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团力结构」的播客。「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最新通知:团力结构也已开通苹果播客,欢迎在苹果播客上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寒露时节,南北都能感到丝丝秋意。
胶东半岛冷且干,适合晒粮食;江南正在养秋蚕,杭白菊已经有花苞;福州的酷暑刚刚结束。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在福州种地、过自给自足生活的大王。
同为返乡,杜玥和大王是“返他乡”,而鱼缸和月丽则是“返故乡”。返他乡的人,找不到水电工修房子,逼着自己学会了百般手艺;返故乡的人,却要面对父母与亲人的日日“凝视”,能量消耗巨大。
古老的村庄,在面对失落的当下,能否生出新的、可持续的乡村文化?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目前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目前生活工作于嘉兴。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目前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关于嘉宾:
@大王,小型生态农场主,目前生活工作于福州。
时间轴:
00:00-01:03 开场+主播介绍
01:03-01:47 嘉宾介绍
01:47-02:12 寒露节气的概况
02:12-03:12 杜玥:威海的寒露又冷又干,适合晒粮食
03:12-04:03 大王:福州的酷暑才刚刚结束
04:03-05:37 鱼缸:嘉兴在养秋蚕,菜的品种多起来了
05:37-06:46 大王:南部生活社区新村民的生活情况
06:46-08:10 大王:水稻种植的农耕课程和针对当地小朋友的教育
08:10-10:54 大王:打理自己的小农场
10:54-16:13 大王、杜玥:新村民在乡村生活的一些难题
16:13-19:52 鱼缸、杜玥:返回自己的家乡和在外乡的不同
19:52-23:11 大王:在村里生活的节奏,通过教育与当地村庄产生联系
23:11-25:08 月丽:返回自己的家乡做农场遇到最大的障碍
25:08-26:04 杜玥:在陌生的村庄也会遇到很多不理解
26:04-28:05 鱼缸:返乡在未来可能不会再经受闲言碎语了
28:05-29:05 鱼缸:乡村如何生出新的、可持续的文化
29:05-32:58 月丽:在乡村实践生态农业的过程中看到村民和亲人的改变
32:58-35:40 鱼缸:精耕细作的农业与常规做法的区别,父亲做生态农业后的变与不变
35:40-38:22 鱼缸:虽然在继承文化,但父母还是看不上农业这个事情
38:22-40:22 大王、鱼缸:植物留种和蚕种,养蚕人从古至今的职能变化
40:22-41:27 月丽:现在城市中人的生活职能也在被各种智能设备“抢夺”
41:27-43:57 月丽、鱼缸:人跟自然的距离跟你在城市还是乡村没有直接关系
43:57-45:55 鱼缸、大王:在村里的孩子反倒学习压力更大?
45:55-48:14 月丽:找回在自然中有信心地生存的那种状态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