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本期节目探讨了XYY染色体是否注定会造成暴力犯罪,以及究竟是先天基因还是后天环境对个体影响更大。
特别针对四川孕妇在众多网友劝阻下终止妊娠的事件,提醒大家在遇到医学问题时先咨询专业医生而非网友。这个讨论引出了携带XYY染色体的人是否就不该被生下的问题,让人深思。
00:02:04:科学的真相:XYY染色体与暴力犯罪之间的关联说法是否成立?
00:04:49:网上搜索与医学意见:一位准妈妈的纠结与选择
00:09:50:医学观点与个人选择:超雄染色体与犯罪之间的谣言与现实
00:14:43:疾病污名化:梅毒、白化病、孤独症等病症的污名化历史
00:19:37:后天的自我自由意志与自我反思:在成为什么样的人路上的作用探讨
00:24:30: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犯罪人理论的探讨
00:29:24:命运的捉弄:三胞胎的巧合与差异成长之路
00:34:18:希特勒的命运是否能被改变?探讨时光机和未来预测的意义
00:39:11:人类基因与社会犯罪:揭示犯罪分子背后的可能性因素
00:44:08:生育选择与人性边界:探索香港产前性别筛查的道德考量
00:49:03:新生儿筛查的重要性:全球各国加大早期病症排查力度
00:53:54:基因筛选与人类价值观:追求完美还是接受差异?
主播...

喘妹

猫姐在罗马

奈奈_Emma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Minee
6个月前
北京
0
听着不是很舒服,不能说是个概率所以就先生完宝宝再说,有想过对孕者来说那个概率就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可以在网上看看大家的想法,又不是说听网友的呀,可能决策还是听医生决定。我觉得不明白别人处境的情况下,就评头论足就像另外一位尊重就好
Minee
6个月前
北京
0
听着不是很舒服,不能说是个概率所以就先生完宝宝再说,有想过对孕者来说那个概率就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可以在网上看看大家的想法,又不是说听网友的呀,可能决策还是听医生决定。我觉得不明白别人处境的情况下,就评头论足就像另外一位尊重就好
HD821428x
7个月前
天津
0
我感觉发这个帖子的准妈妈应该是拿到染色体结果了六神无主很焦虑,在常用的自己信任的社交网站发个帖子问问怎么就不可以了,你们怎么知道人家没去省会大医院问大夫呢,谁家也不会拿孩子生命开玩笑,做出这个决定也不一定是单纯只是听网友的意见。相信每个准妈妈都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但也不愿意冒险让孩子承担未知的后果。听起来三位女主播优越感满满的,你们也不是你们口中专业生殖生育染色体领域医学工作者,就是凭借着查询报告就说这个妈妈以及网友的看法很荒谬,你们又何尝不是呢和你们口中的网友一样呢,只不过你们持有有大多数网友和这个妈妈的意见不一样罢了。你们可以科普你们认为xyy没问题的个人意见,但请不要说人家荒谬,你们也挺荒谬的
HD821428x
7个月前
天津
0
我感觉发这个帖子的准妈妈应该是拿到染色体结果了六神无主很焦虑,在常用的自己信任的社交网站发个帖子问问怎么就不可以了,你们怎么知道人家没去省会大医院问大夫呢,谁家也不会拿孩子生命开玩笑,做出这个决定也不一定是单纯只是听网友的意见。相信每个准妈妈都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但也不愿意冒险让孩子承担未知的后果。听起来三位女主播优越感满满的,你们也不是你们口中专业生殖生育染色体领域医学工作者,就是凭借着查询报告就说这个妈妈以及网友的看法很荒谬,你们又何尝不是呢和你们口中的网友一样呢,只不过你们持有有大多数网友和这个妈妈的意见不一样罢了。你们可以科普你们认为xyy没问题的个人意见,但请不要说人家荒谬,你们也挺荒谬的
Molly吕
6个月前
广东
1
我的孩子有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新生儿中,这是千分之三的概率。经历了一开始的惊诧、错愕、绝望,信念被击碎然后重建……后来,我扪心自问,假如在产检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我还会不会留下她?答案是确定的,我会,希望她喜欢这个决定。我相信是她选择了我,我们这一生的缘分是如此之深。我也告诉自己,听力损失不是病,不能治疗,这是损失,可以补偿。庆幸现代医学和科学能够补偿这种问题。也许这个小小的issue,注定她有一个独特的人生,也注定我的母亲角色与大部分母亲有一些些不同。我31岁,身边有潇洒无牵无挂的单身女性朋友,也有生娃之后满血复活的职场辣妈。而我好像停在了原地,被软禁在一个圈子里,康复孩子的路很艰辛,我甚至无暇顾及自己,可康复是短暂的,受益是终生的。在注定不一样的三十多岁里,与痛苦相比,幸福更多。孩子是礼物,是恩赐。我是一个听损妈妈,是千分之三妈妈,是百分之百幸福的妈妈。感谢我的孩子,让我成为一个母亲,和更强大的自己。
Molly吕
6个月前
广东
1
我的孩子有先天性听力损失,在新生儿中,这是千分之三的概率。经历了一开始的惊诧、错愕、绝望,信念被击碎然后重建……后来,我扪心自问,假如在产检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我还会不会留下她?答案是确定的,我会,希望她喜欢这个决定。我相信是她选择了我,我们这一生的缘分是如此之深。我也告诉自己,听力损失不是病,不能治疗,这是损失,可以补偿。庆幸现代医学和科学能够补偿这种问题。也许这个小小的issue,注定她有一个独特的人生,也注定我的母亲角色与大部分母亲有一些些不同。我31岁,身边有潇洒无牵无挂的单身女性朋友,也有生娃之后满血复活的职场辣妈。而我好像停在了原地,被软禁在一个圈子里,康复孩子的路很艰辛,我甚至无暇顾及自己,可康复是短暂的,受益是终生的。在注定不一样的三十多岁里,与痛苦相比,幸福更多。孩子是礼物,是恩赐。我是一个听损妈妈,是千分之三妈妈,是百分之百幸福的妈妈。感谢我的孩子,让我成为一个母亲,和更强大的自己。
自在_Pe1D
7个月前
河南
2
我要来节目里疗愈一下,暂时忘记工作的鸡零狗碎,听你们说说话,说啥都是好的😇
张小译
7个月前
爱沙尼亚
2
36:32 我觉得用未来的结果去惩罚之前是很荒谬的。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也不知道恰不恰当,如果一个百岁老人,看到一个现在的小孩,说根据我人生的经验,这个孩子长大了大概率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而十几年以后,这孩子长大成人后确实做出了严重的违法犯罪的事情,我们难道会说,哎呀早在老人家预言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把他先惩罚了吗?
而且我相信大部分人听到老人家的预言是当下的反应都是我们可能需要对这个孩子进行更加严格的教育和约束,把道德及法律的底线尽量根深蒂固地种在孩子的脑海里,尽可能地防止他做出不恰当的行为。在做了这些努力以后,哪怕这个人依旧犯罪了,我们也不会说嗨,这些年白努力了,早知道当初就把他结束了算了。
回到关于先天和后天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分领域,如果说是由智商决定的比如学术成就、艺术造诣和体育竞技水平这些方面,我觉得基因可能占据了决定性的因素。但是如果说是道德水平、良知、犯罪行为这些方面,基因的影响恐怕就会大大降低,后天的养育会有很明显的塑造效果。个人意见,没有科学依据,欢迎讨论。

朱迪1214
7个月前
上海
7
我想到最近看的一篇文章,鸡娃有木有用~文章主题就是宽慰家长,孩子很多的行为爱好生活习惯都是基因决定的,所以太鸡娃是没用的。 结合我最近思考,我想基因可能决定了人的下限(比如有人从小就是虐待动物的反社会人格倾向)和上限(比如成为马斯克这种天才),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会让娃在比较宽的上限下限区间里波动。我觉得父母能做的就是接受孩子的基因(只要不是致命缺陷,大部分时候,应该是会像拆盲盒一样带给我们惊喜),然后尽量帮他们往上限走一走,甚至不往上也可以啦。 同意猫姐说的,文明社会的高级表现之一不应该是尊重多样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