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主题:

1.传播学学什么? 

2.为什么学传播学? 

3.怎样学好传播学? 

4.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学学习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节目文稿】

小蝶:Hello,大家好,我是小蝶,好久不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每一期视频的标题上都有“传播学告诉你”,那你知道传播学是学什么的吗?学了传播传播学能做什么样的工作呢?我这就带大家向交大媒传学院的副院长李晓静老师请教一下,我们会分两期视频回答以上问题,马上进入本期节目精彩内容。

我们知道很多同学可能不知道如何选专业,对各个专业的了解很少,那晓静老师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传播学这个专业呢?

李晓静老师: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一些经典的教科书里面应该都有所涉及,比方说国内的张国良老师,他今年刚出的第三版《传播学原理》,郭庆光老师之前出的《传播学教程》,那么西方的教材再比如说赛佛林和坦卡德出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还有丹尼斯麦克尔的《大众传播理论》,这些学者在这些教材里面都有所介绍。那我在这里呢就想从两个角度来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简要的一些看法和理解。一个呢就是何为传播?第二个呢就是传播何为?传播它应该说从本质上来讲是人类传授信息的一种行为或者是一种过程。研究这样的领域的一门学科,应该说传播学它是我们人类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想有一天如果你遇到了某一种很大的自然灾难,我们要逃离这个危难的场所的时候,可能除了食物和水,我们可能最需要的就是手机,需要跟外界、跟家人保持一个连接,所以传播非常的重要。传播学的诞生从上个世纪的40年代发源在美国到今天,在漫长的研究当中,传播学逐渐衍生出了几个子类别。一个就是研究我们人自己的内心活动的一种亲身传播;第二个呢就是研究我们人和人之间的这种社会交往的人际传播;第三个呢就是研究,比方说我们一个小团体,一个固定的组织里面的一种传播,这个是叫组织传播;还有一种就是最有社会意义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传播,也就是研究媒介它对人类社会它会带来什么。那么这是关于什么是传播。那么第二个问题传播何为?我们学传播学的这个东西,它对我们人类来讲到底有什么意义?可能一般人从传播的含义的角度来讲,觉得媒介不就是我们传播信息的一种活动吗?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本书,就是彼得斯教授2003年有一本书叫做《交流的无奈》,后来是由复旦大学的邓建国教授也重新做了一个译本,叫《对空言说》。对我个人的启发特别大,因为这本书它非常深刻地去讲解了人类为什么要有传播这样的一种行为,其实人类自始至终都在寻求有意义的交流,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种有意义的交流其实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我们的人类的交流当中充满了各种误解,各种假象,而且现在在有了疫情之后,可能因为只能通过线上进行交往,这种误解的可能就更大。这本书最后的一个结论和发现是交流、传播对人类非常地重要,但是人类往往做不到很有效、很完美的交流,但是我们人之所以有灵性,之所以有这样一种传播的仪式感,是因为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想传播我们学习它不仅非常地必要和重要,而且是非常有趣的,是让我们人类更有灵性的这样的一门学科,所以这是我的一个理解。

小蝶:为什么要学传播学?学了传播学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李晓静老师:我想这个问题很大,从两个方面来和大家聊一聊。一个呢就是从传播学的学科定位来讲,第二个就是我们来看一看传播学它的学科特色,或者说它对于其他学科的一个关系和贡献在哪里。第一个就是关于传播学的学科定位,应该说它是我们介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既有人文色彩,也有社会科学色彩的这样的一门学科,它从学科类型来讲,它是既有介于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的的这样的一种学科门类,在社会科学的分科里面最基础的学科应该可能是哲学或者是宗教,此外呢还有一些呃应用型的学科,比方说像市场营销学啊或者一些管理学啊等等,传播学它是既有基础学的色彩,也有应用学科的色彩。那么从传播学它的一个定位来讲,我想应该用我们我们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他的一篇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论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这篇文章是奠定了我们传播学的学科特质的一篇经典文献。这篇文章里面呢拉斯韦尔基本上概括了传播学最核心的5个要素,也就是5W。这是传播学对所有其他学科可能最有贡献的地方,是我们学好传播学,学好这个思维框架的可能最基本的一个学科范式。那么第二个呢就是我想谈一谈传播学它的一个学科的特色,是一门视野非常开阔,而且层次也非常丰富的一门学科,可能在人类的社会科学里面没有哪个学科比传播学更具有兼容并包的色彩。比方说我们传播学的学科的起源,它有心理学者,有社会学者,有政治学者,有人类学者,都在从事我们这个学科的研究。直到今天,我们从事传播学科研究的人和学习这门学科的学生,我们的学科背景是非常芜杂的。交大的我们的传播学院,基本上我们每年招收的学生,他的学科分布是整个交大最宽广的,所以这也体现我们这个学科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一个学科交叉和一个层次丰富的特点。那么我想如果我们大家有兴趣学习我们这个专业,可能得到的收获就是你会比一般的同学有更加开阔的学术视野,会沿着5个W去想我们人类所有最重要的传播活动,我们让它怎么样去更有效。比如说学完这门专业,你可能会去思考,作为传播者,我要怎么去有效地传播信息?那么作为传播的内容,我应该怎么去设计它,让它的传播是更简洁和有效的?那么作为传播的渠道,传播的平台,传播的时机,我应该怎么去选择?然后我们怎么去了解受众的心理,让它起到一个更好的效果?我想这个如果没有系统专业地学习,我们是很难达到这样一种全方位的有效的传播的。

小蝶:我们已经解决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就是怎么做了,想问晓静老师我们该怎么学习传播学呢?

李晓静老师:这又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问题,学习学习应该是从学和习两个角度来给大家可以做一些交流。那么从学是理论的角度,习也就是实践的角度。从理论的角度来讲呢,我这里可以有三个建议给到大家,其实这也适用于所有的因为社科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第一个就是阅读最经典的教材。那么前面也和大家分享了包括国内的和国内的和国际上的一些好的教材,张国良老师的最新的《传播学原理》,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等等,国际上的像麦奎尔、塞弗林、坦卡德他们的传播学教材,我个人觉得都非常值得推崇。第二条路径呢就是了解一个学科,我们可以去看他最优秀的期刊,看他上面发表的最新的学术论文。我们新闻传播学里面,国内的期刊比较好的应该就是四大A刊,国际上的这个经典的英文期刊,比如说像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New Media & Society,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等等,凡是在SCI里面划到我们传播学门类一区的期刊,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定期的去阅览,可以帮助我们追踪这个学科的学术前沿。第三个可能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要对这个业界的一些最新的变化要保持一个密切的关注。因为我们传播学有一个很特殊的色彩,是在于它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个对大家的一个要求就是除了关注一些理论的知识以外,要想把这个专业学好,必须要对业绩的变动有非常密切的关注和思考,那么这是从学的角度。那么第二个呢就是从习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去动手来学习这门专业?第一个就是我们传播学专业同学的看家本领,要提升自己的数字媒介素养,那么通俗来讲采、写、编、播、拍。那么第二个呢比较重要的技能,我认为是我们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同学有一个非常好的信息素养,有的学者叫媒介素养,一句话来说就是,我们对于现在信息化社会当中各种纷繁芜杂的信息,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信息处理、分析和加工、选择的能力,也就是说你要在很多信息里面要快速甄别哪些信息是有效的、有用的,而且要保持自己一个独立地判断和思考。这一点,其实是对所有的大学生同学来讲,应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素养,除了我们的动手的看家本领媒介技能以外,可能还要提高我们的信息素养,这是对我们学好传播学可能必要的价值所在。

小蝶: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那我们现在学习传播学跟之前学习传播学有什么不一样?

李晓静老师: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去年2020年的第三期国际新闻界上发过一篇学术对谈的文章,我跟香港城市大学的祝建华教授,还有斯坦福大学杰佛瑞·汉考克教授做的一个学术对谈。这个对谈的主题就是在这样一个智能媒体的时代,我们怎么去开展传播学的受众和效果研究,怎么去更好地去学习好我们这个专业。我想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介技术不断纷繁芜杂地发生变化的时代,传播学发生的一个最大的变化,或者说我们要学好这个专业最需要把握的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媒介技术的变化,我们今天有很多过去从未出现的一些新兴的媒介技术,比方说 AI人工智能,AR/VR完全是可以跨时空进行虚拟和现实沉浸式交往的这样的一些媒介形态。这种技术的变化,它对我们学习传播学不仅是我们自己发生了变化,而且对于我们研究传播学的技术平台,研究它的受众和效果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当然也带来很多的机会,那么这是一个我们需要去牢牢把握的媒介技术的变迁。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学习,甚至可以去做大的超越的、创新的地方——数据,在线数据的海量和丰富。那么这个在线数据呢我归纳了一下,大概我们现在可以使用的在线数据有四种类型,一种类型呢是user log file,也就是我们人类在新兴媒体平台上所留下来的各种行为数据,你的每一个点赞、转发,它在所有的媒介平台上会留下记录。第二种数据呢UGC,比方说我们在上面留下的评论,那么这些内容是用户自己生产的一些内容,我们可以做传播学研究,可以做很大的理论创新的一些方面,因为这些数据在以前我们的大众传媒传媒时代,我们是不可能拥有的。第三种数据呢 Online archive在线档案数据,比如说像Google、百度搜索的数据,或者是像微博热搜,那么这种数据它是因为我们大规模的集成了很多用户的数据之后,他从第三方然后集成生成的一些数据,我们研究一种媒介的发展的趋势,研究用户行为的这种规模,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预测今后人类的行为的规律。第四种数据online research data,研究者在线开展研究的一些数据。比方说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一些焦点小组访谈,做一些online survey,那么这种获得的数据也可以对我们今天的做传播学研究提供很多新的依据,因为我想一个是技术的变迁,还有一个就是衡量的在线数据,这个是可能我们未来学习传播学会面临的一个崭新的途径。

小蝶: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SJTUNMS”,或通过小宇宙、喜马拉雅搜索“望媒止惑”关注我们的播客,这期节目就到这里啦,下周再见!

【关于我们】

传播学带你看新媒体与社会。「望媒止惑」是一档学术脱口秀系列视频节目,聚焦新媒体与社会中的现实问题,与你共同提升新媒介素养。

【你将听到】

新媒体与社会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听众喜闻乐见的趣味化方式解读专业内容,深入浅出地分析热点问题。学术前沿内容走向大众,带领听众对媒介现象进行批判思考,增强信息识别、判断与决策的能力。

【互动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B站和微博搜索“望媒止惑”收听我们的节目,也可以在微信搜索“SJTUNMS”关注我们。

主播...
望媒止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喵喵喵汪
3年前
0
准备考试了 可以来一期干货吗QAQ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