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听着“民以食为天”长大的。这些年,当温饱不再是梦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逐渐成为新的用餐指南。米其林和黑珍珠遍地开花,分子料理与声光电的感官盛宴也不再是新闻。吃得更好,每每和吃得更贵深度绑定。
人人都要吃饭,但人人都会吃饭吗?贵的食物也许是好的,但好的食物一定是贵的吗?当我们讨论人均3000元的餐标和1982年的拉菲时,我们聊的究竟是食物,还是背后的符号和我们的身份认同?
这一期,我们请到资深的美食行业从业者、美食内容生产者yimi和朱思维,一起聊聊食物与审美、格调、阶层乃至文化的关系。
当然,我们也不能免俗地聊到了美食与人和情感的连通,但愿会和你产生共鸣,在这烟火人间,在这花花世界。
【本期主播】
傅踢踢,做过媒体,做过编剧,还想继续做下去。我不是真正的毒舌,我的损只是我穿的保护色。
【本期嘉宾】
yimi,专注于家庭美食、农业观察的写作,《食帖》撰稿人。微信公众号:厨娘心事。
朱思维,知味葡萄酒联合创始人、主编,于美酒美食间游弋人生,亦不忘寻求超越解脱之道。
【内容索引】
03:52 人均3000元的一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07:44 在高档餐厅遇到的那些令人气愤的“地图炮”
15:38 吃饭的“人货场”:美味与否,也和预期有关
18:27 京兆尹风波:按头吃素还是不思进取
23:06 你认为自己的价值多高,就愿意为一顿饭花多少钱
24:46 美食博主的饭局:争奇斗艳的修罗场
32:09 一盘鸡毛菜引发的迷思:砌墙还是搭桥
36:55 为什么影视剧里出现葡萄酒,一定是82年的拉菲
46:58 我们喜欢的美食,是因为好才贵,还是因为贵才好
58:23 身价相差百倍的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在酒局上是可能的
1:04:07 民主的品位不高:我们能不能区分“好的”和“我喜欢的”
1:10:56 美食对我们人生的意义,到底是轻还是重
1:24:59 食物面前,人人平等吗
1:36:18 想象中最完美的一顿饭
1:38:30 美食话题的文艺作品推荐
【背景音乐】
邓丽君-Jambalaya
万能青年旅店-《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
【嘉宾推荐】
《澄沙之味》:河濑直美导演,树木希林等主演
《甜蜜的悲伤:关于爱、家庭和美食的回忆》,马特·麦卡利斯特,孙仲旭 译
《恋酒事典》:贝尔纳·皮沃,尉迟秀 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