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压力大到没时间好好吃饭,似乎是很多年轻人的困境。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听友令承,从外卖引起的健康问题说起,希望通过亲手烹饪修复身体,也聊到修补旧物能收获日常的满足感。在这些可持续生活的点滴中,我们重新开动脑筋,原创一些有趣的解决方案,也找回小时候与物品、生命对话的童真。
我们也与媒体人令承一起探讨,环境行为的传播为什么这么难破圈? 或许是因为人们没有被可持续地对待,所以个体很难可持续地对待环境。
可持续生活是一种话语,能够用来对抗消费主义的暴力。比如,我们会吐槽商品的过度包装,其实人也没必要通过身外之物过度包装。
对这一期的音质说声抱歉,希望多次爆笑的氛围可以弥补一下音质的问题。乍暖还寒时期,希望大家可持续地好好照顾自己,一起期待春暖花开。
【本期嘉宾】
令承:媒体人,GoZeroWaste上海站志愿者,即刻@令承 https://okjk.co/X4zZdH
【话题传送门】
关于修护的生活智慧:
4:20 与零废弃结缘的契机,从关心食物的“明日之路”开始
7:06 不认为自己是环保主义者,只想对自己好一点
10:08 关心外部议题也得让自己身心健康,高负荷工作不可持续
14:10 依赖外卖导致健康风险,手术再小也会伤元气
18:07 用配方精简的香皂洗头,满足养发需求又低碳实惠
22:40 质量上乘的旧羊绒衫可以重织,裤子补几次也不嫌弃
30:04 大工业生产的东西越来越不耐用,修补变得小众
35:20 植物染可以让天然材质旧衣焕发容光
关于审美与环境传播:
41:00 找到自己的审美和喜好挺难的
50:53 手工艺品非标准化但更有温度
54:00 手擀面、包饺子更美味也有乐趣,令承曾因此和老板对峙
1:00:10 改变行为添麻烦,省钱激励更有效
1:07:26 再利用便携的塑料袋,垃圾袋和垃圾一起变少
1:12:36 环境传播需要切合公众痛点,比如月饼吃不完
1:14:08 以貌取人是因为社会节奏加快,与陌生人来往依赖第一印象
1:19:22 耐用品可以成为传家宝:金耳环、汤婆子、儿童洗浴盆
1:23:15 给自己的爱物、酵母取名,像孩子一样与物品和生命对话
1:30:07 令承独白彩蛋:为何环境行为的有效传播如此艰难
【本期节目提及的播客单集】
明日之路 流浪猫咪咪奇遇记:遇见一群省钱买打折食物的年轻人
明日之路团队做的零废弃月饼改造活动
明日之路 解密微生物菌群
steve说:用交换代替消费的30天实验
不上不下 对话硬核极简博主@一乔桑哇:
【本期主播】
七七,即刻@-七_七-
深白色,即刻@DarkWhite_深白色
香菜,即刻@enjoyeco_life肥皂果带盐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Little Idea - Bensound(免费版权)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