力,能够吸引更多观众,让更多的观众愿意花钱来看
20:40 陈晓卿老师已经拥有了国际化的视野
21:12 陈晓卿的纪录片创作阶段之四:《舌尖上的中国》追求美食和美好生活,同时串联起来的是中国的美食生态
22:06 他的总结:作为纪录片从业者和美食研究者,我们见证了食物从满足温饱到追求风味享受的飞跃。见证了餐饮业从规模扩张到精细化经营的转型,见证了中国人从吃饱到吃好,从讲求质量到开始关注食物背后的情感与文化,这期间折射的不仅是美食的发展与演变,更使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和变迁。
23:02 为什么陈晓卿老师能够得到如此多的喜爱和好感?
我的答案是:温良恭俭让。
他的文字、视频和访谈里面,能感受到他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有浓烈的人情味,带着谦逊,带着聪明,但是同时绝不刻薄,很宽厚的一个创作者
23:12 知识能改变命运吗?陈晓卿高中英语老师的故事
你周围的很多人,他们的人生可能非常值得被重新审视一遍
25:08 罗永浩的高度评价: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和大众点评的蒙昧年代,在那个餐饮业整体水准远比今天落后的昏暗年代,在那个出差到陌生城市吃饭馆,基本上一定会踩雷的险恶年代,陈老师以一己之力成为了很多朋友的大众点评。
27:12 他不觉得食物有高低贵贱
27:49 为什么要多去菜市场看看?纪录片里面带着人文性,有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察视角
28:49 什么是妈妈的味道?
29:51 总结:陈晓卿老师身上温良恭俭让的温润,一方面滋养了他的交际圈,一方面也滋养了他的人生,他的叙述总是不紧不慢,他的表达总是带着诙谐幽默和宽容,他是一个宽厚的、值得信任和托付的人。
他写自己刚去世的领导:「当年电视台是以业务为中心运转的,老王很关照我,甚至把我少不经事的嚣张理解为才情的表现,今天看来,有时甚至可以说他有点护短了。有时候与其说我们怀念一个时代,不如说我们在怀念那群鲜活的人。有他们的存在和坚持,才有那个无法替代的年代。」
对我而言,陈晓卿老师就是我的大学时代无法替代的人物,他深深的影响了我的三观,也影响了我对于历史、对于人文、对于影像的理解。感谢他的作品,感谢他在那些作品里面带给我的启发和感受,也同时感谢他带来的每一个幽默的、好笑的故事,让人感觉到人生值得一过。
所有的东西打包到一起,他带给了我深深的感动。

————————
🌐 折叠人生的公告牌
在我们看来,或早或晚,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些具体的困境,身体、收入、关系这三个幸福的基本要素,都有可能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
人会逐渐感知到一些世界运转的真相,也察觉到了自我意识的惯性与觉醒,令人沮丧的是,有想法,没办法,往往是人生常态。
当一个人想要解决问题实现突破,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找可以模仿和借鉴的对象,这是一种遥远的相似性,我们会发现,我们遇到的问题,前人大概率也有过相似的遭遇,总有人找到了更多更大的可能性,他们有想法,也有办法,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故事里获得启发和激励。
「折叠人生」要做的,就是找到更多前人的好方法,萃取其中的智慧和能量,帮助更多人穿越不同的困难,拥有健康、富足和良好的关系,度过自己的一生。
我们希望建设一个「互相点燃的,聚焦成长可能性的,人生同路人学习型组织」。
折叠人生的横向逻辑有三个,以此获得辽阔的人生图景和认知启发:从书中学、在事上练、与高人聊。
纵向逻辑更为具体,健康、富足和良好的关系是我们持续关注的方向,它们被拆解为13个主题,以此解决具体的困惑和眼前的难题:
健康:生活里的医学常识
饮食:你是你吃出来的
运动:每天锻炼半小时
睡眠:睡个好觉是奢侈品
心理、脑与认知:心智奥秘
商业认知:理解生意学会赚钱
投资理财:用利息生活
职场攀登:跃上高阶
与自己:我与另一个我
与家庭:有限责任
与爱人:祝我们冒险成功
与社区:重建附近
与陌生人:你好
我们的根据地是一个持续更新的知识库,已放入13大主题、30+人物,50+好书笔记、300+篇高质量内容共计百万字优质信息。
欢迎订阅【折叠计划知识库会员】:vpjfc.xetsl.com
折叠人生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豆瓣、Spotify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同步和更新,全平台同名。
【进群】:VX:laoyanzsk 报暗号「123」即可入群。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