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嫣红的青春大观园,有对少男少女们日间流淌的纯真情愫的真实描写,更有诸如诗情涌动、妙想哲思以及琴棋书画等的高贵审美所在,如此种种,都该还给同样在身心转变过程中烦恼无数、又对未来憧憬无数的少年和青年们,美好梦幻和真实残酷同在的《红楼梦》,应该成为当下孩子们可以同呼吸共体悟的真正经典读本。
但,如何读,还的确是个问题。
今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以《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为选材的作文题,迅速引发了全网热议,“高考作文太难了”“题目都看不懂”成为热搜话题。这样的高考题目你怎么看?“沁芳”一词是最佳选择吗?近年来《红楼梦》在中高考试题中出现次数越来越多,新教改还将《红楼梦》列为必考名著推荐给学生们做整本书阅读书目,本期红楼杂说团队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围绕此“超热“话题,聊聊从文学名著到高考引向的系列思考。
【本期时间轴】
1:33 题目之“难”,对作文题的第一反应及周边人群的反馈
6:36 解题思路,可讨论的5个破题角度
9:00 审题重点及方法,考题的迷惑性
12:29 作文创作之情境限制、典型任务和价值判断
14:45 高考审题万变不离其宗:价值逻辑、文化逻辑和行动逻辑的三者统一
17:09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情节背景介绍
20:58 “翼然”“泻玉”“沁芳”三词对比,“沁芳”是否为妙用?
22:56 “沁”字浸润的奥秘,“芳”字暗指元妃省亲承恩颂圣的寓意
24:30 “沁芳”描绘环境和感受,有联想力
26:22 红楼中“水”这一意向极为重要,水为灵魂,象征女性温柔伟大,“沁芳”体现了由内而外渗透力,符合红楼写作技法
29:43 《红楼梦》中的中国园林文化
33:26 近几年高考中涉及的《红楼梦》考题
36:00 经典阅读要求下的现状,整本阅读的难度
42:00 学生阅读建议
43:00 研究红楼梦的责任感,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建议选择小切入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本期嘉宾介绍】
马经义
教授
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
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
颜静
教育工作者
语文老师
雨佳
教育工作者
四川红学原点阅读书友会联合创始人
心理咨询师
涵竹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前媒体人
四川大学新闻学士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硕士
音乐支持:思斯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