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简介:

题图:威海的丝瓜和西红柿
月丽前段时间去了尼泊尔禅修。其实,种地(以及养蚕)也可以作为一种觉察自己的方法。
在跟自然和土地的互动里面,觉察我们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下可能对土壤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种的菜(养的蚕),每天在更新,在生长,也在变化。在跟自然的互动当中,实时的提醒和觉察。这种回归到自然的节奏,会提醒自己,放下一些想象出来的东西。
因为自然就是客观,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遇到风雨,它就这样反应;大晴天就那样的反应。很客观的一种变化。通过农耕的观察,和内在沟通,“把自己种回来”。
时间轴:
00:00 开场+主播介绍
01:01 白露节气介绍和各地的节气观察、农事活动
06:25 没长成的玉米直接做绿肥?土壤表面做覆盖的利弊
15:38 城市园林废料再利用的方式
20:29 月丽去尼泊尔禅修的原因和体验
38:09 种地能作为禅修的练习吗?传统的农民种地时的觉知是什么状态?
48:04 杜玥在农耕学校觉知自己的开始
56:03 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立场,两种不同的“愤怒”
60:08 桐乡的中元节,从“苦圆子甜馄饨”看农耕文化中的生活节奏
66:06 鱼缸对于工作价值的认知,返乡的两种极端
72:19 《美而简:生活的艺术》的分享
关于团力结构:
「团力结构」倡导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我们将围绕每个节气,邀请一线生态农人、返乡青年、可持续生活实践者等作为嘉宾,来一起分享对于节气、物候、传统的观察与思考。
团力结构也已开通苹果播客,欢迎在苹果播客上搜索并订阅“团力结构”。
关于主播:
杜玥,90后村居生活者,目前生活工作于威海。公众号:高龄小朋友
鱼缸,养蚕缫丝种菊花,目前生活工作于桐乡。公众号:梅和鱼
月丽,可持续农业从业者,目前生活工作于深圳。公众号:梧桐岛市集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