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团力结构」的播客。「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在第08期「小满」中,我们邀请到来自成都做家庭农场的唐亮和商丘种小麦的小朱。
小满时节,北方的小麦开始灌浆,但还没有完全饱满,最近却赶上了干旱,需要人工浇水;成都平原的油菜和小麦都已经收获了,玉米开花抽穗,西红柿长得比较快,四季豆也出来了,今年雨水来得早一些和多一些;江南正是养蚕时节,春蚕在小满前后吐丝作茧,江南素有“小满动三车”之说,即水车、油车和丝车。
传统乡村生活方式正在迅速消失。无论是江南地区用天然气取代柴火灶,还是河南“小麦黄,回家瞧娘”的习俗。
因为年轻人的离去,返乡青年常会遇到“全村都来找你的”情况。尤其疫情期间,需要频繁用到手机和电脑、录入表格等,而留下的大部分村民都不会。
乡村教育也是一个关键议题。是送孩子去城镇上学?还是在村里组织互助育娃?又或者,反向的,城市的孩子如何更好的接受乡土的、自然的教育?
已经消失的乡村生活,是否能在返乡青年的探索与重整中,迎来新生?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目前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目前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目前生活工作于嘉兴。公众号:梅和鱼
关于嘉宾
@唐亮,返乡青年,目前生活工作于成都。公众号:亮亮农场
@小朱,返乡青年,目前生活工作于商丘。
时间轴
00:00-02:13 开场+自我介绍
02:13-02:59 杜玥:威海的气候和田间观察
02:59-03:43 唐亮:成都的气候和田间观察
03:43-04:58 小朱:商丘的气候和田间观察
04:58-06:09 杜玥:干旱天气下威海小麦的状况
06:09-06:33 小朱:干旱天气下商丘小麦的状况
06:33-07:34 鱼缸:嘉兴老太太为念佛种的小麦
07:34-08:57 鱼缸:嘉兴当季的农事活动和江南地区的“小满动三车”
08:57-10:28 杜玥、小朱:吃面食的地区也有种稻
10:28-11:00 唐亮:成都有种水稻也种小麦
11:00-11:53 杜玥:威海忙着种东西
11:53-12:22 唐亮:成都忙除草,还有树莓可以吃
12:22-13:51 小朱:商丘忙着为收小麦做准备
13:51-16:26 鱼缸:嘉兴忙养蚕、为菊花除草施肥和压条
16:26-17:18 鱼缸:从烧火的变化看乡村传统生活的消失
17:18-17:46 小朱:商丘还需要备柴烧火
17:46-19:15 唐亮:组织活动活化乡村、机器收割与人工收割
19:15-22:35 鱼缸:直播养蚕期间自己的变化,思考如何保留传统的养蚕方式
22:35-23:06 唐亮:村里的儿童美育空间
23:06-23:51 小朱:商丘习俗“小麦黄,回家瞧娘”
23:51-25:21 鱼缸:两代人生活方式的断层
25:21-28:59 小朱、杜玥:做村里最年轻的农民的体验和对农村社会的观察
28:59-31:20 鱼缸:村里年轻人心思不在村里
31:20-36:39 唐亮、鱼缸:在乡村育娃的想法
36:39-39:49 唐亮、鱼缸:把对于乡村的美好想象过出来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