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董Mercurio
前言:积极情绪是人需要一生掌握的技能。掌握积极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人不仅敢于行动,而且能用非常开心的态度,对待他人,建立联系,获得成长。
但遗憾的是,积极情绪的培养,往往被人当做狭义的“心理”领域知识,甚至被当做干瘪空洞的鼓励——这些都是错误认知。实际上,积极的情绪与思考方式,表层是情绪话题,底层是认知话题——只有深刻认知到为何人会消极——为何社会的消极传导到个人,文化中我们的差异在哪里,我们才能跨出自己的视角,站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我们自己的思维盲区。
我们就会从根本的认知上,接受“科学精神”——包括科学精神里的实事求是、容错试错、建设性视角、对概率的理解和运用,去从虚空的无力者,或者对某种抽象事物的恐惧者,变为脚踏实地的积极的人。
提纲:
00:04:31
1,【积极的情绪是一种能力和认知】
1.1 为什么你看了很多积极情绪的内容,但是很难实践?
1.2 你是否把很多积极的内容,当做“鸡汤”,认为只是空洞的劝慰?
1.3 有些人想改变,但是改不了,觉得别人的东西“戳中了自己”,点完了赞之后,却没办法实践;
1.4 我告诉根源:因为一些人在“认知”上,没有把“积极的情绪和心态”这件事理解透彻。因为对其底层原理不理解,因此其实是“怀疑”和“不信”的;
1.5 我们只能“实践”自己“真正理解透彻”的事情。我从“科学精神”角度,把积极情绪和认知和行为模式讲透彻;
1.6 最好的实践:深刻认知到正确概念,理解透彻,行动,再加深对“积极情绪”概念的理解。
00:08:32
2,【我们社会从整体到个体,都持“负面思考”倾向,这是不幸之根源】
00:08:56
3,【识别:什么是“负面思考方式”?】
3.1 负面思考方式:看人先看错误、看书先挑毛病、看文章先找可以反驳的一两句话、做事情先怕错误,想尝试把后果想的很重——哪怕后果是微不足道的;
3.2 基于负面思考方式的行为:严苛待人、粗暴待人、不敢坦诚、更在乎自己面子,不愿意分享更多信息,喜欢“点评式”地和陌生人打交道;
3.3 “负面行为”来自脆弱的自恋和自保:核心是维护自己的面子,而不是建立和他人的联结。
00:19:09
4,【从根源理解:为什么我们社会持“负面思考”方式?】
4.1 来自社会文化:强调服从、等级、框定人的行为范围,惩罚越界;
4.2 来自家庭教育:冷漠、批判性强、在乎面子,不鼓励探索,而强调“不要犯错”;
4.3 来自知识构成:科学精神匮乏,因此必然没有科学精神中的容错试错、反复尝试、向外探索;而是强调“向内规范”;
4.4 来自礼貌教育:礼貌教育的匮乏背后,是对个体尊重的匮乏,因此必然匮乏个体力量,必然匮乏边界感。
00:26:39
5,【从理解“科学精神”去深刻理解“积极情绪的建设”】
5.1 科学精神到底是什么?它和抽象的想象、纯概念演绎有何不同?
5.2 科学精神之一:实事求是,放下心理上的幻想和夸大;
5.3 科学精神之二:容错试错,放下侥幸的“一击而中”心理,并且必然地击碎“完美主义”倾向和自我苛责;
5.4 科学精神之三:认知在不断演化、积累和颠覆中发展,从来没有什么“一次性考100分”;
5.5 科学精神之四:强调基础的数学、逻辑和概率,理解概率,理解或然性;
5.6 科学精神之五:永远向外探索,每一次新的素材积累(技术进步),就能带来新的认知颠覆,它让你知道,在执行时候遇到了死路,就落地,而非空耗。
00:35:21
6,【实事求是,放下心理上的幻想和夸大】
6.1 大博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成就:一生的收藏与知识宝库;
6.2 从班克斯到洪堡:为什么他们在当时最了解世界;
6.3 积极的认知是正金字塔:底层是大量事实,塔尖是立场和判断;
6.4 消极的认知是倒金字塔:底层的事实寥寥无几,塔尖是立场和情绪;
6.5 “科学精神”热爱探索事实,收集证据;反科学精神不喜欢收集素材和证据,然后把一点空洞的素材和情绪不断玩味;
6.6 回到事实:当情绪旋转时,回到“实事求是”是最好的疗愈;
6.7 正确认识事实:不夸张一个事情的难度、损失和恐怖;用正常的场景去演绎事情的结果。(面试,交友,分享,等等。)
00:46:14
7,【容错试错,放下“完美主义”和“一击而中”的侥幸】
7.1 同样是创建新制度,为什么在美国的开创者可以成功?而其它一些社会的新建制尝试会失败,或者出现巨大bug?
7.2 两种模式:“容错社会/家庭”vs. “不容错社会”;
7.3 为什么有些人/家庭/社会,不容许人的错误?
7.4 一个跨文化的教育视角:加分还是减分?
00:55:24
8,【接受“认知是不断累积和颠覆“造成成长,放下对自我的过度苛责】
8.1 为什么泰勒斯是历史上第一个哲学家?
8.2 为什么亚当.斯密斯至今有崇高地位?
8.3 认知的秘密:不断总结、推翻、更新。
01:05:55
9,【深刻的理解“概率”】
9.1 美剧真人秀的启示;
9.2 为什么成功的商人,多数都看起来很“大度”;
9.3 概率是从全局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从自己的“局部情绪”出发。
01:13:56
10,【向外探索,勇于为自己争取】
10.1 海洋文明和河流文明的区别;
10.2 大航海时代怎样改进西方社会;
10.3 从刘易斯和克拉克的探索,到美国的西进运动;
10.4 美国的资本主义狂飙时代:从范德比尔特、卡内基、洛克菲勒、摩根到福特;
10.5 什么是商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
10.6 面对未知,意味着更广阔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还有人生的可能性;
10.7 “海洋式人格”的认知:所有美好的未来、远处的事物,可以和自己建立联系;
10.8 如果一件事可以做,那为什么不是我?
董董Mercurio 致谢:《建设积极的情绪、心态、视角、思维与行动——深刻理解和运用“科学精神”》由我的朋友Amy帮助剪辑音频、CKLG帮助录制、顽费帮助上传到平台,我感谢三位朋友:你们的劳动是《建设积极的情绪、心态、视角、思维与行动——深刻理解和运用“科学精神”》这部作品特别重要的部分,我带着你们的鼓励和帮助,与你们一起,分享世上的知识、美好还有喜悦的创造。

空空如也













