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档鼓励创造和表达的播客,在每周定期的“读书分享会”栏目,聚焦着不同角度的思考和感悟。灵感不限于书籍、影视、播客、文章等。期待在每一次弥足珍贵的输出与交流中,我们都能离自己、他人及世界更近一步。
【本期主要内容】
02:00 Fairy:纪录片《我最后一个夏天》
“我们都没有经历过死亡,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死亡的机会。”
当这个夏天,是你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夏天,你该怎么度过?去做自己一直想做但没有去做的事?去看自己一直想去但没有去看的风景?你又该如何告诉你的孩子,你将要离去?你该如何面对你的亲人,因为你的离去而感到的痛苦?这个夏天,你会怎么度过?
12:20 Ellie:讲座听后感 &《福格行为模型》
“缺乏正面反馈的影响,是生理层面的。”
有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将孩子分为两组,一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身边的人都会给予其正面反馈;而另一组孩子,做任何事都不会得到正面反馈。十五年后,那组没有得到正面反馈的孩子的大脑,比另一组孩子萎缩了25%左右。这个实验也表明,缺乏正面反馈的影响,是生理层面的。
31:16 柚子的困惑
“面对一个不自信的小女孩,我该怎么去帮助她?”
这一部分你可以听到,Hana给柚子的建议、Ellie对柚子的夸夸、素素对这件事的看法以及柚子无数次重复的“谢谢大家”~
40:06 阿芯:书籍《我本芬芳》
“原是为了求学而步入的婚姻,却因为家庭而一次次放弃了接近学校的机会。”
“而在家庭中的这一些年,又蹉跎了她多少的心智与时光。”
相较于杨本芬的另外两部作品:秋园和浮木,我本芬芳是一个聚焦婚姻的故事。在这个段婚姻里,惠才结婚的目的是为了有一个读书的机会。而回顾惠才的婚姻生活,以孩子为节点,当没有孩子的时候,惠才在等着这一个读书的机会,以此来维持她的婚姻;当有了孩子,这个机会没有了,但惠才却对孩子有了羁绊,更离不开这个婚姻。因而对于惠才,在步入婚姻的那一刻,就注定与求学渐行渐远了。
53:07 萝卜头:书籍《爱的艺术》
“真正的爱意味着产生爱的能力,它蕴含着尊重、爱护、责任和了解。”
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真正的爱是需要能量的。而去爱别人的前提,是爱自己。充分地爱自己,给自己充好能量,才能去爱别人。
01:02:52 柚子:书籍《厌女》
“母亲的不快乐和无法改变事实的无力感会使母亲一边诅咒自己的人生,一边将同样的人生强加给女儿。”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明母亲结婚并不快乐还是会迫切地想让女儿进入婚姻。女儿因为母亲的不如意和不满足而表示轻蔑,并不想重蹈覆辙。
01:15:27 什克:书籍《生育制度》
“婚姻是生育制度的产物,它的目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这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生育和婚姻,在分析生育制度的同时,也揭示了婚姻的本质:婚姻是人为的仪式,用以结合男女为夫妇,在社会公认之下,约定以永久共处的方式来共同承担抚育子女的责任。“婚姻并不是简单的两性结合。”希望女性可以认识到这一点。
01:29:17 爽爽:日剧《最完美的离婚》
“Ta们写的信很感人,但是真的重新来过的话,争吵还是会继续,不和解依旧会继续“
上原灯里说:“可能对一个人来说是生命之源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可能像马桶套一样一文不值。因为在不同的地方出生,走着不同的道路长大的局外人。一切无法原谅的事,根本原因大概就是如此。每个人的底线不同,你有可能触到了但一无所知。”
01:37:46 饼干 :英剧《王冠》
玛格丽特曾说过自己是“一个拥有自己权利的女人。一个摩登的女人。最重要的是,一个自由的女人。自由生活,自由恋爱,也能自由分手。”
01:45:56 素素:书籍《1984》
“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
在乔治·奥威尔构建的时代,高度集权统治的国家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性丧失、全面异化的时代,人变成了物品,变成了生产和消费过程之中的一个附件。那个荒诞的时代好像离我们很远,又好像,我们正身处那个时代。
【本期拓展】
电影
《遗愿清单》
播客
seahorse planet - 反家暴法五周年:我们走到了哪一步?
【主持人】Hana
【Logo设计】Fairy
【音频剪辑】什克
【本期音乐】
片头片尾曲:橘子海—夏目漱石
【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
欢迎更多想要表达的小伙伴加入我们。
上野千鹤子说:“如果没有人扔石头,平静的水面就不会翻起波浪。”我们不仅要能看见波浪,也要做扔出石头的那个人。表达、传递、打破水面。在坚持表达的路上,一起阅读世界,关心邻人,认识自我。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