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期书目】
《关于女儿》——[韩]金惠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饱暖读书会听友群开通啦!想要加入我们的朋友,请微信小助理:bndshwang123入群哦~
欢迎光临饱暖读书会第二十三期!
本期读书会,我们首次拜读韩国作家的作品。这是一本以东亚母女关系为主题的小说,书里的女儿小绿,是一名公开的性少数人士,小绿的母亲面对女儿,虽然爱她,但不知如何去理解“在一条艰难的道路上走得步履维艰”的女儿。在东亚社会少子化的背景下,女儿不仅是父母的小棉袄,也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和荣辱。在严重的代沟矛盾下,小绿的母亲面对衰老死亡,带着执著和善良,终于一点点地开始改变,学习如何走近女儿,让这段剑拔弩张的母女关系有所改变。你对爱和理解的关系有什么看法呢?在和父母相处过程中,你觉得最难的事情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大家一起聊聊哦~
【本期时间轴】
03:10——金惠珍是谁?
08:04——关于女儿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11:33——最喜欢的段落
15:57——母亲vs.女儿,你站谁?
30:06——读这本书,我们获得哪些关于母亲的新理解呢?
46:20——总结与推荐
【背景音乐】
《我想更懂你》——潘玮柏、苏芮
【联系我们】
微博:饱暖读书会
听友群:bndshwang123
Email:[email protected]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Wei_Zn2e
1年前
湖北
64
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母亲得知女儿参加游行时,心里嘴上满是不理解与责难,但还是忍不住要到学校亲眼看看,面对小卖店老板的评价,妈妈却又自然地为女儿为游行进行辩解。感觉东亚人就是很难平铺直叙地表达爱,所有对别人的爱都被藏在生活的细节里,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亲子关系会处在一种,我知道你爱我,但是我好像没有感受到的一种很别扭的状态。

sharkshark
1年前
北京
26
开始理解母女关系,也许是每一个东亚女的必经之路
晓东_RyyZ
1年前
江苏
16
讲的很好,对男女关系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社会中女性真的承担的东西越来越多,女性真伟大。
玩_8TvN
1年前
四川
10
我从小就一直都在母女关系中挣扎,小时候怕她长大后能跟她沟通,讲不通的时候会奔溃互骂,又很心疼她。但结果是她那个时代的农村女性,实在无法接受我的每一个观点,只能继续变骂边告诉自己要想开点,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

饱暖读书会Wendy
1年前
英国
7
这本书读的感慨万千,东亚特有的家庭结构和文化,常常让我们觉得困惑,爱和理解难道是矛盾的?难道他们不应该并存吗?在这本书里,我们或许会找到,理解是一个过程,她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漫长的时间。你读了这本书吗?你对母女关系的理解,有什么新的观点吗?请给我们留言吧!

0130
1年前
北京
6
书刚开始看。我毕业的时候,校领导在群里发了限男生的招聘,我立刻举报了,而且在群里提醒大家这是性别歧视。我妈知道了就很不赞同,大吵,我能明白她的担忧,但我更希望她认同我的行为没有错,只是不太隐蔽。
HD525465v
1年前
山东
5
听了这篇博客,心中感触颇多。在我成长过程中,和母亲的心灵接触时间很短,年幼母亲独自带我生存压力很大,年少我们分离了几年,后来有了弟弟,带弟弟又基本花掉了她全部的精力。所以等我成年后,我与母亲心之间的距离格外的远。成年后,我们之间交流很少,每次聊天,基本都是找对象结婚找什么工作之类的话题,在很大的观念冲突下,我们之间的交流都以冲突结尾。因为成长过程中母亲的缺失,我一直也很渴望她的认可、理解和支持,但是慢慢的,我知道了在各自成长环境所形成的观念下,互相理解是个很难很难的事情,需要突破太多的阻碍,所以在长久的失望绝望后,我选择了放过自己,不再渴求。放过自己后,我反而看到了母亲,身为女性,在传统中国家庭中的无助和对有人理解倾听她的渴望。所以我选择做一个更强大的人,去拥抱她、倾听她、给予她爱,反而缓和了我们的关系,拉进了距离,她也愿意偶尔去听一听我的想法。 我一直觉得,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幸拥有理解包容自己的父母,在中国环境里,那需要极大的幸运,但是横亘在双方之间的问题、隔阂总要解决,放弃期待,成为主动方,或许也是一种选择。

kkkkkkoed
1年前
湖北
5
刚看完这本书,其实感觉没有9号工作写得好,议题和情感都很好,但是文字有点啰嗦,情绪描写的有点没推动起来。😿😿😿
caicai_Gsbv
1年前
江苏
4
80后独生子女的女生,又要有男性的一面挣钱养家,又要有传统女性的对完美家庭管理。要对子女无私奉献的同时,还要干好工作,

三角猫露西
1年前
北京
4
上首页啦!!🎉🎉🎉

小瓷瓶
1年前
江苏
4
我不确定我的思考对不对 因为我没看过这本书。但我个人觉得压死母亲最后一根稻草应该是珍,是她一直在恐慌和理解女儿之中摇摆,同时珍是也是这个社会的一角的射影,没有子女的老人最终会被养老院随意践踏。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觉得女儿是珍精神的延续(虽然她们不是母女),是作者渴望的在那样的社会中常人难以拥有的勇敢、自由、平等,难得可贵。可能因为我还是个学生的原因 这波我比较站女儿,因为她那种本身的热血精神确实存在于现在的青年人身上的,我想不同年龄段看是不一样的,对于青少年来说 女儿在我心目中是一个闪闪发光,有自己所追求的人,可能对于处在社会或者妈妈一辈的人,她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是如何理解,如何在爱和理解中抉择。同时我也在思考,是否需要劝青年人放下标签,和母亲共处,但有句话很有道理,我们都在自己的时代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个人选择不同吧。欢迎讨论

辛仙
1年前
黑龙江
4
我查了naver 金惠珍于1998-2003就读于延世大学政治外交学

Mercury_kiki
1年前
福建
3
这一段很戳我

天才猪猪不是猪
1年前
湖北
3
《素食者》有幸读过!第一次读韩国作家的作品,感觉很震撼。
Khloe_errr
1年前
上海
3
最近看完,非常触动

Yi-_-
1年前
上海
3
如果妈妈是精神病患者
如果女儿喜欢工作是捡垃圾
如果爸爸有无法摆脱的性瘾
如果是这样,能接受吗?
世上很多矛盾的本质—大家需要的只是普世价值观里的好
而不愿接受人本身的样子

HD595158w
1年前
安徽
2
13:30 值得思考 有条件的爱
Yue_XCR9
1年前
广东
2
这期讲得太好了

ldqmz
1年前
重庆
2
不觉得母亲和女儿是站在对立面的
也不觉得女儿的叙事代表自由

郭可可
1年前
法国
2
15:31 这段莫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