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最近,有一件事非常火,网上流传着一封信: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决定辞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娃哈哈经营管理。

网上各种奇怪的猜想都有,有人说娃哈哈官方未回应、辞职这件事真假未知;有人说涉及侵吞国有资产;甚至有夸张的,已经把各种宫斗戏码都给脑补出来了。

昨天晚上。。。。

这段时间,不少读者让我聊聊这件事。

但说实话,我并不了解内情。没法妄加揣测其中的是非。

不过我觉得,这件事的热度背后,确实展现出了一个无法被忽视的话题:随着企业创始人的老去,“接班”问题,该如何解决?

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大多起家自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如果那时他们20-30岁,那么如今,他们正好集体进入60-70岁的年龄区间。

接班,对他们而言,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其实,按照很多人的传统观念,这完全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中国人说“子承父业”。这不是天经地义。

但在现实世界,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

比如,有的企业交给“二代”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水土不服,要么是那些老臣不服新老板,要么是新老板希望换上自己信任的高管,让老臣感慨“卸磨杀驴”。

甚至,现在还有一种新趋势:二代们,完全没有子承父业的欲望和野心。或者自己更感兴趣、更想做的事业。

小马宋老师就说过一个故事:

我遇到过一个企业,年收入在100亿左右,他们品牌部的负责人就跟我讲:我有时候觉得我们老板很可怜的,他70多岁了,子女都没能力管公司,这么大年纪一天都不能休息,他已经被这个公司和业务绑架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斗胆,和你聊聊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我有一个观点,这涉及到你看待企业的一个核心观念:你究竟是把企业当成一套房子,还是当成一个孩子?

什么叫一套房子?房子本质是一种资产、一种需要传承下去,让子女不断享用的资产。

你买房子的目的是什么?自住、收租、或者涨价以后卖了换钱。房子对你而言是一种“工具”,你一定会希望这个工具的价值越高越好。房子价值千万,你就是千万富翁。

想想看,今天你通过努力和拼搏,买下了一套上海核心地段的大房子,这是你一生的辛劳和血汗。当你老去,甚至将要离开人世时,你会想要怎么做?

没错,你一定会把它交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有舒适的房子可以住。哪怕他不想生活在上海,想去个悠闲的地方居住,甚至想周游世界,他也可以把这套房子出租或者出售,获得不错的收入。

总之,这时你的想法是:资产是用来服务我和家人的,它的作用是绝对不要让我的后代,继续吃我当年的苦。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接班”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既要保证交接平稳,又要保证这个过程不会让资产本身大幅缩水。

然而,这个过程注定是艰难的。

为什么?哪怕你能学到父亲的知识和视野,但企业经营中的众多软实力,是根本没有办法通过血缘代际传承的。

什么软实力?

比如,你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疯狂的崇拜、迷恋你的父亲,那就是不知道,而且学也不可能学得来,因为这就叫“个人魅力”,而不是“家族魅力”。

比如,你不理解为什么企业里会有很多明显不合理的流程、不合理的系统,那就是不理解,而且你一动就会出乱子。因为这个问题诞生的那一刻,可能是为了解决某个你不知道的更大的问题。

现代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身处这个系统中的各种人,都是在各种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博弈中,一路走到今天的模样。其中的很多微妙细节,甚至可能创始人自己都说不清楚究竟为什么会这样,但它就是这样稀里糊涂的传承了下来。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意识越来越强烈。从小生活优越的二代们,也未必能看得上父亲的产业,尤其是农业、养殖、水产这样一些比较辛苦的行业。

那该怎么办?其实,还存在另外一种看待企业的观念:企业不是一套房子,不是你用来服务孩子的工具。

企业,它本身就是一个孩子,一个有独立人格、独立生命、独立使命的孩子。

对于你的孩子,你会希望他怎样?你会希望他开心、希望他快乐,希望他可以按照最适合他的方式,过着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当你老去,甚至将要离开人世时,你会不会说对已经成年的孩子说。孩子啊,离了我,你可怎么办啊,要不,我把你托付给我另外一个孩子吧,你什么事情都听他的。你会这么做吗?

不会,因为把他培养成年,让他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你的使命,也是你的成功之处。

你可能会说,可企业毕竟是我创造的啊?没错,企业是你创造的,因此你会获得一部分股份,并且这份股份可以传承给你的子女,让你的子女永享企业经营的一部分收益。

但请注意,只有股份和收益在传承,企业本身,是没有传承的。

企业,说的小一点,是属于全体股东的,说的大一点,甚至是属于整个社会的。是整个社会需要你的企业,需要你的企业提供的某种服务,企业才有存在的必要。

一旦有一天,社会不再需要你企业提供的服务。那你所有的美好愿景,都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不存在“接班”这个问题的。

当创始人老去,他们甚至可以拿着股份,安然退休。那企业怎么办?交给职业经理人就好。

乔布斯去世,接班苹果的是乔布斯的儿子吗?不是。那苹果有就此消沉吗?没有,反而在库克的带领下,成为了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司。

芒格去世、巴菲特年近百岁,接班的是他们的儿子吗?不是,巴菲特早早就选定好了两位接班人:格雷格·阿贝尔与阿吉特·贾恩。并把他们在身边培养多年。

最后,我想说,这两者观念,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甚至你可以说,它更像是一种“文化传统”。

你可以看到,在很多东亚地区,比如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甚至包括日本韩国,都存在着大量的家族企业。比如香港的李嘉诚家族、韩国的三星集团。

这些家族的二代三代们,目前都在实际掌控并运营着公司,整个过程也一切平稳。

一些家族企业,比如香港的李锦记,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完善的“家族宪法”,用白纸黑字,明确家族治理和公司治理的责权利边界。历经一百多年,依旧能稳定传承。

家族企业并不一定落后,只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解决“传承”问题。

而欧美的很多企业,更习惯于形成一种“职业经理人”文化。由职业经理人打理企业,家族后人则只持有股份。比如迪士尼背后的迪士尼家族,或者沃尔玛背后的沃尔顿家族。

但问题的关键是,企业的创始人,你一定要想清楚,究竟是想让企业成为一栋房子,还是成为一个孩子?

房子有房子的担忧、孩子有孩子的困扰。

但关键是,选定一条明确的道路,然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这,或许是所有“接班”问题,共同的答案。

主播...
刘润商学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学习的一天天
9个月前 上海
2
本期播客主题关于娃哈哈宗馥莉辞职事件引发接班问题讨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面临集体老去,接班迫在眉睫。接班存在难题,如二代水土不服、个人意识变化等。看待企业有两种观念,一是当成房子,注重资产传承,接班重要;二是当成孩子,创始人可拿股份退休,企业交职业经理人。东亚多家族企业,欧美多职业经理人文化。关键是创始人要想清观念,选定道路解决接班问题。 [00:00] 娃哈哈宗馥莉辞职事件引发的企业接班问题探讨 [00:02] 网上流传宗馥莉决定辞去娃哈哈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00:10] 网上对宗馥莉辞职有各种猜想 [00:21] 娃哈哈发表官方声明称宗馥莉继续履职 [00:41] 企业创始人老去,接班问题迫在眉睫 [01:04] 企业接班在现实中会出现各种难题 [01:17] 二代们存在无接班欲望和野心的新趋势 [01:22] 关于企业与资产传承的讨论 [01:27] 遇到年收入百亿左右的企业,老板七十多岁仍无法休息 [01:45] 探讨看待企业是如房子还是孩子的核心观念 [01:53] 房子是可传承让子女享用的资产,也是工具 [02:05] 希望房子工具价值越高越好,买下上海核心地段大房子 [02:25] 资产用于服务家人,不让后代吃苦,接班问题至关重要 [02:30] 接班需保证交接平稳且资产不大幅缩水,过程艰难 [02:43] 关于企业传承与发展的探讨 [02:43] 企业经营的软实力无法靠血缘传承 [03:00] 企业存在不合理流程系统且原因复杂 [03:13] 现代大企业是复杂的利益博弈系统 [03:28] 企业传承有时稀里糊涂 [03:43] 存在新的看待企业的观念 [03:49] 企业像有独立人格的孩子 [04:04] 关于企业传承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04:04] 当你老去对成年孩子表达担忧并考虑托付 [04:22] 企业创造与股份传承 [04:36] 企业属于全体股东或社会,本身无传承 [04:47] 社会需求决定企业存在必要 [05:00] 创始人老去可持股份退休,企业交职业经理人 [05:07] 苹果和巴菲特企业的接班情况 [05:25] 关于家族企业与欧美企业传承和治理方式的探讨 [05:37] 东亚地区存在大量家族企业,如香港的李嘉诚家族、韩国的三星集团 [05:52] 一些家族企业发展出完善的家族宪法,明确治理责权利边界 [06:07] 欧美企业更习惯职业经理人文化,后人只持有股份 [06:20] 企业创始人要想清楚企业是像房子还是孩子 [06:29] 选定明确道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接班问题的答案 [06:37] 关注刘润,降低商业认知门槛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