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团力结构」的播客。「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在第06期「谷雨」中,我们邀请到来自广东的农场主郭锐和陕西的农场主大黑。
南北方的物候呈现较大差异。北方仍青黄不接,如果不依靠现代商超,则主要靠“野生“:蒲公英、香椿、槐花、枸杞芽等。江南到了吃笋的季节,利用过年腌制的咸肉,制作“腌笃鲜”。广东则开启了夏令食物的季节,瓜果类开始上市。
疫情让人重新思考生命。整齐划一的城市绿化和水泥硬化;农村为了追求“干净”,使用除草剂。保护杂草,不仅能够吸收并减少大气中的碳排放,更使人在身边的局促空间感受生命,和自然形成连接。
谷雨也是养蚕的时节。中国人历来重视种桑养蚕,男耕女织更是中国人田园情怀的理想生活景象。桑蚕最早是由黄帝的妻子嫘祖发现并驯化的,后世人们选择在谷雨后的吉日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祭祀先蚕嫘祖,正式开始养殖“春蚕”。然而,养蚕也在经历工业化的改造,比如饲料养蚕。
是不断的加强控制,还是与大自然协作共存?相信疫情让我们思考很多。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目前生活工作于威海。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目前生活工作于深圳。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目前生活工作于嘉兴。
关于嘉宾
@郭锐,生态农场主,目前生活工作于广州。
@大黑,生态农场主,目前生活工作于咸阳。
时间轴
00:00-07:08 谷雨时节的气候特点
07:08-12:13 适时适地的农事活动
12:13-21:40 当季时蔬,感受不同地区的“节气差”
21:40-24:57 疫情期间土地给人的安全感
24:57-28:35 植物对碳的固定
28:35-35:13 农村和城市的绿化&对待杂草的态度
35:13-40:09 饲料养蚕&工业文明对农业的影响
40:09-46:43 疫情之下乡村的优势和存在的必要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