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团力结构」的播客。「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处暑」这一期,我们特别关注仍然在四川及南方肆虐的高温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和小农场、小农生计的影响。
在四川金堂,为秋季育的菜苗被晒死、浇水后效果也无大改善,地里的玉米和水稻都不是正常成熟,而是高温干旱导致提前成熟,进入“雨季”的地表径流都没能形成,部分农场的兔子和鸡高温致死。
在云南元江,今年的气候异常对露天作物非常不理想。一方面温度偏高,另一方面突然短时强降雨,对芭蕉的开花影响特别大,造成花期延时、不整齐。
在浙江嘉兴,因为高温缺水,老农自发的提到发生在民国二十三年的干旱。往年中元节后即可发芽的秋冬蔬菜,如上海青、萝卜、包菜等,今年因为缺雨,始终迟迟不敢下种。
我们在想,过度依赖于电力与天然气的现代生活是否足够可靠?尤其在气候异常、能源短缺的当下与未来,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如使用柴火的土灶、天然冰箱的井水、屋前瓦后的食物等等,看起来是一个优良的备选方案。
我们不应该就这样草草的、快速的、全面的把传统抹去。
乡村建设与振兴,也不应该仅仅是现代城市生活在地理位置上的翻版,而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可能。一种对大自然敬畏与合作、对电力与天然气的过度依赖保持警惕,始终独立、自持而饱满的生活态度。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目前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目前生活工作于嘉兴。公众号:梅和鱼
关于嘉宾:
@唐亮,家庭生态农场,目前生活工作于四川金堂。公众号:亮亮农场
@李程,生态水果种植,目前生活工作于云南元江。
时间轴:
00:00-00:45 开场+主播介绍
00:45-01:52 嘉宾介绍
01:52-02:14 处暑节气的概况
02:14-03:05 杜玥:威海的处暑已经感到秋天的凉意
03:05-03:18 唐亮:成都的处暑还在高温预警
03:18-05:52 鱼缸:嘉兴异常的高温干旱

05:52-07:26 李程:云南元江的处暑节气,如何一边经营农场一边打工

07:26-10:28 唐亮:炎热干旱的成都田间,对异常气候的观察
10:28-11:27 唐亮:四川用电紧张的现状
11:27-16:24 杜玥、鱼缸、唐亮:住在村里如何摆脱对电器的依赖
16:24-19:32 鱼缸:过去易发生灾荒的苏州还不是“天堂”
19:32-20:16 李程:在云南学会了不用电饭煲煮米饭
20:16-21:59 杜玥:在村里大铁锅蒸饭菜又简单又省柴
21:59-22:38 鱼缸:用柴火煮饭的技术要领
22:38-23:21 唐亮:四川的米汤
23:21-25:23 鱼缸:嘉兴隆重的中元节,异常天气下的田间劳作和观察

25:23-26:49 杜玥:威海异常的大雨
26:49-28:48 李程:元江高温下农人的劳动时间,气候灾害对作物的影响
28:48-32:59 鱼缸、唐亮:小农对于当今社会的多维度价值
32:59-36:33 唐亮、鱼缸:承包大户和小农的平衡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