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李晓静教授支招怎样摆脱手机依赖?
【节目文稿】
小畅:Hello,大家好,我是小畅。在前三期的节目中,我们跟老师聊了很多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的健康和记忆的不利影响,那么这一期,想请教老师,您觉得我们能够做点什么来减少手机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可不可以请老师给我们的观众朋友们支支招?
李晓静教授:那么这里,我按照重要性程度来进行了一个梳理,我想给大家可以大概支这样的四招:第一个招数,就是一定要严格的把控,减少我们的睡前手机使用,严格控制在15分钟以内。那么前面其实我们已经和大家分享过这个问题,就是说睡前的手机使用,它在我们形成手机依赖和你的睡眠质量之间,它有一个非常显著的调节作用,换言之,你在其它时间使用手机很依赖,或许影响不如在睡前重度使用手机带来的危害那么大。所以,因为睡前使用到30分钟,它就是一个临界点,到30分钟以后,它会严重干扰到你的睡眠,而且我们的调研是发现大量的青少年平均的睡前使用是在15分钟以内,七成的人都是可以做到的。所以,那我们未来的一个建议就是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上好闹钟到点就关掉。然后第二个,当你不得不去用手机的时候,你记住要做好时间规划,并且要牢记你的目标任务,就比如说我这次用手机,我规定自己,我一定要在多长时间以内把它要解决,把我的任务完成,牢牢记得我今天我这会儿打开手机,我的目标任务是什么,把这个任务完成了以后,就可以把它关掉了。因为本质上所有的手机产品,不管你是购物的,还是社交的,还是游戏的等等,它都是尽可能的设计的,让用户尽可能多的去用,吸纳你的注意力,吸纳你的时间,所以不管是你的下拉刷新、分享,还有游戏这样的功能,它本质上都是在培养用户的一种依赖,甚至是成瘾,并以此为目标的,所以为了对抗这样的一种产品设计的逻辑,那我们一定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要牢牢记得你使用手机的目标是什么,你的时间每次要规定在多少,到点就要关掉。比如说你可以设个闹钟。那第三个Tips,就是特别针对青少年朋友来讲,一定要学会培养自己的学习型使用和手机效能。刚才我们前面讲到手机使用现在主要是有两类,一个是娱乐型,一个是学习型,那么娱乐型的手机使用,它是会高度的影响我们的手机成瘾的,但是学习型的使用是不会导致成瘾的,所以学习型的使用,它会让手机为我所用,而不是我被手机所用。那么最后,还有一个Tips也比较容易做到,就是把手机放的远一些,比如说吃饭的时候不要让手机放在餐桌上,影响你跟你的家人的一个交流,睡觉之前也尽量不要让它放在枕头边上,以至于你半夜上厕所还要看一看,所以可以把它尽量放的远一点。那么所有的研究都已经发现了,当手机在场的情况下,即便它是关机的状态,可能也会导致我们的分心,影响我们的注意力的资源,影响我们的认知和记忆,所以把手机放远一点是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所以总而言之,就是从时间上,我们要严格的控制自己的睡前手机使用和每次使用手机的时长,然后在空间上,要尽量的离手机远一点,然后在目标上,我们要牢牢记得自己的学习型的、任务型的手机使用的目标,如果能做到这些,我相信大家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很健康的手机用户。
小畅:谢谢老师解读,感谢大家收听,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新媒体与社会的分享和解读,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SJTUNMS”,或者通过微博、小宇宙、喜马拉雅搜索b站同名。有想要提问老师的问题,也迎关注晓静老师的b站账号“李晓静教授”,那我们本期节目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互动方式】
你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b站、抖音、小世界、微博搜索“望媒止惑”收听我们的节目,也可以在微信搜索“SJTUNMS”关注我们。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