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我们有东京奥运会。
从一开始的不甚期待,到收官时的回忆满载,奥运会这个容纳了无数人生故事的舞台,再次带给我们惊喜。中国选手也用优异的成绩和自信的风采,令我们倍感荣光。
疫情阴影下的东京奥运会,留下了很多话题。老运动员如何缔造9秒83这样的奇迹,新世代的选手怎样展示明朗开放的气质,“唯金牌论”在这届奥运会上是不是有所退潮,我们是不是比以前更懂得享受比赛本身的快乐。
当然,我们也发现,体育有时候变得“饭圈化”,天然的竞争关系会导向极端的拉踩,在社交网络上持续发酵。作为民族主义的容器,奥运会在东京主办,对国人也多了些微妙的意味。
我们更加不会想到,如果东京奥运会没有如期举办,很多选手、项目乃至运动,都可能消亡。是顶着疫情空场举办的东京奥运会,为他们“续命”。
很多年以后,不知道我们会怎样回望2021年举办的2020年夏季奥运会。但至少在当下,我们可以及时回顾这场带给我们欢笑与感动的盛事。
这一期,我们请到了《文汇报》体育部主任、资深体育记者沈雷,和我们聊聊独一无二的东京奥运会。看完了热闹,我们一起看看门道。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职业观看体育比赛30年,实践矮子,嘴炮王者。
【本期嘉宾】
沈雷,从业二十余年体育记者,资深不著名体育专栏作者。你之所以看见的,正是因为你想看见。
【内容索引】
03:19 前方看奥运,就是在赌命
06:48 东京奥运会最感动的瞬间
16:57 新世代运动员带来了明朗轻松的气质
28:19 桥本大辉的金牌,真相对我们有多重要
33:59 伊藤美诚无辜吗,我们喜欢怎样的对手
42:27 奥运会从来就是民族主义的温床
47:25 无视性别差异,体育的基石就不存在了
51:40 这届奥运会,我们真的不那么唯金牌论了吗
61:00 如果不是东京奥运会,很多运动可能就没了
68:08 体育话题的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One Direction-What makes you beautiful
Aska-歌になりたい (我想成为一首歌)
【嘉宾推荐】
《乞力马扎罗的雪》:欧内斯特·海明威,汤永宽 译
《老人与海》:欧内斯特·海明威,吴劳 译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