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无论是阿富汗还是塔利班,似乎都是相对陌生又神秘的存在。
社交网络上零零总总的传说,为我们提供了模糊又猎奇的想象。
真实的塔利班究竟是什么样子?
这一期特别节目,我们请来了长期旅居阿富汗的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经济方向的副教授汪段泳。
由他带我们还原一个3D版的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世界。
自塔利班2021年8月重新掌权之后,汪教授即开启了在阿富汗的田野调查,足迹遍布喀布尔、坎大哈、赫拉特、巴米扬等主要文明聚集区。
他曾一度在针对华人的恐袭暴乱中同恐怖分子擦肩而过,也无数次地和塔利班交手过招,甚至还曾误入恐怖组织巴塔的边境老巢……
然而,动荡的生存环境没有让他离开这片土地。相反,他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为阿富汗儿童熬过人道主义危机做着努力……
阿富汗西部与伊朗交界的口岸边,汪段泳(中间)和一群值班的塔利班士兵合影。这些塔利班武装边防人员主动要求被拍照,摆出各种pose。(汪段泳摄)
这一期你将听到:
● 被塔利班重新执掌一年半之后,如今的阿富汗有变的更糟糕吗?
● 在游乐园开碰碰车的塔利班开始走亲民路线了吗?
● 面对急剧压缩的生存空间,阿富汗的女性在如何应对?
● 塔利班对待中国人的态度如何?
●在其治理下,阿富汗的社会和经济将会往何处发展?我们有可能帮助阿富汗走出人道主义危机和发展困境吗?
●当我们关心阿富汗谈论塔利班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关心什么?
也许听完之后,你会和我们一样,更能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思考远方的苦难、关注远方的哭声。
希望你喜欢这一期的见闻和分享!
喀布尔机场外墙前,一名拾荒女童在此徘徊。当前阿富汗街头流浪人员中,有大量是妇女、儿童、残疾人和吸毒者。(汪段泳摄)
喀布尔市郊工业园区的一家工厂,青年女工正在工作。据厂主介绍,塔利班进城后,女工上班未受到过任何方面干预,她们都是自己上下班,不需要男性家人陪同。(汪段泳摄)
喀布尔市中心著名的“小布什市场”(现已更名为坎大哈市场)门前。一个馕饼店前坐着三名乞妇,连续数十年的战乱使得阿富汗大量青壮男性人口丧失和致残,而大部分女性依然遵循传统不外出正式就业,结果只能依靠乞讨和偶尔打零工为生。(汪段泳摄)
塔利班武装人员随处可见,此即喀布尔最热闹的河边市场街景。(汪段泳摄)
在喀布尔市内唯一一座立交桥上俯瞰街市。(汪段泳摄)
喀布尔地狭人稠,大量人口已无立锥之地,底层百姓只能在山上自行盖房搭棚解决栖身问题。(汪段泳摄)
在坎大哈在省长代表见证下,汪段泳(左)和同行的郑刚先生从私人旅费中挤出所有可用余钱向当地“中国医院”70个困难职工家庭提供捐助。(汪段泳摄)
【主播】
@糊糊
@卓雅Joy
【嘉宾】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经济方向的副教授 汪段泳
【内容索引】
02:40 正篇开始
05:25 为何与阿富汗结缘
09:25 安全担忧VS学术志业 是什么让汪博战胜恐惧
11:05 亲历恐袭是怎样一种经历
17:25 塔利班对华友好吗?
33:30 塔利班的社会画像是什么样
39:55 如何加入塔利班
43:00 高层集团残障率达世界之最?
51:00 面对社会空间的收缩,阿富汗的女性在如何应对?
1:02:47 压制女性所带来的人力短缺如何弥补?
1:14:20 落后观念X忽视教育 恶性循环怎么破?
1:22:20 阿富汗人道主义危机和网友脑海中的印象趋近吗?
1:37:00 了解阿富汗 有哪些作品可以推荐
1:41:00 对于普通人来说,阿富汗为什么值得关心?
【相关作品】
《无规则游戏》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