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简介:
我跟詹伟在10多年前就认识,当时我们都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从事乡村建设的NGO工作。上一次跟他联系时,得知他最终返乡做了一名体制内教师,颇为惊讶。就想聊聊这一路的经历和思考。
他的回复却是“我好像没啥好聊的,比较失败的一个(返乡)案例”。
他所在的乡镇初中全部实行住校制,白天上课,晚上值班,根本没有录播客的时间。好不容易赶上一个休息日,还要去接送自家的小孩,所以播客聊的也比较匆忙,只录了前半部分。
后面我们又讨论了把乡村教师作为一个返乡路径的可行性。因为农业本身的挑战性,想要做到有稳定收入比较难。而身在乡村,一边做教师作为稳定收入的来源,一边从事生态农业,相当于半农半X。
更重要的是,多一个既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又真心认同乡土价值观、愿意留守农村的乡镇老师,真是时代之幸!
时间轴:
00:00-02:21 开场+主播和嘉宾介绍
02:21-11:43 小满节气介绍和各地观察
11:43-17:44 詹伟:从组织养蜂合作社转行做老师
17:44-18:52 养蜂和养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
18:52-20:56 做老师后不妨碍自己之前想做的事
20:56-23:11 当地学校的特殊作息,小学就要开始住校
23:11-25:13 你以为的事与愿违也许会在未来柳暗花明
25:13-29:11 以教师的身份在农村生活会更顺利?
29:11-35:48 工作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平衡
35:48-37:49 走访惠州某农场的新发现
37:49-43:15 参加叁物园农场的萤火虫文化节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团力结构也已开通苹果播客,欢迎在苹果播客上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嘉宾:
詹伟,前NGO工作者、现乡镇教师,目前生活工作于湖北宜昌。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目前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目前生活工作于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目前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