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近来对“海淀鸡娃”的讨论,Anran和Ran回想起假期所读《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作者安妮特·拉鲁通过分析富人/中产阶级家庭,贫困/工人阶级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生活,得出结论:不同的家庭环境孕育不同的教育观,也影响孩子未来在社会中的位置。本期节目,我们邀请私立小学老师玉龙,与我们分享私立小学对学生的要求、标准与期待。
在讨论中,我们也谈到《夏山学校》中记述的,让学生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及与之相反,但也许能给更多人机会的,标准更单一的应试教育;此外,玉龙也提出,并非家长有资本就万事大吉,亦需要“教育审美”。在这期饱经波折的节目中,我们也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故事......
2020年的最后一期节目,也祝大家新年能越来越好!
1:30 玉龙除了教语文,还有辅助其他科目外教的教学
4:05 私立小学丰富的课外活动会压缩常规学习时间,未必适合每个学生
8:50 玉龙学校培养孩子的目标:善交流、会分享、有国际视野
11:06 “公民同招”摇号抽选对私立学校的影响
18:37 家长很多元:有很有个性的90后家长,也有更有经验的二胎家长
28:50 家长对课外班的取舍与期待
38:56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49:21 教育资源没这么发达的地方,只能靠应试出人头地,全面化发展是奢侈
52:30 英国夏山学校:不以智育发展为重心,让学生自由发展的特别学校
54:40 创办人尼尔对成功的定义:快乐地工作,积极地生活
55:49 理想化的“全方位教育”是否完全适应国内环境?
1:07:20 《不平等的童年》:中产阶级家庭协作培养 vs. 工人家庭成就自然成长
1:13:05 精英教育阶级固化,应试高考能打破层级
1:15:10 成功是否只靠个人努力?也有文化、社会资本的激活
1:16:27 教育审美:不是有钱就能提供最好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的陪伴和教育意识
【本期使用素材】
片头音乐:小欢喜 - 刘瑞琪
片尾音乐:奉献 - 毛不易
Image by Comfreak from Pixabay

空空如也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