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引子】
2024年6月,上海徐汇滨江的西岸艺术示范区正在被拆除。
西岸艺术示范区是一个由18幢一、二层建筑组成的“小而精”的艺术人士“村落”,虽占地面积不到1万平方米,却是徐汇滨江西岸为数不多的小型展览和小型活动举办场所。从2012年第一家美术馆入驻开始,示范区在拆除前曾入驻过约17家艺术设计机构。
该场所也成为受到访客喜爱的文化艺术旅游地标。
烟头还没塞满砖孔,人却要离开了(摄影:曦雨)
【推广】
反常合道(In Harmony With The Way)
展期:2024/8/18~9/22(周二-周日 11am-7pm)
地点:香格纳画廊(西岸中环)上海市徐汇区西岸瑞宁路288号4幢
【聊天的人】
施勇(艺术家、香格纳画廊艺术总监)
曦雨(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 媒体负责/内容主编)
【OP】
邹晟栋(童声)
RayHan(音乐)
【ED】
John Hughes,Íse Downes - Take Me To Shanghai
【 Logo 】
ZUM XIN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苹果系统自带【播客】APP、【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井户端会议》,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蜻蜓FM】等APP收听。
【互动】
微博:@井户端会议
微信:@fan1ru-majia
【剪辑】
梵一如
【 出品・制作 】
番薯剥壳工作室(Yakimo Studio)
主播...

梵一如本人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SofiaZ
8个月前
江苏
0
疯狂找补的这一瞬间

蓝宝石之谜
6个月前
上海
0
真的可惜,腾笼换鸟。

乌乌拉拉
8个月前
上海
0
16:02 记得第一个展还去看了,那时候真的西岸刚刚开前景一片向好。有段时间一个月要去一次西岸和m50,香格纳办的都挺好的
文欣
8个月前
上海
0
去香格纳临时新空间看了展,都是新的年轻艺术家,地下室粗粝的感觉很像洞穴,跟作品很契合,楼上的空间基本无法做展但还是弄了个书店!真的很棒推荐大家去看
JayC的记事簿
7个月前
上海
1
46:18 惜别的海岸、最后的人……没想到西岸画廊结束前都已经在暗示了💔

poemfish
8个月前
上海
1
真的羡慕!梵叔简直是我嘴替!
-二师兄-
8个月前
上海
1
36:39 挺正常的解释,类似奥运会工作人员和运动员的区别,相信自己走在追寻某条“道”上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坚持自己的身份认同。
王tintin
8个月前
上海
2
片尾曲《罗曼蒂克消亡史》插曲选得好啊,经济稳中向好,但为什么这也消亡那也消亡🙄
ZxxxJ
8个月前
上海
3
艺术文化先行,先盘活地块,在经济繁荣下,艺术是大家愉悦的消遣,是居民幸福指数提高的手段……经济下行的时候,腾笼换鸟,从Art➡️大热的AI,Art 最早被舍弃,经济永远决定上层建筑……

sweetieyu
8个月前
上海
3
1:07:06 哈哈哈哈哈典中典

Dolby
8个月前
上海
3
在西岸地区工作了四年时间,看着这里的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园区里面的各种美术馆是白天摸鱼的最佳去处,每次scop的海报更新了都要拍下来发给朋友们看。伴随艺术机构撤退的还有我们行业的集体萧条,都是同一时期被zf忽悠来的,西岸的愿景很美好,祝他早日实现。

Brenda花花
8个月前
江西
5
05:14 衡山合集 西岸都结束了 恍如隔世

摄影师柳丁
8个月前
上海
5
38:39 在西岸门口遇到过刘香成和他太太😄
萝卜陈
8个月前
上海
6
36:49 🤔…叫艺术从业者也很好啊😓

edonchen
8个月前
上海
6
20:36 不管经济还是艺术,2016作为上海的分水岭都无可辩驳了🫥
BB_88
8个月前
上海
6
13:32 哇本期两位嘉宾的衡山和集和香格纳画廊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书店和画廊,得到了很多滋养
文欣
8个月前
上海
7
艺术文化先行活化区域,不可抗之力再将其驱逐这真的是中国特色,也是政府的短视。有活力的街区就是要多元,难道纽约也把切尔西那些画廊都驱逐就因为商业价值起来了? 真正的文化地标形成是很难得的,不是盖两个假大空的楼就可以达成的,需要去保护这种民间自发生成的社区和力量,可惜我们的政府总是看不到这些东西的价值。 之前在纽约soho逛街去看过walter de maria的earth room和horizontal kilometer,就两个超高租金的房子放着永久空间装置,一大屋子的土和100根黄铜的艺术作品,真的很震撼,几十年多少钱和人力去维护一个想法,很让人深思的。

SHY_f8od
8个月前
上海
8
07:06 上海回不去了

丁泰勒
8个月前
日本
8
哎,住在番禺路,原来常去衡山和集,窗户可以看到街景,看完书去徐家汇公园撸猫。记得每年还会有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双年展等等的周边,还收藏了一些自制明信片。西岸大大小小的画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无名创作者的画,最常去的是大田秀则画廊,一般都是草间弥生展览的第一站…

艾伦Wong
8个月前
上海
30
我是艺术家!不是艺术从业者,太好笑了这段。国内艺术之所以走不出去或许不是没有道理。国内的当代放到国际上是没有流通性的,赵无极,张大千或许可以但是价格也很可以。艺术的底蕴可能还需要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