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文稿、声音:雅君; 剪辑:许可 


  1   


有没有某个观点,一旦我们知道,就会让我们更接纳自己,更爱自己;也能更宽容待人,和他人相处更融洽有爱呢?


在我身上能发生这样神奇效力的1个观点是:


我们身上每个缺点,都自带优点。或者说,我们身上每一个优点,都自带缺点。


优点和缺点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用黄执中的话说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优点,也没有缺点,只有特点。”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自我厌恶、自我贬低,是因为我们讨厌自身缺点。但如果你知道,那些缺点,其实对你也有益处,你就不会对自己那么苛责。


当我们因为家人、伴侣的缺点生气,不懂他们为什么就是不知悔改时,如果我们知道,那些缺点换个场景,就是吸引我们的优点时,我们便能以更平和地心态看待那些缺点。


我们可以放过自己,也可以放过他人。



   2   


看到这,你可能会在心里嘀咕,优点是我想要的,缺点是我想改的。一个想要,一个想改,它们怎么会是一回事呢?


缺点怎么会变成优点?优点又怎么会变成缺点呢?


我来给你举个例子,是我最近在《一本不正经的大脑》书中读到的。


有一个基本人格特征叫尽责性。尽责性越强的人,越有动力完成任务、遵守规则。


一般人都会觉得尽责性高是优点,尽责性低是缺点,我原来也时这么想。


但《一本不正经的大脑》书中指出,尽责性高,可能会导致你创造力低。


因为越尽责的人,越遵守规则。而创意往往需要打破、颠覆规则。


“事实上,你越倾向于遵守规则和最后期限,你就越不可能有创造性。” 


你看,一个优点(尽责性高),伴随一个缺点(创造力低),出现了。


不管是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还是创造立体主义风格的毕加索,他们都打破了各自领域的成规。


书中写道:“这些创造力强的人,不仅打破了自己专业领域的规则,也往往无视社会规则。有创造力的人,通常以随意的心态对待规则,将其当成方便时遵循的指导意见,而不是生活中难以逾越的界限。极富创造力的人常常生活在社会认可的边缘。”


在我知道,尽责性低,这个一般人眼中的缺点,其实是有创造力高的好处。我就会用一种新眼光看待自己身上“尽责性偏低”的特质。


当这个特质给我带来麻烦,比如因为稿子没写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而反复修改、死不交稿,宁肯拖过截止日期,被合作伙伴指责时,我不会一棒子把自己打死,认定自己就是个没责任心的废物。


因为我知道,这个特质在其他时刻会帮助我,让我不容易被既定规则束缚,更遵循内心感受,更有创意。


哪怕就以过了截止日期才交稿的情况,它其实也有好处,虽然延误了时间,但是我也提供了内容打磨更好的文章。(误)



   3   


很多人(包括过去的我自己)都有这样一个愿望:只要我更努力改造自己,把自己变得更完美,那么我就可以找到完美的另一半。


而当我们知道了优、缺点一体两面的关系时,我们就知道,不管是想让自己变得完美,还是想要让另一半完美,都是幻想。


我们身上的特质,在不同场景,不同人眼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权衡特质带来的利弊。


如果利是你想要的,弊是你可以接受的,那你就可以放心保持、甚至追求这个特质。


比如,我敏感度较高。利是我会感知到更多快乐,弊是也容易焦虑。我试过让自己不要那么敏感,我发现感受到的痛苦少了,但生活也变无聊了。这让我意识到,比起摆脱,我更愿意珍惜敏感这个特质。


另外,我们身上的所有特质,只要存在,其实都是有其合理性的。


当我们为自己某个缺点郁闷时,我们可以思考这个特质,可能有什么隐藏的好处。这个好处不一定体现在当下,也有可能发生在过去。


有读者曾跟我说,怀疑自己爱无能,无法顺畅表达对他人的爱意。


我问她,这个特质有没有可能曾经帮过你。因为如果你不表达爱意,你也就不会因为没有得到回应,甚至爱意被人利用而失望。


她思考之后说,其实有。


她说,父母关系不好,家中氛围总是很紧张。如果我很在意爸妈,我就会因为他们的不快乐而痛苦,我会尽量让自己不在乎,刻意在情感上保持淡漠。


当你意识到,一个现在给你造成困扰、你不再想要的特质,也曾帮过你,你就可以接纳它的存在,同时在心里跟它说,“谢谢你,守护过我。但是我现在生活已经发生了改变,应该不大需要你帮忙啦。你可以多休息了。”


你就可以把那些原先会花在自我鄙视上的力气,专心用在改变上。



   4   


同样的道理,寻找伴侣时,你也不会幻想要找到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我们会意识到,真正适合我们的人是那种,ta身上的特质,在展现出优点一面时,我们会很欣赏;在展现出缺点一面时,我们能忍受。


更美妙的情况是,你爱的那个人,ta身上的某个特质,可能在别人眼里是缺点,而在你眼里,那不是缺点,反而是优点。


比如,ta热爱冒险,喜欢极限运动。在别人看来,ta的生活太动荡,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而你欣赏ta的勇气,乐于和ta一起探索未知世界。



比如,ta不爱社交,喜欢看书画画自娱自乐;在别人看来,ta太封闭了;而你觉得ta有自己的小世界,很迷人。



   5   


最后想聊一下,如果我们希望生活更幸福,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恋人和自己身上的特质。


积极心理学家、哈佛幸福课的讲师Tal给我们的建议是,尽量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伴侣所具备的特质。


他建议,你可以欣赏伴侣的幽默,而不是把他的幽默看成耍滑头。


你可以称赞伴侣的自律,而不是把他的自律看成一种固执。


有心理学研究指出,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伴侣的优点上,放在关系中那些顺利的地方上,我们所感受到的伴侣的优点会变得更多、更突出。


Tal认为,当我们真的能够感受到伴侣的优点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在他身上创造出更多优点


“爱不仅能够感知潜力,而且还能够让其转化为现实。“


Tal当时在课上,举了自身的一个例子,说了他妻子如何通过感知他的优点,在他身上创造出更多优点。


他妻子怀孕八个月时,有一天跟Tal说,孩子变得越来越沉了,她拿不动那些袋子,问Tal可不可以帮她去买东西。


Tal答应了,把东西买回来了。他其实有点内疚,觉得自己不够关心太太,没有及时帮她减轻负担。


但是他妻子看到之后跟Tal说:“感谢你做的这一切!”


他对妻子说:“对不起,我很抱歉要你开口说,我才做,我早就应该做了。”


他妻子没有怪他,反而夸他体贴,愿意认真聆听她说的话。


他当时就觉得妻子这也太好了,于是主动去把盘子洗了。



这是一个很有爱的故事。我觉得类似的感知优点、创造优点的积极心态,除了用在伴侣身上,也可以用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创造环境,让自身特质的优点一面更好地发挥出来。


比如,如果你喜欢被人关注,你或许可以考虑业余学表演,让自己享受舞台;你爱较真,你可以考虑去打辩论,体会真理越辩越明的快乐……


最后,我不祝你变得完美,或者遇到完美的人。因为这不现实。


我只祝你,知道如何让自身的特质闪闪发光,也知道如何帮助别人发光。这样的你,超级可爱。

主播...
雅君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Ruby_UigI
1年前 陕西
0
受益匪浅,原来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自己的特点。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