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无所事事读书会第1期:

不上班的时候大家都干嘛呢?

韩炳哲《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无所事事读书会是一个新系列。我邀请了我台的老朋友刘利、向辉,一起从中信出版的新书韩炳哲《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聊开去。

韩炳哲,是今天最流行的小册子“哲学家”,他对现代社会的诊断是否确切,他又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值得谈一谈。欢迎收听这期节目。

预告:无所事事第2期聊韩炳哲《仪式的消失》。

本期主播:

甜菜  文学博主

刘利  营销编辑

张向辉  哲学练习生

【收听提示】

韩炳哲是谁

02:27从纪录片《倦怠社会》认识韩炳哲是谁

06:35 韩炳哲像个“裁缝”,哲学小册子是他为大众做的“高级定制”


导读时间

08:13《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和《倦怠社会》两本的关联

09:19 适应时代的写作:尼采式,格言式,碎片式,文学性

11:06 金句大师背后的功力:提取、转译、言外之意

13:55 韩炳哲是可以给你开书单的

14:43 从注释梳理韩炳哲提及的几位代表:海德格尔、汉娜·阿伦特、本雅明

18:26 本雅明是韩炳哲想成为的人

22:11 读韩炳哲的书怎样获得深度阅读的快感?


时代现象

24:23 放假羞耻、无聊恐惧、无所事事焦虑、不敢停下来、自我剥削

26:57 人一定要忙吗?自古以来人类就是这样的吗?

28:26 人是一种活在现在和未来的生物;现代人整个的生活都被精神化了

29:41 从现象学看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33:20 休息的工具化

35:38 文化体力、积极的休息&另一种自我剥削

37:56 信息化、数字化、被编码化的现代人、叙事的缺失



批判环节

45:51福柯的规训社会结束了吗?

52:41 OKR,德勒兹控制社会的典型

56:51 韩炳哲所批判的新自由主义、数字化,是搞二元对立吗?

01:01:19 对哲学家的过度期待

01:04:37 韩炳哲的局限性

01:05:51 韩炳哲对汉娜·阿伦特的积极行动是否有误解?

01:12:09 认知觉醒等成功学课程,沉思生活的一个反面

01:14:10 功能化的幸福的生活才是合理的生活吗?

01:17:09 幸福应该是一种分泌物,而不是一个终极目标

01:18:25 阅读韩炳哲哲学书籍的价值:哲学是让我们迷失方向和唤醒我们


观众交流环节

01:20:13 对某些辞职的人来说,不上班的时候在想我该怎么上班

01:22:34 塞尔达玩出了工作感

01:25:24 游戏、纯玩、回到孩童、打破规则、激发潜能

01:29:24 下期预告:《仪式的消失》


【提及作品】

电影:

《柏林苍穹下》(1987)导演: 维姆·文德斯

纪录片《倦怠社会:韩炳哲在首尔和柏林》 (2015)

纪录片《君特•高斯对汉娜•阿伦特的访谈》 (1964)

书籍:

《存在与时间》读本 [德]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 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存在与时间》  [德]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商务印书馆/ 2020

《人,诗意地安居 》(德)海德格尔/郜元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人的境况》 [美]汉娜·阿伦特/王寅丽/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法]米歇尔·福柯/刘北成/杨远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倦怠社会》[德]韩炳哲/王一力/中信出版集团/ 2019

《童年之歌 》(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片头音乐:

 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 - From Her to Eternity

【关于近于正常】

人生无常,何必正常。「近于正常」是一档偏文学向的、泛文化播客。不定期更新,每期一个主题,和你分享近期触动我的文艺切片,可能是好书,好剧电影,艺术展览。

主播甜菜,视频号【甜菜读书】文学博主。

节目也会不定期邀请读书博主的奇奇怪怪朋友们来做客。

订阅渠道:小宇宙|喜马拉雅|Apple Podcast|荔枝FM|网易云音乐|蜻蜓FM|QQ音乐

公众号/微博:甜菜王

视频号/小红薯:甜菜读书

主播...
甜菜-近于正常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甜菜-近于正常
1年前 四川
0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58a1a5bc69f4d21e6daca60 无所事事第二期节目 戳这里听
甜菜-近于正常
1年前 四川
0
受过教育的青年们由于无聊,都沉湎于不可实现的梦境和幻想之中,他们被各种理论所迷惑,变成了理论上的残废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
厨房小贼
1年前 四川
0
文化体力
雾凇_TwGi
6个月前 上海
0
1:12:33 学这个东西只是为了赚钱而已
雪喵喵
1年前 广东
0
19:39 “韩炳哲是一个很好的文学家”这个说法好新鲜,想想确实如此,他的行文抛开各种哲学观点,古典有美感,也有一股学者气质
Angela_君
1年前 四川
0
今天刚去方所买了这本书!
雪喵喵
1年前 广东
1
30:56 最近看到一句话说,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很多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就是把我们很难形容的一个现象、问题准确描述出来。韩炳哲其实很现象学,先把观察到的直接描述出来,而不去做过多的复杂的论证,这好像也是他被别人批评的一点,说他不够严谨、学术。
憨憨若愚
1年前 贵州
1
1:26:54 观察小朋友就会发现纯玩的快乐,我发现小朋友就是在玩游戏的时候很享受过程不在乎结果,还没有输赢概念那个时候就是享受过程那种就很开心。感谢我的小朋友让我学习到慢下来了,去玩游戏就是感受过程不是快快完成。
雪喵喵
1年前 广东
1
1:02:04 这里提到的点很棒,很多人也许会把哲学想得很功能性,很强大,但其实它更多是提供一个思考的工具,引导你思考各种问题。还有韩炳哲书里提到的,倦怠社会也好功绩社会,确实是比较贴合一二线城市的打工人,尤其是互联网大厂民工。很喜欢韩炳哲书的一点,当我觉得身心疲惫、原子化、情绪低落的时候,他告诉我一个有可能的原因。我沉思后作出一些改变,更关注当下体验,尝试让自己无所事事,不那么“积极”以后,精神状态确实好了很多!
雪喵喵
1年前 广东
1
22:31 如果对哲学有一点了解,比如各种哲学家的观点,就像主播所说,读韩炳哲的书的体验是相当畅快的,像有一屋子朋友在你面前交流,有人拍手称快,有人红着脸反驳,而韩炳哲是那个安排他们发言顺序和最后做总结的人。这群朋友坐在一起,跨越时间的长河,来到你面前帮你解决当下的困境。通过书最后注释找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书,这个是个很好深入某个领域的方法!
甜菜-近于正常
1年前 四川
1
1:26:29 1987年,维姆·文德斯《柏林苍穹下》影片开头出现的彼得·汉德克的诗歌——“孩童之歌”。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他摇晃着双臂,步履蹒跚, 他希望小溪汇成小河, 小河变成激流, 水泽成为大海。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他还懵懵懂懂, 在他眼里一切都充满了生气, 所有的生命都毫无二致。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他对一切都没有成见, 他天性率真, 他总是交叉双腿,静静地坐着, 额前留着一绺蓬乱的头发, 即使拍照时也毫不动容。 ……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他总有这些疑问: 为什么我是我,而不是你? 为什么我在这里,而不在那里? 时间曾在何时开始,空间将在何处终止? 阳光下的生命,不是一场幻梦吗? 我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不是面前这个世界的幻象吗? 世上难道真有邪恶,真有邪恶的人? 为什么,我这个人, 在来到人世前并不存在? 为什么,我这个人, 总有一天不再是我?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嘴里塞满菠菜、青豆、米饼, 还有蒸菜花,难以下咽。 现在,也吃这些, 却不再是因为被迫所以去吃。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睡在陌生的床上,也许偶尔会醒来一次, 现在,只会彻夜难眠; 曾经许多人看上去都很美, 现在,美丽的只是少数,全凭运气; 曾经能清晰地看见天堂的样子, 现在,至多只能猜测; 曾经无法想象虚无为何物; 现在,空虚让他害怕。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在玩耍时积极热情; 现在,仍然积极热情, 却是在攸关饭碗时才如此。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对他来说,苹果、面包,就能吃饱, 如今依旧是这样。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落到手中的浆果有如无二珍宝, 如今依旧是这样; 生核桃让舌头粗糙不平, 如今依旧是这样; 在每座山上都向往一座更高的山, 在每座城市都向往一座更大的城市, 如今依旧是这样; 在树梢兴高采烈地摘樱桃, 如今依旧是这样; 害怕一切生人, 如今依旧是这样; 期待第一场雪, 如今依旧是这样。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 把棍子当长矛朝树扔去, 如今它还在那里颤动。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