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特斯拉都放弃、只要高压快充一发力……对换电的各种质疑,沈斐给出了详细解答。
- 主播:于欣烈
- 访谈嘉宾:蔚来高级副总裁 沈斐
- 制作:于欣烈
6 月底,我约蔚来负责能源的高级副总裁沈斐做了一期播客,把一些对换电的主流质疑提给他:
特斯拉都放弃、Better Place 做倒闭、iPhone 定义电池要内置、只要高压快充一发力……
针对每个问题,沈斐逐一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时间轴
02:23 新车销售解绑免费换电,蔚来换电行不行?
11:40 Better Place 为什么失败?
12:47 特斯拉为什么放弃换电?
21:55 智能手机模式决定了智能电动汽车电池要内置?
25:52 凭什么我用新电池去换旧电池?
31:02 换电 5 分钟,排队 2 小时?
37:34 800V 高压快充一来,换电的优势就没了?
47:53 换电站比充电桩的成本高太多,商业行不通?
53:01 高速公路换电站没人用?
54:35 新工商业电价有什么影响?
57:44 换电在欧洲行吗?
59:59 你要在微博争夺话语权吗?
我的专栏:《智能电动汽车商业分析》
主播...

于欣烈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啊凛
11个月前
福建
0
42:00 但很有趣的一点,看有媒体说蔚来的换电架构限制了整车设计

啊凛
11个月前
福建
0
32:43 沈博这个数据其实可以公布一下,增强一下潜在消费者的心理

夏至2023
1年前
上海
0
23:18 回答的真好
阿里山-梁不败
1年前
湖南
0
1:03:49 充电车服务确实好,柴油发电但是不节能。难道不能采购蓄电池车吗?跟电网一样的那种补电车。

HALgernon
1年前
浙江
0
28:30 前提是换电免费啊……新的用户还是会以家充为主,必要时才换电的。
汤未冷
1年前
广东
0
03:23 真正创造价值的是换电,而免费是公司让渡价值
EsterZhang张亚
1年前
浙江
0
我是那个要换电的时候,在高速上超车蔚来的车主。

电动汽车叨逼叨
1年前
云南
0
25:10 这说法违背可他说的要考虑场景,很多用户是没有车位没有桩的,15度电对于这些用户够干啥?

Yan如是说
1年前
上海
0
49:16 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充电桩因其闲置成本,导致投资效率变低;换电站(理论上通过优化运营后)能24h持续稳定地变能,一直在创造价值,投资效率是可以提高的。

Yan如是说
1年前
上海
0
47:11 开个脑洞:隔壁公共充电桩爆满且峰值功率用尽,超充站甚至可以逆变卖电。

Yan如是说
1年前
上海
0
41:46 对的,800V只是提高了纸面数据,功率上来了对电网的冲击变大,后端建站建桩的成本同样不低;另外,一个区域可建功率是有限的;
换电平衡峰谷,对电网友好,也会受到国网的支持。

Yan如是说
1年前
上海
0
27:49 电池“新不新”这个“心理”问题,跟二手车在中国还不够普及有关。
在美国要出远门,很多人会特地租车开而不是开自家的车,因为二手车的开销成本要比mileage等带来的家用车贬值差不多。电池同理。

Yan如是说
1年前
上海
0
25:30 很棒的逻辑!大小互换,为用户省成本。
空格键
1年前
广东
1
感觉像是来做广告的…

鲨鱼辣椒酱h
1年前
浙江
1
00:55 沈博可说的不少,比斌哥力宏微博发的勤多了。蔚来汽车专属微博Kol😍
泡芙_VCgj
1年前
云南
1
全是干货,而且通俗易懂,值得反复听。建议蔚来销售端每个人都吃透这期节目的内容。
熊有饭
1年前
上海
1
很多企业内部的洞见。👍
Kaiwen_uNMt
1年前
上海
2
沈斐这个对电池容量的从日常使用来说这个角度挺不错的,日常通勤的话100多km续航其实就够了,买大电池是为了小概率会出现的长途旅行而准备的。但是其实大部分时间是不用的。但是这个角度考虑到的问题,总觉得是根据答案找问题的感觉,并不是大家会很普遍会想到的。
DuBin
1年前
北京
3
沈总真是谦谦君子。
二红Kira2red
1年前
北京
11
我是其他主机厂的产品经理,负责补能模块。听完之后感叹蔚来真的是很懂补能的车企。
纯电车补能要面对这几个矛盾:(1)用户随处可充的需求和充电站分布密度的矛盾,(2)用户随时能充的需求和空闲时间段客观聚集的矛盾,(3)用户随充随走的需求和充电速度的矛盾,(4)用户充电尽量便宜的需求和充电价格的矛盾。
这四个矛盾,几乎都是供给侧才能根本解决的问题,恰巧合理的换电方案对这四个矛盾都有帮助,沈总讲的深入浅出,我不赘述了。
但是,虽然换电有纸面上的长期价值,短期推广的难度要比充电难太多了,哪怕是跟充电行业发展很早起相比,换电的标准化也要更难。
充电标准变化再多,对车造型上无非是充电口规格和BMS相关的设计,但换电标准直接影响到电池规格,进而影响车辆的尺寸和造型设计。拿蔚来来说,毫无疑问蔚来拥有非常先进的换电技术和运营能力,但是蔚来现有的电池规格显而易见不适用于很多对车辆尺寸要求更紧凑的车型。
另外充电标准的更换也更容易推进,充电站无非换个枪头,车无非加个转换器。(当然协议肯定有变化,这里只说肉眼看得到的差别)但如果一个统一个换电标准发行,跟头部玩家不统一,感觉就很难落地了。
不知道这个问题会怎么解决。十几年前家电下乡政策之前,村镇居民用电基建先来了一轮大提升,近年新能源下乡,不知道会不会从政策角度促进换电标准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