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简介:
惊蛰是一个春气萌动,万物生机盎然的时节。

因为前段时间,看到一篇《在板结的土地上,我们可否合力撑开一小条裂缝》的文章,主要谈农村青少年在主流教育之外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发展可能。
这一期就专门请到了文章的作者、实务学堂的创始人欧阳艳琴老师来聊一聊。(因为时间较有限,可能内容并不够充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现在的农村青少年“两不靠”的尴尬处境。因为乡村文化的衰败,既不像以前的农村小孩在村里有稳定的生活,和自然有连接;又不像真正的城里人,享受城市的良好资源。
还有一点是成为“珍贵的普通人”。
其实,从我个人而言,返乡就是要成为我的父母,成为养蚕人,成为一个农民。它是再普通不过的职业。但“成为普通”,却已经花去了10多年的光阴,它甚至是你一辈子都在走的路。
时间轴:
00:00-02:13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2:13-03:18 鱼缸:自己读农业大专的经历
03:18-11:43 欧阳艳琴:实务学堂与一般的职业学校/专科院校的区别
11:43-14:42 鱼缸、欧阳艳琴:青少年和成年人都需要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做
14:42-18:00 杜玥:农耕学校的经历和自己对职业方向的探索
18:00-27:47 欧阳艳琴:实务学堂在教孩子哪些实用的职业通用技能,如何解决孩子的认知问题
27:47-39:25 鱼缸、欧阳艳琴:实务学堂如何结合农村孩子的特殊状况支持他们自立
39:25-47:52 鱼缸、欧阳艳琴:从“普通人”到“普通人”的变化,国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可以把普通的职业做得不普通
47:52-49:31 欧阳艳琴:自己在做教育领域的这几年心态上的变化
49:31-52:13 鱼缸、欧阳艳琴:有多少农村孩子能考上重点大学
52:13-56:45 欧阳艳琴:砍掉专业技能的课程,从实务学堂出来返乡的孩子怎么样了
56:45-60:39 惊蛰节气介绍和三地的自然观察


60:39-61:57 鱼缸:成为一个“普通人”也并不容易
61:57-66:11 获得幸福的能力比获得“高级”的职位更重要
66:11-69:03 杜玥、鱼缸:成绩好的孩子可能比起读大学反而更想要职业的培训
69:03-71:02 月丽:从每个人的意识转变开始推动社会的改变
71:02-73:02 杜玥:人是不能简单地用学历或者职业来标签化的
73:02-74:19 月丽:“我们从来没有现代过”,我们都在路上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团力结构也已开通苹果播客,欢迎在苹果播客上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欧阳艳琴,实务学堂创始人。公众号:实务学堂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目前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目前生活工作于嘉兴。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目前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