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女律师的烦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此前国内某律所一位年轻的Junior在面对律所的高压下给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的事件。我们不知道这个事情的全貌,所有了解的情况也只是来自于各方的二手消息。但是事情的发生还是让我们觉得难过又压抑。也趁此机会跟大家聊聊律师这个工作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小法师们每天在面对极强的风险控制意识以及外界对我们极低容错率的环境下往往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大多数律所以及团队的狼性风格、上级和客户的消极反馈都可能让整个工作环境变得更加艰难。我们拼命地想要做得更好一点,也拼命地想要在这个四面漏风的环境里坚强地立住,但是建立一个强大的自我人格远比想象的难的多。

这期略显沉重的聊天里我们希望告诉大家也告诉我们自己:人生不是一个轨道,而是一片旷野。我们走过的每一程,都只是我们漫长生命里的短短一程。律师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

最后附上此前写的一篇文章~

******

10:15:律师行业的低容错率和国内卷王之卷的环境可能直接导致律师没有办法接纳自己

14:47:律所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律师的工作和心态

16:02:咕咕的第一份实习经历:好的团队对冷冰冰的律师行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0:04: Kali的第一份实习经历:Senior的态度直接影响初年级律师对自己和律师未来的想法

25:32: Echo的经历:面对高度控制型领导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6:58: 在高压的环境下,我们难免下意识的否定自己

30:00: 一个正常积极的团队会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强大的人格

36:00: 在困难的环境里学会自洽才是最重要的

38:20: 人生不是一个轨道,而是一片旷野

41:30:我们也要学会给权威打分

50:00: 不要因为觉得自己能做到100%就觉得只能做到70%的人都是傻逼

55:50: 我们也要学会评价老板

1:00: 希望我们做到了senior的位置也能永远保持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的心态

******

本期主播:Echo&咕咕&Kali

 致年轻律师:你可以有向下的自由

近日,一名精品所年轻律师自杀的新闻引起了网络的热议。网传该名年轻律师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清华大学硕士,入职于3.5万元俱乐部,性格阳光,待人和善。这样一位青年才俊,说没就没了,令人唏嘘不已。

在事实没有经过官方澄清之前,我们无法断定真相。我们只能想象,被辞退对于这位年轻律师而言,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可能有委屈、有愤怒、有不甘、有抑郁、有焦虑,会感觉丧失希望,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可能,他在长期的高压工作中掏空了自己,却没有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于是,巨大的反差让他一时无法接受。

这位年轻的律师像是千千万万年轻律师的缩影,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我们的感受很多是共通的——“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在那里做仰卧起坐快累死了”、“就像《解放日志》剧中说的‘我不至于不幸,但我不开心’”、“表面干练,内心生无可恋”……我们工作中的痛苦、自驱力的丧失、价值感的缺失为何如此普遍?

我想,这和我们从小就生活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不无关系。出生在世界人口排名第一的国家,人口一多,资源有限,高度竞争难免。每一场应试就是一次竞争,竞争中有人高分、有人低分,高分的被评价为“好生”、低分被评价为“差生”。家长、老师、学校大都喜欢“好生”,只有“好生”才能获得认可。小时候的我们,谁不想要父母的认可、老师的褒奖?但是在这样残酷的竞争中长大,真的有很多“副作用”:

1. 人生只能积极向上,没有负性能力

在这样残酷的竞争中长大,好像我们只有一座独木桥——往上走,不断地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走上人生巅峰。律师圈子的精英文化、优绩主义更是盛行,是被社会的强势价值观绑架的重灾区。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向下”的自由——找对象要门当户对,考研的学校要比本科好,跳槽的工作要平台更大或工资更高……我们习惯于在竞争中比较,并且想要在比较中胜出——我们想要比别人优秀,我们想要比过去的自己优秀。比来比去,我们内心的空间越来越窄,内心的自由越来越小,对自己的宽容、对别人的宽容也越来越少。

尤其是律师行业,不仅竞争压力大,容错率也很低。律师做对了都是应该的,做错了都是不应该的。就像应试教育下,学生做错了的题目,需要订正、重做,不断反思,尽量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但是,现实中无人是完美的,也无人能做到完美。错误是会发生的。我们需要的是对错误的接纳以及对错误的纠正,而不是犯错时对自己感到羞耻,对别人满怀愧疚。我们可以反思,对细节的追捧,是不是像胸口的大石,给我们施加了太多的压力,是不是对完美的追求给我们施加了过多的枷锁,让我们思前想后,穷思竭虑,束手束脚?

残酷的竞争文化下,我们只能“积极向上”、追求卓越、追求完美,我们的错误、我们的负面、我们的不完美很少被我们自己、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社会接住过,甚至在竞争下不断地被放大。遇到了负面新闻的传播,来一个404;发生了错误,因害怕指责而不敢大方承认;看见了自己的不完美,不愿意接纳而发起自我攻击……残酷的竞争文化告诉我们要一直积极向上,不会在我们掉下来的时候接住我们,甚至还会责怪我们没有抗挫的能力。

我们患上了“积极向上”的病,病得不轻。任何的消极、负面、下坡似乎都不予认可、避而不谈、无法接纳。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消极、负面、下坡恰恰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实。接受阳光,也接受阴影;接受积极,也接受消极,才是真正的整合,才能帮助我们在艰难的时刻接住自己,也接住他人。一味的“积极向上”,我们只会越来越慕强,对弱者越来越少同情;只能接受赞美,无力承受批评。

但我想说,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向下”,“向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拥有意想不到的自由。曾经面临家庭的剧变和就业的不顺,让我一度抑郁,感觉自己不再有开心的能力,醒着就很难过。巨大的丧失感让我觉得自己一路向下,不知道何时触底。我不确定自己现在有没有触底,但是在漫长的日子里,慢慢接纳自己“向下”的时候,反而没有那么害怕向下了,做很多决定反而没有那么束手束脚了。那种不再害怕更多的失去,放开手脚干的感觉反而让我拥有了从未有过的自由。

很多毕业生,眼中只有“魔术圈”和“红圈”,但是这两个圈的岗位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完全处于需方市场。而且,“魔术圈”和“红圈”的工作氛围和培养模式也不一定会适合你的身体条件和个性风格。“魔术圈”和“红圈”以外还有宽广的天地,说不定可以给你更多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人生不是单一的轨道,而是一片旷野。放下对走上人生“正轨”的执念,转瞬即有了更多的心灵自由。

2. 习惯向外寻求自我价值感,没有稳定的内核

很多职场新人刚结束学习生涯进入职场,可能还在适应中。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把学习当成人生的全部,到了工作中容易把工作当成生活的全部。他们总是容易用力过猛地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应试教育下,我们把成绩当作是评价的标准,考高分似乎是最能证明人生价值的捷径。初入职场也很可能想要一张考卷,考个高分,证明自己的价值。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职场新人很可能赋予工作过多的权重,在工作中竭尽所能,掏空了自己。加上职场新人还没有培养出“钝感力”,较为敏感,也对自己的负压边界不够了解,因而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较大。我想很多职场新人都经历过担心不被认可、不敢拒绝、害怕犯错、恐惧权威等心路历程。

确实,在激烈竞争中的我们,长期处于与别人比较的状态,很少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我们对自己的价值的确认常常源于外部的评价:考高分了,得到了肯定——我们高兴又自信;考砸了,挨批评了——我们伤心又自卑。我们好像需要不断地满足社会的标准、外界的要求,才能脱颖而出,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为了得到外界的正向反馈,我们又拼命地想要证明自己。

于是,长期的竞争让我们习惯向外寻求自我价值感,而外部的反馈,时高时低,时好时坏,导致我们的内心像浮萍一样,四处漂流,并没有稳定的内核。建立在外部反馈上的自我价值是如此的脆弱,让我们慕强又脆弱,不时拧巴,常常自我怀疑。

3. 人生的价值由我们定义,不一定要在工作中找到

有没有一种可能,竞争文化中的要出人头地、要比别人优秀,只是我们盛气凌人的傲慢,或者是我们自己的自恋、父母的自恋,抑或是社会集体的自恋?我们如何比别人优秀?人生不是一张考卷,没有标准答案或者参考答案。人生的价值很难框定一个标准去量化,考试的成绩、工作的成就、挣的工资、获得的社会荣誉都仅仅是很单一的维度而已,这些也定义不了人生的价值。同时,我们也控制不了别人,只能控制自己,甚至控制不了自己。既然,没有比较的标准,也无法控制比较的对象,那何来比别人优秀?比别人优秀的意义何在?

所以,比较无意义,回归自我,向内探索,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我们难免会受外部评价的影响,但我们不应再把定义人生价值的权力交给外界,无需让自己跟随外部评价的好坏而阴晴不定。一份成绩单,一个工作,一个评价并不能定义我们的价值。这份工作没了,会有下份工作,暂时没有找到下份工作,我们大概率也不会饿死。

工作以外的世界很大很大,还有很多人间值得——上海的秋天来了,来杯秋天的奶茶,感受惬意的秋风,拾片金黄的落叶……是的,我们的价值感很多时候藏在我们的感受里。一次次小小的愉快的感受,感受到的酸甜苦辣,慢慢累积成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让我们感觉人生逐渐丰盈,自我逐渐得以实现。

就像影片《心灵奇旅》中的22一样,我们真实的感受就已经是我们人生的火花,而不需要钢琴老师那样灼热的热爱与天赋,也不需要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不加评判地接纳我们真实的感受,不需要过多的情绪羞耻,勇敢地做自己已经足以点亮我们的人生!

讨论了这么宏大而厚重的问题,最后落到了情绪感受上,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头重脚轻,意犹未尽。确实,人是很复杂的,却也是很简单的。不加评判地觉察并接纳自己全部的感受,并能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祝愿我们都有做自己的自由与勇气!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我自己也是一名年轻律师,资历尚浅。我不想过多考虑适不适合起这样的标题、说这样的话,会不会误导别人,抑或引起广大领导的不满,我只想说出自己的声音。你不同意的,就是你对。

P.S:《人物》有一篇《原来,这样也没关系》给人温柔与包容,如果你急需被接纳的感觉,可以去看看~

主播...
ElEl
咕噜咕噜218
Kali啾咪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阿痕痕
2年前 浙江
0
我也是上级律师太优秀了,每次都觉得压力很大,虽然我的上级律师很好,对我也教导的很认真。但就是这样让我越来越看到自己和他的差距。 姐妹们要不要考虑开个群,好喜欢你们想和一起交流QAQ
嗐乐呵乐呵得了
1年前 北京
1
35:33 同焦虑了很多年最后走出来的女律师。好学生的心态就是焦虑的根源,脸皮厚一些、确认做不好才是正常的,做得好是意外,不要用“做得好”和“做的不好”来评价自己的工作,而且用“正常发挥”和“超常发挥”来评价,要有这种心态才能拥有主播说的强大的人格。不要着急,年纪大了脸皮自然就会厚一些。:P
凤璇
2年前 广东
1
同样是这个行业,同样是女律师,听了几个话题,发现原来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相同的烦恼,会继续听你们的说
玉面小蛟龙o
2年前 江苏
2
工作后失眠成了常态,最近状态很差,周末放下手头工作和朋友出去痛快的玩了两天,瞎逛漫谈,这种适当抽离放空自己的状态让自己觉得很开心,还在寻找能让自己自恰的状态。谢谢你们的音频,同龄人能带来焦虑也能互相抚慰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