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家一道去搜寻稀有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追寻现代中国》
《红楼梦》包罗万象,堪称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其中对洋货的描写琳琅满目。文中出现的舶来品种类繁多,如服装、饮食、药品、器物、建筑等等,还提及了不少外国名字,如真真国、暹罗国、茜香国、波斯国、海西福朗思牙......
“西风东渐”悄然浸润在贾府生活的细节中,这些“洋元素”让我们对明清时代上层贵族之家的生活大开眼界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元素的运用对文中人物刻画、故事情节推进都起到了相当重要作用。
在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500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寻觅文本去回望《红楼梦》成书时代的中外交往细琐,不得不惊叹于曹翁的敏锐感知力和信息整合力。而当今正在渐渐滋生蔓延的“去全球化”认知,究竟会让全球化之路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本期时间轴】
0:20 红楼中的“洋元素”
1:41 鼻烟壶、依弗哪
4:19 暹罗国茶叶、暹罗国灵柏香薰猪
7:20 通过刘姥姥眼睛集中呈现自鸣钟、西洋镜、西洋画等洋货
10:30 俄罗斯国雀金呢氅衣、西洋自行船
15:00 “洋货”的来历
16:30 《红楼梦》印刷成书时代中国对外通商贸易情况
17:59 《饥饿的盛世》
19:46 文本中贾府获得“洋货”的渠道,王家、薛家......
22:06 最洋里洋气的人物——薛宝琴,品貌,才情,身世,经历:游遍四山五岳、接触过真真国西洋女子
25:19 从写作技法上,薛宝琴作为绝对第三方,站在另外一种文化视角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28:00 宝琴与传统深闺女性及贾府男性形象形成强烈对比
29:47 《红楼梦》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
35:00 经常接触“洋玩意儿”的曹家家族
40:00 “洋货”描写用于创作小说服务,雀金呢VS凫靥裘
42:19 在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500年后的今天,思考“全球化”与“去全球化”
【本期嘉宾介绍】
马经义
教授
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
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
雨佳
教育工作者
四川红学原点阅读书友会联合创始人
心理咨询师
涵竹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前媒体人
四川大学新闻学士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硕士
音乐支持:思斯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