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杂”,《说文解字》云:杂,五彩相会。《文心雕龙》云:五色杂而成黼黻。
“堂前黼黻焕烟霞”,芹溪先生架构奇妙,文笔精致玲珑、字字欲活,书中大观世界几近无所不包,“杂”本身,既是《红楼梦》一书的重要呈现,也是对它绝世奇文的肺腑赞言。
提及《红楼梦》,时常有网络调查显示是名列“死活读不下去书籍排行榜”之首,可在阅读的另一端,无论是流行之初的清朝还是时代步入当下之境,它又分明是一本可以让人读得“死去活来”的文学艺术瑰宝。
本期三位嘉宾彼此相熟,对《红楼梦》有着共同且深厚的喜爱之情,这场对话由“杂”而起,关怀经典名著的当下阅读,围绕:
《红楼梦》为何是一本有如此截然不同阅读体验的名著?
当下有哪些困扰经典阅读的因素?
大部头的《红楼梦》究竟应该如何阅读?
等等话题
【本期时间轴】
01:00 《红楼杂说》“杂”字来源与“杂”字背后的包罗万象
02:14 死活读不下去VS读得死去活来
03:19 困扰阅读持续性的因素:情节、结构、人物、知识结构、时代氛围、刻板印象......
07:13 关于“日常”的思考,日常=琐碎=永恒;关于“历史观”的思考,眼光向下
12:36 分享各自阅读故事,第一首“儿歌”—《葬花词》;电视节目激发阅读兴趣;阅读伙伴的找寻
19:00 当下阅读《红楼梦》的现象和特点,缺乏细读精读;网络流行弹幕看四大名著的现象
22:00 新媒体资源平台的搭建,用颗粒化的知识应对碎片化阅读
23:16 新阅读视角,如史湘云的钝感力,人物符号王子腾
25:57 嘉宾分享印象深刻的红楼人物,随人生阅历不同而改变,这个过程使人汲取养分
30:34 “文眼”之贾宝玉的博爱与慈悲
33:22 《红楼梦》的多角度阅读建议
37:42 《红楼梦》三层读法推荐
40:42 结束语:用生命激活经典,借红楼安顿内心
【本期嘉宾介绍】
马经义
教授
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
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
雨佳
教育工作者
四川红学原点阅读书友会联合创始人
心理咨询师
涵竹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现就职于国企
前媒体人
四川大学新闻学士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硕士
音乐支持:思斯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