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主播:婧文、珂珂、F、嘉琪、小黑

我们的办公室虽小,但其中做心理咨询的人,真的很多!甚至在入职的第一天,竟然就听到同事搭伴儿去做心理咨询?

由于各自的原因,我们接触到了心理咨询。在咨询过程中,我们或是尝试治愈心理疾病,或是试图觉察到真实的自我。

选咨询师的标准有哪些,第一条很重要!
做心理咨询都有啥流程?咨询过程中是否有情绪崩溃的瞬间?
对于心理咨询或心理疾病,你有“病耻感”吗?
高校心理咨询,靠谱吗?
心理咨询意味着什么?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除了心理咨询外,还有哪些方法缓解坏情绪?
……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播客!如果你也有其他「拒绝emo」的小方法,也可以在评论区分享给我们,祝大家都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制作:婧文
剪辑:婧文
封面:m

主播...
吕东是我啦
单口喜剧石老板
威哥有话
毛书记
李Moon
单立人喜剧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看热闹的小透明
1年前 吉林
1
07:34 表格可以共享一下吗
不想一个人吃面条
1年前 广东
1
59:17 感想太多,做了一期自己的口播。虽然很羞耻,但欢迎来听。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5560863d0028fb4cb55b7a0
不想一个人吃面条
1年前 广东
1
34:45与朋友聊天和咨询师聊天的区别? 1:16:25当初查出心理疾病,做咨询,会和别人讲吗?会有羞耻感吗? 我的羞耻感还挺重的(“毒性羞耻感”),1:20:41在家人这边,我从头至尾没有和家里说过,可能是我很大一部分的痛苦是来源于家庭,所以才极力避免和ta们的接触。 而朋友这边,我几乎不觉得我以前交的朋友能称之为朋友,在和朋友的对话中,我实在感受不到太多被接纳的感觉。 虽然我也会遇到一些很热心的朋友:当我不得不透露自己受到抑郁症的困扰时,朋友顺势表露出自己的担忧,并大方地说:你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跟我说的。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特别礼貌但几乎不可信的话。 因为和朋友交谈让我感到不安。我很容易对对方的反应感到不适32:58(关于这点我和咨询师都没有磨合地特别好,更别提一般的朋友了)。 有时候,这种不适只是我单方面担心朋友会因此厌烦自己。 但有时候,ta们真的会添加一种极度让人不舒服的审视,质疑我为什么还不move on? 于是我把嘴巴闭紧,直到后来交到同情能力更强的朋友。 前几个月,我只能靠从心理咨询中获得关系疗愈撑过去1:09:13。现在,我有了寻求更多元的支持的力量,我参加了一些女性互助,疗愈类的社群和活动,也许是吸引力法则在起作用,我在其中认识了几个朋友,她们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和情绪价值(但在此之前,也有一些不佳的社群交友体验,只能说能遇见现在的朋友是一件幸运的事)。
不想一个人吃面条
1年前 广东
1
53:44 有过积压在心里很久的事情,通过咨询大彻大悟的了吗? 59:00心理咨询有给大家带来特别明显的、具体的变化吗? 53:55 F:心理咨询不太能解决实际问题,它是一个倾诉交流的方式,能给予自己其他视角。那个带进咨询室的最开始的问题,随着一路以来的咨询,再回头看,已经能消化了。 59:45自己的变化是:自我更接纳了,以前有强烈的耻感,听不进去任何的夸赞和认可,现在能尝试说自己挺不错的。1:01:42当然这也并不完全是心理咨询的作用,也有朋友的理解、支持,父母的接受等。喜欢和个性强烈的人做朋友。 54:50小黑:没有一个大彻大悟的事情,但有些一直以来的问题,比如逃避这件事,自己会持负面评价,而咨询师能让自己获得一个不一样的理解。咨询师让鼓气的河豚放松下来。 59:25自己的变化是:对自己更加友善和宽容。对否定的声音能更加客观的看待。 55:50珂珂:自己很幸运,没有真正过不去的事情。做咨询的目的是更了解自己。而这确实也帮助了自己一点点更了解自己,并且接受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事情。小事情得到解决,小情绪被安抚,一路累积下来,人更有力量。 1:08:30自己的变化是:无法说出有什么大的改变,但现在更开心,更自洽。 56:45婧文:咨询让人更有(自我)认同感,不会过分苛责自己。 59:05自己的变化是:想事情的方式不一样了,以前会经常陷在情绪里,现在会思考情绪由何产生。 57:08嘉琪;没有达到认同那一步,但完成了此前的一步,就是认知上的调整,这已经很不错了。57:22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的大脑里有一团棉麻线,无头无尾,特别混乱。又无形又痛苦,不知道如何解决。后来通过咨询,很多问题具象化了,从潜意识到了意识里。 1:09:13自己的变化是:咨询帮我撑过了一段没有力气的时间,那段时间我很依赖它(它能给自己的生活打下锚点)。咨询师的帮助与合力让我有了直视困难的勇气。1:09:52咨询前的状态是,觉得很困难,过不去,需要人推一把。咨询后,可以让自己有一段平静期,遇到困难也能自己寻求资源。
不想一个人吃面条
1年前 广东
1
心理咨询的困惑?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还是存有很多疑惑,最大的疑惑就是不知道怎么减弱咨询的强目的性。我太想要在短期内就获得一种超乎预期的体验了。具体表现为我想摆脱浓重的耻感,对自己的存在感到舒口气。 我知道有种情况会获得超乎预期的体验,就是在状态奇差无比时走进咨询室,那是一种被咨询师完全接住的感觉,因此我会暗戳戳觉得自己赚到了47:55。 但毕竟我也不是每次状态都奇差无比,更常见的情况是带着一般的沮丧去探寻一些什么。当我的近况没什么好交代的,我带着一般的沮丧感来到咨询室,又围绕着那几个令我头疼的问题打转11:29,我知道咨询是为了拨开内心的迷雾。但那种每每谈起,欲言又止,一筹莫展的感觉,让我对咨询产生抗拒18:51。 (可能因为经济条件不算太好,体验稍有不佳,就容易对咨询丧失信心,也不利于和咨询师建立深层次的信任。经济基础薄弱,让自己尝试慢慢拨开痛苦的成本太高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我需要一个更平价的方式缓解抑郁。)
不想一个人吃面条
1年前 广东
1
28:26 心理咨询的流程? 和嘉琪、29:10婧文类似,整个咨询的流程一般是先说近况,再聊里面的问题。 28:27嘉琪说起自己适应咨询的过程,开场沉默,想想要讲什么,慢慢变成话痨。28:42在换过几次咨询师后,上手更熟练,直接了当说自己长期有什么问题,短期有什么问题,成为了训练有素的来访者。 羡慕嘉琪的直接。因为之后会考虑换一个价格便宜些的咨询师,想学习像嘉琪一样,成为一个直接、训练有素的来访者。 我回顾这十几次的咨询经历,我显然是不够直接的(但它也让我的问题得以暴露)。 在咨询的前期,我知道我处在一个安全的空间,坐在我对面的这个人可以给予足够的耐心倾听我的想法(毕竟我都付费了),但我在表达的时候,总会吞掉近三成的真实感,不经意地想掩饰、找补自己。 在咨询室里,当我的某些话要脱口而出时,我会有一个“自我阻止”的下意识反应,我的大脑会提醒我,最好不要说接下来的这句蠢话,因为说出来会非常的羞耻。在咨询结束后,我回溯我说过的话,我也时常感到无地自容。 我很害怕在咨询师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闪过一些灾难化的想象,比如我的咨询师在私底下肯定很讨厌我,回到家肯定觉得我蠢极了...... 庆幸的是,随着咨询的深入,这种状态会与之减轻。和咨询师的相处,映射出我身上固有的难题,我几乎需要时时刻刻和羞耻感做斗争。 F说,曾经自己有强烈的耻感,这个耻感是围绕方方面面的,包括自己的存在本身都让人羞耻。59:43我对F说的“耻感”特别有共鸣。
不想一个人吃面条
1年前 广东
1
25:01 第一次去心理咨询的场景? 第一次咨询的时候,虽然没有25:10像婧文一样,感觉到害怕和紧张,但有很强烈的陌生感。 我总会在心里预想,到时一切(我的问题)会自然地展开,但当我来到咨询室时,我发现向一个陌生人全盘拖出自己的经历这件事,比想象中的要困难得多。 25:26和F、26:08小黑一样,一方面担心对方给予的信赖感不够,一方面担心自己无法完整清晰地阐述自己的重点:我能不能在1个小时内让问题得到展现。一开始确实会带着比较强的目的性来到咨询室,希望这些困扰和问题得到解决。到后面发现不是这样的,咨询多次这些可能也不会被直接解决。 26:38我也会和小黑一样,有时会假装自己在做咨询。当我说着说着没话了,陷入沉默,咨询师也会问我: 我刚刚感受如何?我在想什么?但我自己没什么感受,也没在想什么,只是走神了,于是会胡乱说一通,假装自己在认真做咨询,后面才慢慢说真话。 27:10羡慕珂珂,因为喜欢说话,与咨询师的交流没什么压力,想说什么说什么,就算自己的没表达清楚,没有逻辑,也不会苛责自己。反而认为咨询师才是那个帮助梳理并引导对话的人,所谓掏钱就应该享受服务嘛。
不想一个人吃面条
1年前 广东
1
18:57 确实会因为咨询费比较昂贵,咨询需要长期才有效果,所以不太会轻易换咨询师。
不想一个人吃面条
1年前 广东
1
15:03 在挑选咨询师上,完全都没考虑这么多,就在简单心理上做过一次 99块的咨询后,根据她推荐的3位咨询师,自己选择了一位。
不想一个人吃面条
1年前 广东
1
05:06 2.为什么会开始心理咨询? 感觉自己的情况和嘉琪、F有点儿像。 13:30和嘉琪类似,我这个人从小就很down,记事以来就很容易觉得伤心,小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伤心,一般家长都会用一些吃的玩的讨好逗乐不开心的小朋友,但我是怎么都哄都哄不好的那一个……因为我能意识到我的烦恼并不会因为某次“破天荒”地有了吃的玩的而消失。 6:24和F一样,我的抑郁史大概是从初中开始,高中可谓“全面开花”,从高一听说抑郁症这个概念起,我就怀疑自己有抑郁症。我也很知道,在我们家那个小地方不可能把抑郁症当回事儿,我们家也不可能支持我去做心理咨询,于是就这么一直忍着忍着忍着……所以从初中开始,抑郁就是一个潜伏在日常生活中的Monster,遇事无法调节时,就会不断不断复发。 因为从小就down的缘故,身上有了一种顿感力(这词我瞎造的),即使遇到伤害,也不太能及时反应和抽离。久而久之,正常与异常在感知上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抑郁”像温吞在体内的“恶魔”,即使不停地折磨自己,却也就让它这么存在着。 第一次被“恶魔”折磨垮,是大学快毕业的时候。 13:45和嘉琪一样,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因为糟糕的人际关系,感到特别压抑)。 5:15又和婧文一样,因为毕业焦虑不已。 那时候确诊了中度抑郁,重度焦虑,每天十几个小时,大脑处于瘫痪的边缘,不受控制地重复一些丧到谷底的话,还伴随着一些躯体化的反应。 但因为没钱买药,也没钱做咨询,做诊断也就是求个心安,让自己放过自己一把。后来开学了,就在学校做了几次咨询,29:47有次咨询师也花了一整次咨询时间让我摆沙盘(我也觉得有点无聊)。 虽然一直以来受到抑郁的折磨,确也没真正把它当回事儿,而只是一直相信“换个环境,我就会好起来”的神话。离开家去上学,我会好起来。毕业了去工作,我会好起来。换个城市去生活,我会好起来。 就这样,一次次期待新的环境赋予人新生。 但我惊奇地发现,我的每一个阶段都被自己亲手搞砸了。毕业两年,频繁失业,孑然一身。下个阶段的开启,也不过是同样的噩梦循环。我再次陷入抑郁的沼泽。因为害怕,我根本不出门,也不见任何人。 那段时间,我唯一能让自己得到接纳的方式,就是做咨询了。
Kira不吃菜
1年前 湖南
1
今年刚上研一,感觉有点焦虑,就约了学校免费的心理咨询。本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的,觉得自己没有啥大事,结果坐在那不到五分钟就一边说一边哭,才发现自己可能压抑太久了。
不想一个人吃面条
1年前 广东
2
46:56 心理咨询会哭吗? 46:02珂珂:描述时不知不觉(主要因为委屈)会哭,或者被安慰会哭。 46:40F:同感,说到激动时会哭,被接纳时也会哭。 47:30婧文:提到小时候会哭(好烦,又哭了),又一次被欺负到了。 48:02小黑:很少哭,感觉哭不出来了。 48:43嘉琪:印象中经常哭,尤其和咨询师熟悉后,袒露一些难以启齿的话会哭,委屈也会哭。(哭着出来还遇见师妹) 我:我还挺爱哭的,有和大家类似的哭点。要是说到过往的经历,咨询师问了一些出其不意的问题,发现自己特委屈时会哭(但也会和小黑一样,有时的阐述完全不动声色,哭不出来);被安慰、被接纳会哭;袒露一些难以启齿的经历、感受会哭。但是都是边忍边哭,如果发现忍不住,才会缓一缓,再接着讲(还挺糗的)。有时候走出咨询室反而哭的更凶,整个人在大马路上哭(好好笑)。
我是一只叫wendy的
1年前 上海
2
在上海的项目也会照CT,但不提供心理咨询,我现在的情况也不太好,去医院和心理咨询室,价格真的会影响自己是否去咨询
W_陈皮
1年前 黑龙江
3
02:46 有没有心理医生推荐啊,如果有机会去单立人看演出顺便去约个大夫看看🤔
不想一个人吃面条
1年前 广东
3
57:08 可能是咨询次数比较有限,我和嘉琪一样,还做不到对自己特别接纳,但也是有认知上的调整。 我特别能体会嘉琪说的,57:22大脑里有一团乱麻的痛苦感。也好像体悟了某种困扰自己的问题,从潜意识层面转变到意识层面,从而变得具象的感觉。 面对这个世界,害怕和躲避几乎是我下意识的反应。对此,我无法追根溯源,如果要的话,我会觉得是我的“出厂设置”出了问题。 我试过很多方法让自己不要感到那么害怕。大概的都是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那个路子的。不能说这没有效果,但稍有不顺,我就会倒回fake it的阶段。扮演一个正常人时常让我觉得耗光了力气。 与咨询师的相处也透露出一些固有的,经由咨询师的观察,我在生活中反复体验“羞耻感”和“被遗弃感”带来的痛苦,而这很可能与创伤息息相关。 我在阅读《不原谅也没关系》时,了解到了CPTSD(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概念。曾经我也读过一些心理学自助书籍和心灵鸡汤,但基本读完就忘。而这本《不原谅也没关系》有种令我醍醐灌顶的感觉,在认知层面上,我好像揪出了一点头绪,理解了我为何总是易于处于“绝望”之中,这让我在陷入“无力抵抗”的消极状态时不至于完全沉沦,又或者做事后的暴君,谴责自己的“无能”,这切实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 我充分知道,相比其他人,我只是走的慢一点我还未能完成人生中许多重要的发展任务。我可以寻求帮助来疗愈自己。我可能会触碰艰难之地展现自我的“倒退”,但这并不代表我已无可救药,从而全然放弃疗愈。接受了“疗愈将持续终身”的事实,我反倒对自己充满了信念和耐心。 PS.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为 CPTSD )是一系列习得的反应,它意味着幸存者未能完成人生中许多重要的发展任务。 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容易与之混淆的病症,它既不是先天的,也非性格所致。它是幸存者在后天习得的,并没有被刻在幸存者的基因里。 CPTSD是一种更为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它与后者的这种较著名的创伤综合征的区别在于CPTSD最常见、最棘手的五个主要症状:情绪闪回、毒性羞耻感、自我遗弃、恶性内在批判和社交焦虑。 CPTSD的疗愈过程通常包括自助疗愈和关系型疗愈。关系型疗愈被作者称为“代表团的再抚育”。
W_陈皮
1年前 黑龙江
5
1:16:08 珂珂提到了“病耻感”这个词儿,作为做过手术需要常年吃药的人来说这三个字实话实说没有是不可能的,我一般都是自我麻木通俗点说就是阿Q精神不去细想这个事儿,尽量的去忽视它忽略它,但是它其实一直都在。
嬴无翳
1年前 浙江
6
这期“订阅”里木有推送,只有在“一言不合”的节目列表才能看到
克罗姆扎kromzar
1年前 黑龙江
7
女孩子的美好,在这一期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感觉自己被治愈了!
向禄临马招财猫
1年前 内蒙古
7
52:43 高中找过学校“知心姐姐” 没说名字和班级 聊了半个小时效果非常不错之前心里开阔了两年
看热闹的小透明
1年前 吉林
10
为啥现在这些人都不认识了,感觉单立人换了一波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