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之前讲产业的时候说过:农业是第一产业,那么按照顺序今天就来聊聊农业板块应该怎么分析。农业的范畴有“农,林,牧,渔”,“农”你可以理解为种植业,“林”就是种树的,“牧”则是陆地养殖业,“渔”是水中养殖业。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农业机械,动物饲料、化肥农药等细分行业,这些也属于农业的范畴。
我们把农业的范畴进一步缩小,你也可以把农业分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先说结论,我个人不喜欢投资农业板块,或者说资本都不太喜欢投资农业。去观察一下主动基金的持仓,你会发现很少有基金会重仓农业股,那为什么资本不喜欢投资农业呢?
首先、从财务分析角度来讲,农业企业的财务数据很难被证实。如果是工业制造业,人们面对的各类资产都是“死物”,也就是一堆机器,工厂,原材料等等。这些“死物”统计起来比较方便,数据的可靠性也会更高。但相比之下,有情绪的“活物”就不太好搞...
对于从事农业的公司来说,绝大多数资产都是生物资产,而这些“活物”很难用客观的数字进行统计。之前就有过一则新闻:说某家水产养殖企业的扇贝突然跑路...扇贝是该企业的资产之一,扇贝数量越多也意味着资产越多,但水下具体有多少只扇贝没人说得清,当发现公司的资产远没有财报显示的那么多时,公司辩解道:那是因为扇贝们跑路了....
新闻很可笑,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投资者来说你能相信的只有数据,但死数据遇上活资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偏差,这让市场无法准确的给相关企业定价,所以资本都不太喜欢投资农业。另外,农业难很出现几何级的增长,而资本都是逐利的,增长越快的行业投资回报就越高,很多行业一旦出现技术突破,整个行业就可能出现几何级的增长,但相比之下的农业就没有这种特征,它们的增长是平稳的线性。
假设一头猪有300斤肉,两头就是600斤,三头就是900斤。在同样的生长周期下,不可能养出一只900斤的猪。假设一只鸡生1个蛋,两只鸡就是2个蛋,三只鸡3个蛋,不可能出现一只鸡生100个蛋的情况。综上所述:农业企业的增长相对平稳,不太可能出现超额收益,外加农业是看天吃饭的行业,一旦有洪涝,蝗灾,瘟疫等自然灾害,产量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而天灾是很难提前预测的,这种不确定性的风险也导致资本不太愿意投资农业。
如果非得在农业中选一个高成长性的领域,那么可能只有“种业”,“种”是种子的意思,也就是生产研发种子的企业。地里的农作物都是一粒粒种子种出来的,瓜果蔬菜长的好不好、产量高不高、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种子的质量,而我国在优质种子层面远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很多蔬菜的种子都依赖进口,而优质的种子需要在地里、实验室中一次一次的进行实验、培育。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才有可能培育出理想的种子。
因为这是改变生物基因的过程,所以周期很长、投入的资金也很多,但为了确保中国人的饭碗能端在自己手里,种业的发展又是必须的,现在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样是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