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编者按】
过刊第五十二期,我们聊一聊放开后的戏剧市场。以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的上演为标志,内地演出行业进入了“全面复兴”的态势。但盛况之下,来回奔波于各大剧院场馆的观众却多少有些一言难尽:虽说日日有戏,却也场场涨价。卡司一早亮相,排期迟迟不宣。老戏翻来覆去,新作少有惊喜。宣发挖空心思,导览却常缺席。我们在看什么样的戏?我们期待什么样的戏?半年小记,以望后续。

【本期目录】
01:30 开票当天我能知道什么
06:00 赞助商的特写贯穿全场
08:00 观众要懂“国际惯例”吗
11:30 场刊应该“贵”在哪里
21:00 卡司是不是可以“挑”
25:00 大戏什么时候看最好
32:00 当音乐剧只剩下“唱”
36:00 马赛克式的舞台演出
39:00 子爵是《剧院魅影》合理性的锁扣
42:00 小C和魅影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隐线
49:00 舞台上的“喂招”
50:30 译配的情绪和宣叙调的语调
58:00 当一个故事“老”了
01:01:30 谁配讨论剧目问题
01:05:20 谁能吸引新的观众
01:10:00 走进“新龙门客栈”
01:14:00 戏曲的虚和音乐剧的实
01:17:00 你要做程婴,但我可愿做那赵孤
01:25:00 旧程式和新曲调
01:27:00 地方剧种的戏改
01:29:45 戏剧宇宙在于多重而非多写
01:35:00 种群数量会影响繁衍的趋向

【关于过刊】
《过刊》是一档由左小姐和葛小姐共同编辑的泛文化播客,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苹果播客、汽水儿等处订阅收听。你可以微博搜索“过刊编辑部”关注我们,那里会不时更新对应单集的图文信息。也可以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联系我们。以及,欢迎大家多多在过刊评论,如若愿意也可在苹果播客上为我们评价打分,我们热烈期待着你的反馈。

【下期预告】
特刊·声调:她从何处来

主播...
OBA333
左小姐说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要歪歪
1年前 北京
7
我是音乐剧粉,我也想看阿云嘎,但是这部剧我没买票。英文版太经典了,中文版译配到目前为止没有让人觉得惊艳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对这部要盲卡的剧,我就不受这个气。
偏照孤茕
1年前 江西
8
1:20:01 这种任务感我理解为演技的不成熟,因为阅历不够,所以会对人物的理解也许没有那么深刻,有一种“演”的感觉,很浮,这是年轻演员的通病。但我不觉得这是传统戏和新编戏的问题,因为就算是新编戏,年轻演员演自己老师们(也就是现在舞台上中生代的演员们)的新编戏时,依然存在这个问题。更合理的解释是新龙门就是为她们量身定做的一部戏
一斤小豆
1年前 上海
10
16:10 这个场刊听起来也太离谱了,我们随便做个线下活动也不允许出现这种事😅
Ireneyyt
1年前 上海
11
没宣卡就卖票这操作就不想去当韭菜,国内对这些艺术创作目前阶段完全缺乏敬畏心。前段时间B站刷到官方放的一小段狂欢夜片段,堪称群魔乱舞、各演各的但彼此可以说毫不相干…群演仿佛在旁边散步…官方放出这段该不会是觉得很优秀吧,看了我更加确定一定不要去浪费这个时间…
HD857233t
1年前 上海
12
片头神了哈哈哈!主播刚骂完zgyij只顾眼前一亩地三分利,音乐就唱当你为你想的时候,可也想想我吧!
Yuzi-
1年前 江苏
13
07:59 出品方觉得打出“剧院魅影”四个字就不愁卖不出票收不回钱,可以无视观众
米朵喵呜
1年前 湖北
14
56:58 听着都觉得好尴尬,不知道葛小姐和左小姐有没有看过B站的汉密尔顿民间译配,好多词都翻得很惊艳,我觉得除了专业,热爱也很重要啊
blg_
1年前 重庆
14
20:16 成都法罗朱顶楼最后一排480,现在的票价真的太过于离谱了
asdfghjklz
1年前 上海
15
1:23:27 同意,改未必不好。能理解更喜欢传统剧目和表演方式的观众,但是创新未必是坏事,吸引新观众肯定是创新的目的之一。如果说做得不好,新观众不来,老观众不买账,这样的“创新”就交给市场淘汰好了呀。反而是如果一味强调越剧活得好得很,不需要创新不需要改良,为了让自己留在审美舒适区而让盘子越做越小,就一定是好事吗?身边都是戏友和世上都是戏友是两码事来的,走出自己的圈子看看,可能更清晰。
响亮的大牙齿
1年前 上海
15
26:39 这和剧“多看几集后面就好看了”的逻辑一样,观众们作为最终买单的人,都站起来看剧吧!别跪着,手里握着资本,怎么不是花,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如果一部剧连磨合好都没做到,就急忙出来演,还要求观众跪舔,那就是一部不合格的剧。如果一部剧要“给观众定性”,那就让粉丝自己去玩吧。无论是剧、电影还是其他,只有粉丝是撑不起一个市场的,没有市场商业价值的东西,很快就淘汰了。
Whitney_tart
1年前 上海
16
56:20 这里好像动森的狸子 笑死了
piupiu12345
1年前 浙江
18
18:27 我还看到过音乐剧观众嘲笑第一次进剧场的檀健次粉丝,连剧场分单双号都不知道blahblah…剧圈不同群体,不同审美都有各种鄙视链,原版粉鄙视中文版粉,百老汇粉鄙视法剧粉,亚洲大厦粉鄙视爱豆粉……傲慢之风盛行。
捣枕
1年前 福建
25
1:23:05 我理解中戏曲观众对“传统”的执着在于,传统的版本已经达到了情节、人物和内核的高度和谐。比如梁祝的梁山伯是憨厚的,这是故事成立的前提,故事内核是对命运的抗争。但如果把梁山伯变得更潇洒了,弱化抗争,只说爱情,再用一些花里胡哨的布景把舞台填满,这就是创新的话,我衷心希望如果郭小男一定要工作的话,还是回去做话剧,对我们都好。😂😂
Camille1793
1年前 北京
27
哈哈哈哈哈(看到show note就已经笑了
哎呀阿夏
1年前 湖北
27
1:30:14 太认同了,他们对民国知识分子美学和九人宇宙的过分追求,在《对称性破缺》里尤甚,它近乎默认观众已看过前面的九人作品,剧场里仿佛是一场九人粉丝聚会。但这种创作方向本然就走偏了,任何所谓“宇宙作品”甚至“续集”,都不应该默认观众必须看过前作,才能看懂和欣赏现作,创作者过于自我陶醉和偷懒了。相信以九人惯常的对作品的打磨能力,对破的剧本会越做越好。
asdfghjklz
1年前 上海
28
1:29:36 看完四张机很失望,当时所有人都在告诉你这部戏有多么好,怀着很好的期待去的,可能也是期待值拉太高,看完只觉得趁不上盛名
LeChouchou
1年前 西班牙
45
骂的太爽了 国内音乐剧出品方失心疯真的是对自己没数了
毛毛毛
1年前 上海
77
完全就是我本人嘴替😭 对观众的尊重说得太好了 这就是我们的简单心愿 怀着尊重的脚踏实地的创作 观众是看得到的 现在演变成 稍微有尊重感的作品已经变成需要呵护的稀有对象了 作为观众 想看一个“正常”水准的作品都已经变成有些奢望 非常支持两位的衷心评价 虽然满腹批判 但对戏剧依旧热爱
Wenyu-X
1年前 广东
91
求多讲宝冢
李白白Leebaibai
1年前 浙江
101
希望戏剧的观众们不要被某些出品方带跑偏也形成某种畸形傲慢的心理。现在这个圈子的鄙视链也确实挺扭曲的,好像观众进门前没看过八个以上版本的饭桶,就不配拥有正常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了一样。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