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观偏激「土摇」节目第二部分。关于音乐创作「观念先行」和摇滚音乐人的「自认艺术家」现象,中国摇滚迷恋「大叙事」「情绪」与「批判」的窠臼,热爱歌词的中国摇滚迷弟和注重技术的吉他大神迷弟继续进行跑偏的研究。同时对于《乐队的夏天》后面的节目和表情银行的「德国乐迷看乐夏」,我们也试着严肃地聊了聊看到的一些侧面信息。

关于上半期的补充说明:我(孟获)确实混淆了Goth 与Gothic Metal 和很多Darkwave,非常抱歉。那些是我十六七年前接触的音乐风格。多谢小宇宙讨论区里的好朋友,来自播客「一车烂话」的车厘子老师首先为我纠正。关于其他指责我们是喷子洋奴装逼犯的言论,在此借用「德夏」slogan 回复:超主观,有偏见,so what?难道要憋死我们吗?

[00:00:03] BGM#1. The 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 - BYLO TO NEDÁVNO
[00:04:11] 对于万能青年旅店的分析:经典音乐的借鉴与不落俗套的歌词,让他们远离了「土摇」范畴吗;
[00:07:00] BGM#2. 万能青年旅店 - 乌云点当记
[00:10:10] 打击面扩大:国内摇滚「观念先行」的状况;自认艺术家的怪圈;音乐与自我表达上的双重乏味与口号化;对中文词的摇滚歌曲的欣赏是否会堕入「母语的局限」;
[00:15:42] 歪楼到后摇;关于孟获最爱的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一部电影推荐:盖伊·马丁 Guy Maddin - 《我的温尼伯》 My Winnipeg (2007) ;
[00:20:31] 部分中国摇滚把「文学维度」塞进音乐的强迫症;拒绝大而无当的叙述之后,更高级的表达形式或许是顶马的「屎尿屁」;
[00:23:04] 正反两个例子的对比:白皮书的《浮生录》与蛙池的《孔雀》;当然基于对白皮书的喜爱,我们也聊了聊现场并不成功的《清河》;
[00:25:44] BGM#3. 蛙池 - 孔雀
[00:31:38] BGM#4. 白皮书 - 清河
[00:36:39] 不听歌词的地下丝贼;曾经洋气的后海大鲨鱼;过早老去的中国音乐人;关于中外音乐人风格不断衍变的讨论;
[00:44:53] 国外音乐人真正热爱的是自己所属的音乐流派,而国内音乐人大多热衷表达,并乐于在风格之间横跳选择更方便的表达方式;
[00:46:44] 中国摇滚一种(可能过于刻薄)的先天缺陷;
[00:51:02] 国内乐迷对「土摇」的要求太高了吗;听音乐不需要「忠诚度」;一些前人几乎已经穷尽各种可能性的音乐形式,如何获得新鲜血液;一个举例:90后的「写轮眼乐队」Greta Van Fleet;
[00:54:22] BGM#5. Greta Van Fleet - Highway Tune
[00:56:30] 虽然有人普及过国内音乐人并不穷,但我们还是觉得地下音乐人很艰难;综艺(可能)导致的摇滚音乐生存环境进一步撕裂;
[01:02:20] 「德夏」最宝贵的地方在于「正常」;关于重轻老师的电台「不在场」对于Aphex Twin 和City Pop 的介绍;
[01:20:12] 技术与匠气;国内对于「返璞归真」的迷恋;流媒体的恶化;
[01:27:31] BGM#6. 蛙池 - 送你匕首

# 飞行员:孟获 / 地下丝贼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HD228810z
4年前
5
1:08:52 我真的很喜欢听通通聊乐理,强烈要求通通开付费节目。还有个北京哥们叨叨冯每次解析理论也很不错。
南蛮秘鲁
4年前
4
56:28 可能每一个音乐风格背后都有一个文化场景支撑,当这个场景消退后,就显得有些「过时」。比如这只“高仿齐柏林”,因为技术还是会出现在“本周最佳专辑”被乐迷听到并赞美,但是最后会反复听的还是对机车文化,重金属,美式生活有情结的人
Aqualung
4年前
3
“90年代美式另类摇滚很深的影响过这个乐队,现在成员们的喜好包括老摇滚,民谣,爵士乐,迷幻噪音,酒后流行歌,草地唱诗等等,至于作品是什么,光自己说不算。” 这是写在万青同名专介绍中的一段。正如其喜好,万青的音乐中加入了各种优秀国外乐队的元素,这无疑是一种借鉴。但在我看来,万青将其内化成了自己的内容。朗朗上口的旋律背后或许没有太丰富的设计,但其与歌词,以及歌曲的主题高度内恰,音乐整体上反而具有前所未有的魅力,在诗一般的歌词的支撑下做到了大多数国摇无法企及的完成度。 除开首专,后在现场演奏过的歌曲《冀西南林路行》、《河北墨麒麟》的编曲明显要复杂的多。布鲁斯,甚至是前卫摇滚的味道更加浓郁。音乐形式上依然无甚创新,但这正是万青。在前人已经做过的内容下写出完成度最高的歌,这即为万青不可或缺的原因。
HD228810z
4年前
3
1:09:15 我对只听国摇的有刻板印象,他们一定是在痛仰现场开火车的。
WJoel
4年前
3
重视词应该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唐诗宋词元曲,音乐全丢了,只有词还留着。我们的文化一贯强调托物言志,音乐也是一种言志的工具。当摇滚乐刚开始传入中国的时候,崔健那一批人作为当时少有的读过几本书的有志青年当然不可能满足于音乐的娱乐追求。而摇滚乐也一直在中国处于地下状态,商业化非常低,这股薪火也由此被圈内世代传递。
车厘子
4年前
2
1:02:44 感觉乐夏分数是这种情况,一是听不懂的人多,二是所谓的权威人士专业人士,其实个人品味的因素主导的厉害
车厘子
4年前
2
1:04:01 感觉他们虽然也有自己特殊的个人喜好,但大部分情况下,对乐队当次的演出在所有参赛乐队所呈现出来的作品里排序还是比较客观的,也讲出了自己的理由。但这可能也是乐夏评委打分规则的缺陷,因为并不是听完了所有乐队进行排序打分,而是每一组表演完了就打分,这其实就很难对整体进行一个公正的判断
车厘子
4年前
2
1:09:24 就像国内那些只看国产喜剧片的观众一样,大城市的人可能还多看一些院校的外国电影,三四线城市的人真的不怎么看外语片,不看字幕,只看贺岁喜剧。同类比,听众也一样
车厘子
4年前
2
1:10:45 看这一季的乐夏,真的感觉论资排辈的情况特别严重,好像不论资排辈,不玩所谓的摇滚乐,不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就不配晋级。上一季还没这种感觉
南蛮秘鲁
4年前
2
P4K上的乐评也是从歌词着手的居多,歌词写不行的也会被骂。歌词肯定会扩大音乐的受众。
南蛮秘鲁
4年前
2
1:16:24 木马(谢强)的自恋听《后来》的改编就懂了。那真是,大雨天,男女朋友大吵一架,女生负气走掉,男生本来应该追上去,但是他太喜欢自己在大雨磅礴里自怨自哀的样子(这一场我对木马倒不讨厌,因为足够赤诚)但大部分时候这种舞台上的自恋缺乏自审而充满大叔味
mamame
4年前
2
1:27:52 太喜欢蛙池了,等现场!
车厘子
4年前
1
1:16:32 同意丝巾老师,自己喜欢就听,就买专辑看live支持,没啥看好不看好的,又不是看世界杯赌球。五条人上了乐夏就押到宝了么?那些上不了乐夏的难道就不听了么
车厘子
4年前
1
1:27:43 最后又回到了流媒体这个话题上2333
车厘子
4年前
1
39:08 何止两三张一个阶段,现在国内的乐队恨不得在一张专辑里塞上各种风格,就完全听不出逻辑
车厘子
4年前
1
1:07:00 那肯定是有绝对听感的了,基本素质了,没有应该也考不进专业院校的
南蛮秘鲁
4年前
1
37:06 不怎么看歌词+1
小黑皮的爸爸
4年前
1
还是拿上一期的破太阳眼镜说事,土摇想摆脱传统,但人是在这土里长成的,还是离不开朝纲伦常。文邹邹说就是儒家文化,实在点说,哪有那么高比例的乐队要致敬父母的,到摇滚故乡怕要成为笑谈了。你看那破太阳眼镜,人要么对自己负责,要么向神负责。再没有别的目的,不以任何他人或群体为镜子。
_Ryn
4年前
1
31:36 清河原来是这样啊,在北京四年并没有走到那附近,但这首歌让我想起从学校出发去紫竹院和玉渊潭的天气
_Ryn
4年前
0
03:58 开头bgm真好听,可惜戴着耳机在地铁上听,没法听歌识曲😂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